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6篇
  免费   1397篇
  国内免费   1804篇
化学   2164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686篇
综合类   104篇
数学   250篇
物理学   357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93篇
  2010年   419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6 毫秒
991.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中华蜜蜂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 CSPs)3与其特异性配基N-苯基-1-萘胺(N-Phenyl-1-naphthylamine, 1-NPN)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表明1-NPN能使CSP3在328 nm (λem)处产生猝灭,且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另外猝灭过程中ΔH0 > 0, ΔS0 > 0,表明二者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二者的结合距离为9.3 nm,能量转移效率E = 0.054。根据同步荧光技术考察1-NPN对CSP3的构象的影响,表明CSP3荧光主要贡献者--色氨酸残基的最大发射波长略有红移,表明原处于疏水腔中的色氨酸残基由于所处环境的极性增加,而使CSP3构象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992.
董南  王秀林  盘金品  陶朱 《化学学报》2011,69(12):1431-143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七、八元瓜环对苯丁酸氮芥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37 ℃, pH 2.0盐酸溶液中, 七元瓜环的浓度为2.0×10-4 mol•L-1时可使苯丁酸氮芥的稳定性提高近4倍, 而八元瓜环浓度为8.0×10-5 mol•L-1时可使苯丁酸氮芥的稳定性提高近15倍|相溶解度法的研究则证实在苯丁酸氮芥分解速度最低的条件下(3 ℃, pH 2.0盐酸溶液中), 1.0×10-3 mol•L-1浓度七元瓜环的存在可使苯丁酸氮芥的溶解度增加36倍, 八元瓜环浓度为1.0×10-4 mol• L-1时可增加6倍|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考察了在不同pH条件下, 七、八元瓜环与苯丁酸氮芥的相互作用, 计算了瓜环与苯丁酸氮芥相互作用的稳定常数和作用比例, 并与动力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同时用核磁进一步验证了瓜环与苯丁酸氮芥的相互作用, 给出了可能的相互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993.
余庚华  颜辉  高当丽  赵朋义  刘鸿  朱晓玲  杨维 《物理学报》2018,67(1):13101-013101
采用相对论多组态相互作用方法研究了Mg~+离子3s~2S_(1/2)—3s~2P_(1/2)和3s~2S_(1/2)—3s~2P_(3/2)两条跃迁谱线的特殊质量位移系数和场位移因子,并计算了中子数8≤N≤20的Mg~+离子的同位素位移.计算结果与其他理论的计算值符合得比较好,与最新的实验测量结果比较,相对误差在0.13%到0.28%范围,是目前最接近Mg~+离子同位素位移实验测量的理论计算结果.该计算结果可为Mg~+离子同位素位移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能够用于Mg~+离子的短寿命同位素的光谱测量实验以及利用Mg~+离子开展幻中子数N=8和N=20附近的奇异原子核特性研究等.所用的计算方法和电子激发模式也可以推广到其他核外电子数为11的多电子体系,用于开展相应的原子光谱结构计算和同位素位移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讨原子核系统中存在激发态量子相变的可能性,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框架下对有限玻色子系统中的激发态量子相变现象进行唯象分析,特别是针对角动量和有限N效应如何影响U(5)-SU(3)和SU(3)-O(6)过渡区中的激发态量子相变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低角动量振动谱中的激发态量子相变特征在现实玻色子数情况下可以很好地保持,但随着角动量增加相变特征逐渐消失。In this work, 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excited-state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s (ESQPTs) in the finite-N boson system has been carried out within the interacting boson model in order to reveal the possibility of finding ESQPTs in nuclear systems. Particularly, the angular momentum and finite-N effects on the ESQPTs in the U(5)-SU(3) and SU(3)-O(6) transitional region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features of ESQPTs can be well preserved even at a realistic boson number for small angular momentum but will gradually disappear as the angular momentum increases.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单∧,Ξ和∑超核,超子-核子相互作用通过拟合实验数据以及参照之前理论工作来确定。以16O为核芯,通过加入不同类型超子(∧,Ξ0,-和∑+,0,-),比较了超子的平均势场和单粒子能级,并研究了对核芯的杂质效应。整体上看,∧和Ξ0超子在大块性质上类似;Ξ0超子平均势场最浅;库仑相互作用对于带电超子Ξ-,∑+和∑-非常重要。作为杂质,原子核中加入超子会使整个体系更束缚。然而,不同超子对原子核的半径有不同效应。此外,讨论了ωYY张量耦合,发现其对超子的能级劈裂有显著影响,甚至导致Ξ超子中出现能级反转现象。Single ∧, Ξ, and ∑ hypernuclei 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relativistic mean-field (RMF) model with YN interactions being constrain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previous theoretical efforts. By adding a hyperon to 16O, the mean-field potentials and single-particle levels for hyperons (∧, Ξ0,-, and ∑+,0,-) are compared and the impurity effects on the nuclear core are examined. In general, the ∧ and ∑0 hyperons show similar behaviors in bulk properties since both of them are electroneutral and with similar coupling constants; Ξ0 hyperon owns the shallowest mean-field potential well; and Coulomb interactions play vital roles in the charged Ξ-, ∑-, and ∑+ hyperons. As an impurity, the intruded single-hyperon makes the nuclear system more bound in most cases due to the attractive NY interaction. However, very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nucleon radii are observed for different hyperons. Besides, the effects of the ωYY tensor couplings on the spin-orbit splitting are discussed, and remarkable influences are found which even change the level ordering of Ξ hyperon.  相似文献   
996.
刘斌  胡华四  吕焕文  李兰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7):072002-1-072002-4
针对直接测量16.7 MeV进行烧氚历史诊断所需聚变产额高的情况,模拟研究了利用14 MeV中子与副靶作用产生的非弹伽马进行烧氚历史诊断的情况,计算了几种材料14 MeV中子作用产生的次级伽马能谱以及切伦科夫辐射阈能之上的非弹伽马数目,对副靶材料和厚度进行了选择。计算了14 MeV中子产生的切伦科夫光子时间谱,分析了光电转换器件处伽马、电子以及正电子等噪声信号,分析了气体切伦科夫系统测量统计涨落与聚变中子产额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气体切伦科夫系统所适用的最低聚变中子产额,通过测量14 MeV中子与副靶产生的非弹伽马进行烧氚历史诊断较直接测量16.7 MeV伽马可将测量所需聚变中子产额降低2个量级。  相似文献   
997.
两原子间隔一定距离且两原子跃迁频率接近时,两原子之间可发生能量传递.理论研究了供能原子和受能原子两共振原子的能量传递.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出两原子共振能量传递效率.结果表明,供能原子在真空场中的激发态寿命在能量传递效率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能量传递效率与两原子间距离的负三次幂的正弦值的平方成正比,在一阶近似条件下,与两原子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以供能原子处于激发态时为初始时刻,能量从初始时刻随时间由供能原子向受能原子传递,对受能原子的单次能量提取的最大值大约在供能原子寿命的2/3时刻;对受能原子的连续N次能量提取的最大值,每次提取时间大约在供能原子寿命的1/2时刻.  相似文献   
998.
李小影  黄灿  朱岩  李晋斌  樊济宇  潘燕飞  施大宁  马春兰 《物理学报》2018,67(13):137101-137101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具有非中心反演对称的异质结δ-(Zn,Cr)S(111)体系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Cr原子之间通过第一层S原子传递磁性相互作用.结合广义布洛赫条件,又进一步计算了反方向的自旋螺旋能量与波矢的色散关系E(q)与E(-q).E(q)与E(-q)能量之差反映了δ-(Zn,Cr)S(111)的S层与Cr层之间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引起的DMI的大小.通过海森伯相互作用(HBI)模型与Dzyaloshinsky-Moriya作用(DMI)模型拟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值,得到了Cr原子间各近邻的HBI参数J_1-J_4与DMI参数d-_1,d_2.在δ-(Zn,Cr)S(111)中,Cr原子间的耦合为M型反铁磁.DMI参数d_1为-0.53 meV,为顺时针手性DMI,在δ-(Zn,Cr)S(111)界面上有可能会产生斯格明子.本文计算表明,磁性和非磁性半导体界面有可能存在DMI,为理论研究和磁存储技术的进步开拓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9.
田晓林  赵宇宏  田晋忠  侯华 《物理学报》2018,67(23):230201-230201
基于微观相场模型与反演算法,研究了中Al浓度及温度对Ni75AlxV25-x合金沉淀过程的影响:在相同浓度下,L12与DO22结构的第一近邻原子间相互作用势随温度升高呈线性增加,两者呈正比的关系;但在同一温度下,L12(DO22)结构的第一近邻原子间相互作用势随Al原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减少).同时将反演得出的原子作用势代入微观相场模拟中,探讨中Al浓度合金沉淀序列与原子作用势的关系,即当L12的第一近邻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大于(小于)DO22时,L12(DO22)优先析出;当L12和DO22的第一近邻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相等时,两者同时析出.特别地,当Al原子的浓度等于0.0589时,发现L12和DO22同时析出.利用微观相场法反演原子间相互作用势,为判断中Al浓度合金的沉淀序列增加了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00.
张稷  韦艳芳  董力耘 《物理学报》2018,67(24):240503-240503
本文研究了通道中行人与车辆同向或反向运动时的人车相互作用.车辆运动的描述采用细化的确定性元胞自动机模型,而行人流则采用考虑背景场的格子气模型.车辆及其影响区被视为一种可移动的障碍物,形成动态变化的背景场,可以更好地反映人车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典型参数下的行人流基本图以及平均车速随行人密度的变化曲线.人车反向时行人流基本图中存在两个临界密度,其间的行人流量-密度曲线呈线性分布,曲线斜率k主要依赖于车辆宽度和行人预判时间,而平均车速近似为k,即反向车辆形成的移动瓶颈和行人拥堵向上游传播的速度是一致的.文中进一步考察了行人预判时间、车辆宽度及限速对人车混合交通流的影响.人车同向时,这三个参数的影响都不明显.人车反向时,当车辆宽度较小,即使在很高密度下,车辆仍可以前行,而更大的行人预判时间也有助于车辆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