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30篇
  免费   2187篇
  国内免费   4019篇
化学   12934篇
晶体学   123篇
力学   3269篇
综合类   916篇
数学   4367篇
物理学   7927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463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536篇
  2020年   425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561篇
  2016年   640篇
  2015年   643篇
  2014年   1260篇
  2013年   965篇
  2012年   1159篇
  2011年   1279篇
  2010年   1104篇
  2009年   1227篇
  2008年   1678篇
  2007年   1162篇
  2006年   1133篇
  2005年   1123篇
  2004年   1240篇
  2003年   1626篇
  2002年   1595篇
  2001年   1423篇
  2000年   1024篇
  1999年   603篇
  1998年   867篇
  1997年   504篇
  1996年   528篇
  1995年   523篇
  1994年   442篇
  1993年   379篇
  1992年   414篇
  1991年   421篇
  1990年   353篇
  1989年   347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TG-FTIR技术研究黄土庙煤催化热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浸渍法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担载型催化剂MOx/USY(M=Co、Mo、Co-Mo),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考察了MOx/USY催化剂对黄土庙(HTM)煤热解失重特性和热解产物生成规律的影响。热重实验结果表明,MOx/USY催化剂可使HTM煤热解的二次脱气条件更为温和,热解峰温分别提前14、23和9℃。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MOx/USY催化剂可降低HTM煤样热解的活化能。FT-IR研究表明,MOx/USY催化剂可有效改善HTM煤热解产物的组成和分布,CoOx/USY催化剂能显著提高HTM煤热解产物中高热值气体(CO、CH4)和轻质芳烃以及脂肪烃类化合物的含量;MoOx/USY催化剂没有明显改善HTM煤热解产物组成和分布;MoOx-CoOx/USY催化剂可促进CO、CH4、轻质芳烃和脂肪烃类化合物的生成,却使热解产物的生成向高温区移动,说明USY负载的不同过渡金属氧化物对煤样热解行为和热解产物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用光刻法在普通定量滤纸上制作出了疏水图案,得到了滤纸微孔板。将表面修饰后的SiO2微球负载在滤纸表面,以提高滤纸纤维吸附蛋白质的能力,基于此建立了以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羊抗兔免疫球蛋白的方法。以酶标兔抗羊IgG为例,负载SiO2微球后,滤纸微孔板吸附该蛋白质的量提高了20%~700%;将SiO2负载法应用于羊抗兔IgG的检测时,可使信号增强20%~150%。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定羊抗兔IgG的线性范围为3×10-12~3×10-8mmol/孔。本方法使生物免疫试剂消耗量减少至3~5μL/孔、检测时间降至20 min/板、滤纸微孔板制作成本可低至约每板1.1美元,为研制准确、快速和低成本的疾病检测设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3.
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快速鉴别樟木制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研制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SDAPCI-MS),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情况下,对樟木制品及普通木材进行检测,在正离子模式及m/z 90~400范围内获得其化学指纹图谱,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所获指纹谱图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对不同样品进行鉴别。结果表明,SDAPCI-MS能够对樟木表面多种特征化学成分(樟脑,香叶醇等)进行解吸电离,快速获得樟木的化学指纹谱图,并能够对目标组分做多级串联质谱鉴定。结合PCA方法,可对不同品质、不同种类的木材样品进行区分。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单个样品分析时间小于3 min),可望应用于珍贵木材快速无损分析及品质鉴定。  相似文献   
994.
对克伦特罗具有高特异性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克伦特罗(CL)半抗原2-(1-(4-氨基-3,5-二氯苯基)-2-(叔丁胺基)乙氧基)乙酸,采用活性酯法将半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合成免疫原,经免疫、分离、纯化获得抗CL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对CL具高特异性的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dc-ELISA)法。本方法对CL检测的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4~1.0 mg/L,定量检测下限为0.13μg/L。在尿样中添加CL标准至含量分别为10.0和1.0μg/L,dc-ELISA法检测的回收率分别为90.0%~115.9%和80.5%~112.4%;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7.1%和12.6%(n=10)。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抗体与CL结构类似物沙丁胺醇(SAL)的交叉反应率<0.3%,因此本研究所制备的抗体可有效避免现有克伦特罗ELISA试剂盒、胶体金检测试纸假阳性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5.
为了研究辅助给体对生色团分子热分解温度以及二阶极化率的影响,以已报道生色团分子2-二氰亚甲基-3-氰基-4-(4-二乙胺基-苯乙烯基)-5,5-二甲基-2,5-二氢呋喃(DCDHF-2-V)为基础,分别在苯环二乙胺基的邻位上以羟基、丁氧基和苄氧基作为辅助给体合成了三种新型的生色团分子:EFC-OH,EFC-OBu和EFC-OBe.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表征确认了其结构.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分子的热性能良好,其中EFC-OBe的热分解温度(Td)最高为278.6℃.溶致变色法测定结果表明,EFC-OBe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μgβ1064 nm)最高,为47149×10-48 esu.将这三种分子的Td值和μgβ值与未加入辅助给体的DCDHF-2-V分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辅助给体的加入对分子的热稳定性能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分子的μgβ值一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996.
电喷雾电离源(ESI)测定了印刷线路板材料制成的四通道PCB矩形离子阱中一个通道的的分析性能。结果表明,质谱峰检测到的离子信号的种类和强度明显受到离子动能的影响。当离子动能低于18 eV,则得到的质谱峰主要为精氨酸Arg离子(m/z 175.2),增加其离子动能则Arg离子(m/z 175.2)易碎裂,发生脱胍基、脱水等反应。在正弦波的射频模式下测定了离子质量隔离和离子质量选择激发,以SWIFT缺口频率为50~60 kHz,75~85 kHz和130~145 kHz分别隔离了m/z 175.2,117.3和71.8的离子;用频率为55、80和135 kHz的正弦波(振幅为1.0 V)选择激发弹出了m/z 175.2,117.3和71.8的离子。在氦气气氛下,频率为102 kHz正弦波可以使得Arg离子(m/z 175.2)发生碎裂,得到m/z 157.2,130.3和117.3碎片离子。电流积分法的测定结果表明,在256 kHz共振激发时离子测定效率为46.3%,在边界弹出时,离子测定效率约为9.7%。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SPI-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酒(包括白酒和劲酒)类样品真假的方法。同时,利用光电子电离质谱法(PEI-TOF-MS)对SPI-TOF-MS的准确度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能快速实现对茅台等5种不同品牌酒的真假区分,还可以对影响酒的品质的特征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与其它离子化技术(如EI,PEI,ICP等)相比,SPI作为一种"软"电离源,更容易产生分子离子峰,图谱更简单。因此,本方法有望应用于市场上酒类饮品的真假鉴别及品质的鉴定,对于快速筛选伪劣酒类产品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B3LYP/6-311+G(d,p)及二级微扰理论(Second-order Mller-Plesset,MP2)MP2/6-311+G(d,p)对4-羟基苯甲酰肼分子进行了构型优化,得到了该分子的稳定几何构型,在此基础上对其频率进行了计算和指认,与4-羟基苯甲酰肼的实验谱图比较分析发现,真空分子的羟基、胺基及CH的特征振动频率与实验值相差较大。因此在单晶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氨气分子,模拟相邻分子对该分子的影响,MP2的计算结果表明,羟基的振动频率与实验值吻合很好,说明相邻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忽略以及MP2理论在解释该类分子的振动光谱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9.
Two lead(ll) compounds, [Pb(qlc)(phen)2(NO3)]e-H20 (1) and [Pb(qlc)z(phen)]-3H20 (2) (Hqlc = quinoline-3-carboxylic acid,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 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R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rystal 1 is of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25.246(5), b = 12.543(3), c = 18.917(4) A, β = 105.77(3)°, V= 5765(2) A3, Z = 4, C68H46N12OllPb2, Mr = 1621.53, Dc = 1.886 g.cm-3,/.t(MoKa) = 5.912 mm-1, F(000) = 3152, GOOF = 1.080, the final R = 0.022 and wR = 0.0571 for 4822 observed reflections (1 〉 2a(/)). Crystal 2 is oftriclinic, space group Pi with a = 8.7883(10), b = 11.7031 (13), c = 15.9320(17) A, a = 69.9400(10), fl = 78.9780(10), 7 = 79.1650(10)°, V = 1497.4(3) A3, Z = 2, C32H26NaO7Pb, Mr. = 785.71, Dc = 1.729 g.cm-s, p(MoKa) = 5.688 mm-1, F(000) = 756, GOOF = 1.106, the final R = 0.0313 and wR = 0.088 for 59i5 observed reflections (1 〉 2σ(I)).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1 exhibits a two-dimensional (2D) layer based on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phen. Simultaneously, the adjacent 2D layers are assembled via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phen and quinoline tings into a 3D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The zero-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2 is also further extended by π-π interactions to form a 2D supramolecular layer. Furthermore, these two compounds exhibit photoluminescence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solid state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have been studied by degradation methylene blue.  相似文献   
1000.
Three isomeric metal-organic frameworks,[Cd2(X)(btc)(DMA)3]n(X = Cl(1),Br(2),I(3),H3btc =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 and DMA = N,Nˊ-dimethylacetamide),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infrared spectra(IR),thermogravimetric(TG) analyses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 reveals that compounds 1–3 crystallize in the orthorhombic P212121 space group,and feature a three-dimensional(3D) extended framework containing dinuclear [Cd2(COO)3] units as the secondary building units(SBUs).Topological analysis reveals that compounds 1–3 can be simplified into a 3-connected srs topological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