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1661篇
化学   2627篇
晶体学   159篇
力学   42篇
综合类   85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21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钌钛复合氧化物及其载铂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N纳米粉体和RuCl3为前驱体,采用浸渍热分解法合成了Ru0.1Ti0.9O2纳米粉体,并以其为载体利用固相反应制备了Pt/Ru0.1Ti0.9O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观察到RuO2和TiO2之间形成了金红石相的固溶体,Pt被均匀地担载于Ru0.1Ti0.9O2表面.在0.5 mol/LH2SO4溶液中的极化曲线测试发现担载Pt与Ru0.1Ti0.9O2具有协同作用,因而具有优异的析氢、析氧电催化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初步表明,Pt/Ru0.1Ti0.9O2具有高的氧阴极还原反应催化活性,进一步的反极实验证明其具有比Pt/C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溶胶-燃烧法合成了可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CaZr0.1Ti0.9O3。通过XRD、交流复阻抗等电化学方法对样品的结构、电导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材料的烧结性能。结果表明,溶胶-燃烧法可以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烧结性能的CaZr0.1Ti0.9O3电解质粉末,1400℃下得到的烧结体的相对密度可达到95%。电性能测试表明CaZr0.1Ti0.9O3烧结体在中温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氧离子电导率(σ800℃=2.24×10-3 S/cm)、低的电导活化能(0.89 eV);样品的导电性能受烧结温度的影响,合理的控制烧结温度对于获得导电性能优良的CaZr0.1Ti0.9O3电解质材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张恒  王婷婷  林维明 《应用化学》2009,26(11):1328-1331
利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SrFe(Cu,Ti)O3-δ混合导体透氧材料。 采用XRD、O2-TPD、H2-TPR、SEM等测试技术考察了材料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SrFe0.7Cu0.3O3-δ在低氧压下会发生相分解,产生SrCuO2杂相,而掺杂Ti后的SrFe0.6Cu0.3Ti0.1O3-δ在低氧压下保持单一的钙钛矿结构。 H2-TPR和O2-TPD的测试表明,Ti4+的掺杂提高了材料的氧脱附起始温度和其它金属离子的还原温度。 SrFe0.6Cu0.3Ti0.1O3-δ膜在透氧过程中,会有Cu2+和Sr2+从钙钛矿结构中析出,在原晶粒边界形成新的小晶粒,但这种轻微的组分偏析没有影响到材料的透氧量,此透氧膜在66 h的操作过程中显示了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4.
以NiO和8%(摩尔分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为原料,采用注凝成型工艺制备了管状同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支撑体.用离子浸渍法对阳极支撑体进行表面修饰.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单电池交流阻抗和输出性能并且用化学气相色谱仪对电池尾气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修饰后的阳极在通甲烷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积炭,但是积炭现象在一定的测试时间内达到平衡,没有对电池造成破坏,并且显著地提高了电池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单电池存通入氯气和甲烷的情况下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分别达到了225和400mW/cm^2.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常规固相反应法,以(Ca0.61Nd0.26)TiO3体系为基体成分,研究了A位取代对(Ca0.61Nd0.26)TiO3陶瓷的烧结特性和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n,Mg的A位取代,促使(Ca0.61Nd0.26)TiO3陶瓷烧结温度从1350℃降至1250℃。Zn,Mg在一定范围内A位取代(Ca0.61Nd0.26)TiO3中的Ca可形成钙钛矿结构的固溶体,Zn、Mg最大固溶度(x(Zn),y(Mg))分别不超过0.1和0.15mol。当取代量超过固溶度后,分别形成Ca2Zn4Ti15O36和MgTi2O5第二相。随Zn和Mg取代量的增加,陶瓷介电常数(εr)和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减小。陶瓷品质因数(Qf)值随Zn取代量先增后减,而随Mg取代量增加,其Qf值一直增大。Zn,Mg最佳取代分别为x(Zn)=0.15和y(Mg)=0.25,在1250℃烧结2h,[(Ca0.85Zn0.15)0.61Nd0.26]TiO3的介电性能:εr=93.60,Qf=12454GHz,τf= 150.3ppm·℃-1,[(Ca0.75Mg0.25)0.61Nd0.26]TiO3的介电性能:εr=72.48,Qf=14622GHz,τf= 108ppm·℃-1。  相似文献   
996.
用浸渍-沉淀法分别制备了负载型ZrO_2/Al_2O_3和ZrO_2-(MgO、 K2O、 CeO_2、La_2O_3)/Al_2O_3催化剂. 用XRD、 BET、 TPD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酸碱性等进行了表征;同时以CO_2和CH_3OH为探针用原位红外对催化剂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掺杂氧化物有效的阻止ZrO_2晶粒的团聚, 并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CeO_2的添加有利于碱性中心数的增多, La_2O_3有利于酸性中心数的提高. 原位红外结果表明CH_3OH能在ZrO_2-(CeO_2、 La_2O_3)/Al_2O_3催化剂表面发生解离吸附, 而CO_2在催化剂表面均出现单齿态吸附. CO_2和CH_3OH在常压下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反应中ZrO_2-(CeO_2、 La_2O_3)/Al_2O_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997.
非晶态硼钼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加氢脱氧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NH_4)_6Mo_7O_(24)为原料, 以NaBH4作为还原剂分别在冰浴与超声波条件下制备出非晶态催化剂. 用FTIR、 SEM、 XRD、 DSC与XPS进行表征, 以苯酚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加氢脱氧性能. 表征结果表明: 制备的催化剂都为非晶结构;硼钼氧化物表面没有明显的晶体特征结构;Mo只有部分被还原, 冰浴下的Mo以+4与+6价存在, 超声波下的Mo为+5与+6价, 冰浴法有利于Mo~(4+)的生成;冰浴下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以及表现出优良的加氢脱氧活性, 在225 ℃下苯酚的转化率79.3%, 远高于同温度下超声波法所制备的催化剂对苯酚的转化率(46.8%).  相似文献   
998.
郝红霞  刘瑞泉 《无机化学学报》2009,25(10):1842-1847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阳极材料Ce1-xErxOy(x=0.00,0.10,0.15,0.20,0.25,0.30)(EDC),并采用共压-共烧结法制备了以NiO-EDC复合阳极为支撑、以Ce0.8Gd0.2O2-δ(GDC)为电解质、以La0.8Sr0.2Co0.8Fe0.2O3-δ(LSCF)-GDC为复合阴极的单电池。利用XRD和SEM等方法对阳极材料EDC进行了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化学相容性等分析。在400~700 ℃范围内,以加湿天然气(3% H2O)为燃料气,氧气为氧化气测试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EDC阳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孔道结构;11种不同阳极组成的单电池中50%(质量分数)NiO-50%(质量分数)Ce0.85Er0.15Oy(E15C85)阳极支撑的单电池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650 ℃时其最大电流密度为117.84 mA·cm-2和最大比功率为24.37 mW·cm-2。  相似文献   
999.
DSA电极电催化性能研究及尚待深入探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基氧化物涂层电极(DSA®)由于其对阳极析氯、阳极析氧、有机污染物电化学降解等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DSA电极电催化现象背后的一些重要而基础性的问题仍未被人们完全认识。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有关DSA电极电催化研究领域中的几个研究热点、不足之处、以及尚待深入探究的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分析和讨论。DSA电极的电催化活性主要是来自于其表面的金属氧化物涂层。本文强调对“氧化物涂层”自身固体物理-化学性能或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揭示钛基活性氧化物涂层电极电催化现象的微观作用机制和内在本质,并反过来指导人们更加理性地通过设计和优化DSA电极的制备方法和条件,调控表面氧化物涂层的化学组成与结构,进而达到增强钛基涂层电极电催化活性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00.
Iron-manganese composited oxide(FeMnO) was prepared with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d ferrous salt. Interface performance, charge property and structure topography of the FeMnO were investigated. Coagulation efficiency and pollution removal mechanism of the FeMnO were approach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compositions of the FeMnO are δ-manganese dioxide and ferric hydroxide.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is about 146.22 m2/g. The FeMnO contains rich hydroxyl with extremely strong adsorption action and chemical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