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该文对FitzHugh Nagumo方程初边值问题用有限差分格式离散空间变量,证明了离散模型整体吸引子的存在性,并给出了与犿无关的Hausdorff维数和Fractal维数上界估计。 相似文献
2.
包装材料中的酚类环境雌激素的测定-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快速测定包装材料中的烷基酚、双酚A的分析方法,以CH2Cl2为提取溶剂,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萃取包装材料中的酚类物质,萃取物经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衍生化后,用PDMS/DVB纤维萃取,利用GC-MS对包装材料中4-叔-丁基酚、4-叔-辛基酚、4-辛基酚、4-壬基酚、双酚A 5种目标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聚碳酸酯材料中,检测4-叔-辛基酚、4-辛基酚和双酚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44、60.28和78.35μg/kg。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扰动方法,研究了Fitz-Hugh-Ngaumo方程和双稳反应扩散方程在Neuman边值条件下空间离散后的渐近行为,证明了两个格微分方程组的不变区域、吸引集和整体吸引子的存在性,并给出了离散Fitz-Hugh-Ngaumo方程的整体吸引子的Hausdorff维数估计。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食品中铝污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上海市食品中铝污染情况,采集四个品种94件样品用国标法GB/T 5009.182-2003进行了铝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按照国标GB 15202-1994判断,饼干合格率达100%,糕点合格率85.7%,馒头合格率81.5%,油条合格率仅53.5%。提出了控制铝污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软X射线波段滤光膜材料大都为自支撑金属薄膜,实验室环境下自支撑薄膜长期与空气接触表面易氧化,空气中的杂质原子进入自支撑薄膜内部,致使自支撑膜光学性能大幅下降.5 nm至20 nm软X射线波段Zr具有较低的质量吸收系数和较小的密度,在该波段Zr滤光膜透过率较高.采用脱模剂法制备自支撑Zr膜,在洁净的浮法玻璃上蒸镀一层NaCl做为脱膜剂,直流磁控溅射沉积Zr膜,脱膜后的到自支撑Zr膜.为防止薄膜表面氧化及空气中杂质原子进入薄膜内部,在Zr膜两面各直流磁控溅射沉积一层10 nm厚的C或Si膜作为保护膜,得到C/Zr/C、Si/Zr/Si复合膜,测试结果显示C或Si膜的引入对于自支撑Zr膜光学性能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微波消解,采用硝酸镍氯化钯作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的砷。结果表明,与现行国标中的测砷的方法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别。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而且灵敏度高,能满足食品中砷的卫生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该文研究了如下柯西问题狌狋=狌狓狓+ (狋+1)-σ/2狘狓狘σ狘狌狘狆-1狘狌狘, 狓∈犚,狋∈犚+ ,狌(狓,0)=狌0(狓), 狓∈犚{ .其中参数σ≥0,狌0(狓)在犚上犽次变号,满足某种速降条件.证明了:如果max{σ,1}<狆≤1+2犽+1,那么所有非零解在有限时间内爆破;如果狆>max{σ,1+2犽+1}则存在一个非零全局解. 相似文献
8.
偏振是激光通信中保密编码的重要参数,研究斜程湍流大气中的偏振特性对激光通信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和偏振-相干统一理论,推导了无衍射的部分相干艾里高斯光束在斜程湍流大气传输中的偏振度解析式,详细研究了湍流参数、相干长度、天顶角、截断因子和分布因子对偏振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水平湍流相比,光束在斜程湍流下恢复到初始偏振需要更长的传输距离。天顶角、接收高度、截断因子、分布因子越大和相干长度越小,光束偏振度峰值也越大。高相干性的高斯光束比艾里光束更易于保持偏振度不变。无衍射艾里光束中选取合适的光学参数更有利于信息传输与编码,本文结果对激光大气通信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依据大连玉米期货和美国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日收盘价数据,对中美玉米期货价格变化进行粗粒化处理.以玉米价格波动模态为节点,模态之间的转换为边建立中国玉米和美国玉米期货价格有向加权联动性复杂网络,通过该复杂网络研究中美农产品期货价格联动性波动规律.研究表明大连玉米期货价格与美国玉米期货价格的联动波动趋势为同向联动性,但中美玉米期货价格的联动性并不完全保持同向变动;加权聚集系数和点强度呈负相关,价格联动波动具有周期性,联动模态间的转换周期平均为5-6天;中美玉米期货价格联动的群发性波动通过出现概率较小的且中介中心性较高的模态进行交替转换,通过预测价格联动的波动状态,可以为规避市场风险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The defect of TPP Ⅰ causes a disease, late infantile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is(LINCL, CLN2). To investigate the bio-activity of tripeptidyl peptidase Ⅰ(TPP Ⅰ) from rat kidneys, the effects of digestion of angiotensin Ⅱ(Ang Ⅱ) and a synthetic endo-type substrate(Gly1-Lys-Pro-Iie-Pro5-Phe-Phe-Arg-Leu-Lys10) via TPP Ⅰ were analyzed by HPLC and TOF-MS.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Ang Ⅱ can reach 18.2% by the rat TPP Ⅰ and DRV(Asp-Arg-Val) can be released from N-termini of Ang Ⅱ within 16 h. In addition, the synthetic endo-type substrate is cleaved at the same position between Phe6 and Phe7. Accordingly, TPP Ⅰ shows two kinds of peptidase activities. One is a tripeptidyl peptidase activity and the other is a pepstatin insensitive carboxyl endopeptidase activity. Tripeptidyl peptidase activity and pepstatin insensitive carboxyl endopeptidase activity seem to be dual phases of one enzyme, TPP 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