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7篇
  免费   589篇
  国内免费   1204篇
化学   2227篇
晶体学   79篇
力学   207篇
综合类   115篇
数学   543篇
物理学   11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本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酸性条件下合成纯硅六方介孔分子筛的影响,并与碱性合成路径相比较。结果表明,由于无机物种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六方介孔分子筛的酸性合成经历了与碱性合成完全不同的机理。对要到性合成来说,由于六方结构的形成取决于稳定的模板胶束的存在,并不特别依赖于硅物种的缩合,故高温、长反应时间等有利于缩合的因素对提高产品质量几乎没有促进作用,较高的反应温度甚至起反作用。因此,酸性合成宜采用室温条件。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了纯硅六方介孔分子筛。对合成物系中酸介质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CHl作为酸性介质时,模板剂胶束的稳定性较差,当反应温度高或时间长,样品的结晶度和有序性有所降低。酸用量减少,有利于硅物种自身的缩聚,但产品的结晶度和有序性大大下降。本文从合成机理的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3.
六方氮化硼与石墨在形成层间化合物上的差异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量子化学密度泛函B3LYP方法的计算结果,从六方氮化硼(h-BN)与石墨的前线轨道能级和两对离子探针(C^ 和C^-)的作用能所表现出来的在电亲和性上的差异以及金属层间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分析了h-BN不能形成金属层间化合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4.
六铝酸盐SrNiyAl12-yO19-δ催化CO2重整甲烷制合成气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一系列六铝酸盐SrNiyAl12-yO19-δ(y=0.3,0.6,0.9,1.0)催化剂,并用XRD,XPS和TGA技术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系列催化剂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当Ni调变量既y在0<y≤1范围内,可以获得纯六铝酸盐SrNiyAl12-yO19-δ晶相,在780℃二氧化碳重整甲烷制合成气反应过程中,六铝酸盐SrNiyAl12-yO19-δ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没有因少量积炭而失活,反应活性明显地受到Ni调变量的影响,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甲烷和二氧化碳转化率随Ni调变量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995.
对分子内络合物(Z)-1-[2-(三苯基锡基)乙烯基]-环辛醇及其碘代螯合物进行了合成和鉴定,并通过X-射线四圆衍射对(Z)-1-[2-(三苯基锡基)乙烯基]-环辛醇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6.
六溴环十二烷(HBCD)是一种被人类广泛使用的溴系阻燃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BCD已经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且对人类的健康具有较大威胁。目前还没有关于HBCD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报道。该研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整合光谱学和计算机模拟研究等技术手段探究HBCD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揭示HBCD对人类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和一些基础数据。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证明HBCD能够使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HBCD与BSA有1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为2.796 6×104 L·mol-1 (288 K),2.194 1×104 L·mol-1 (293 K),1.174 4×104 L·mol-1 (298 K)。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分子对接结果表明HBCD与BSA在结合位点Ⅰ处结合,结合距离为3.45 nm左右。根据热力学常数与结合常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ΔH=-61.749 kJ·mol-1 ,ΔS=-128.742 J·(mol·K)-1,两者之间的结合作用力为范德华力或氢键。三维荧光光谱实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HBCD不会对BSA的二级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以六方液晶为模板合成了CdS纳米线。纳米线生长在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的六方堆积的空隙水相内,呈平行排布,直径为1-5nm。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