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256篇
化学   449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90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242篇
物理学   4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郭一江  陈庆德  沈兴海 《应用化学》2019,36(10):1186-1193
合成了新型离子液体1-烷基-3-甲基咪唑苯甲酰基三氟硼酸盐[Cnmim][BTB](n=4,6,8),并通过NMR、差热、热重等方法研究了其基础物化性质。 结果发现,3种离子液体的分解温度在200 ℃左右;随着阳离子碳链的增长,离子液体的粘度、熔点逐渐升高,并从亲水性变为疏水性。 尤其是疏水性的[C6mim][BTB]和[C8mim][BTB]在与水长时间的混合中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基本解决了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亲水性强、$BF^{-}_{4}$易水解的缺点,有望用于乏燃料后处理并提高临界安全。  相似文献   
992.
金属加工助剂是金属加工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化工产品,其组成复杂,易形成螯合物干扰成分分析。该文利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FT-ICR MS)技术的高分辨性能,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谱(NMR)对一种含未知成分的金属加工助剂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金属加工助剂中含有柠檬酸钠、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金属铋螯合物。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含有金属螯合物的金属加工助剂成分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993.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病害中爆发频率较高的一种,传播速度极快,常常导致产量降低,无法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病害爆发严重的年份,黄瓜减产量高达20%。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谱图像联合区间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判别模型(SI-PLSR),用于黄瓜白粉病无损检测。采用Canon EOS 800D和Ocean Optics USB2000+光纤光谱仪采集了200个黄瓜白粉病感病叶片的可见光谱图像和反射率曲线。首先,采用基于小波降噪和H分割的分水岭分割算法从实时采集的黄瓜白粉病感病叶片可见光谱图像中提取目标叶片;其次,通过高斯拟合优化的Otsu算法分割目标叶片的可见光谱图像,获取白粉病病斑;然后,对350~1 100 nm全波段光谱反射率曲线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计算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同时将全波段等分为20个子区间,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选取RMSECV小于全波段反射率曲线建模RMSECV的子区间组成联合区间;最后,将光谱联合区间与白粉病病斑分割结果融合建立SI-PLSR模型。从实验结果可知,感病目标叶片的提取成功率高达94.00%,200幅感病叶片可见光谱图像中成功提取188幅,其中157幅目标叶片的完整性参数高于95%,31幅目标叶片完整性参数在90%~95%之间。188幅目标叶片的病斑分割结果显示,平均错分率为5.81%,其中平均False negative为1.55%,平均False positive为4.26%。对20个子区间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发现,第5,6,7,11,12,13和19子区间的RMSECV值小于全波段光谱反射率曲线建模的RMSECV值,说明这7个子区间的光谱信息对白粉病的判别有较大的贡献,这与呈现波峰的470~520,530~580和700~780 nm波段相对应,因此选取这7个子区间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建立联合区间。对联合区间建立SI-PLSR模型,其主成分数为7,校正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和标准误差分别是0.975 2,0.907 3和0.919 5,1.091。与全波段PLSR模型相比,SI-PLSR的相关系数更接近于1,且标准误差更小。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I-PLSR模型有效去除了可见光谱数据中冗余信息,加强了模型的稳定性,可以实现对黄瓜白粉病的快速无损准确识别,为黄瓜病害诊断提供了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建立了浓缩苹果汁样品中22种有机氯农药和1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用气质联用仪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以双柱法对定性结果进行确认。研究了一定浓度范围内农药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好于0.99。除六氯苯外其余36种农药的添加回收率在70.4%~108.3%的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2.1%~24.9%。  相似文献   
995.
合成了3,4-二甲氧基苯乙酸邻菲啰啉镱(III)配合物(C84H82Yb2N4O24): [Yb2(DMPA)6(phen)2](HDMPA=3,4-二甲氧基苯乙酸(C12H12O4), phen=1,10-邻菲啰啉)(CCDC: 757541),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IR)光谱、热重分析(TG-DTG)对其进行了表征, 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C84H82Yb2N4O24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 a = 1.22877(14) nm, b=1.23235(16) nm, c=1.45234(19) nm, α=91.726(7)°, β=103.321(7)°, γ=113.885(6)°, 晶胞体积: V=1.9379(4) nm3, 晶胞内分子数Z=1, 相对分子质量Mr=1877.62, 电子数F(000)=946, 密度Dc=1.609 g·cm-3, 吸收系数μ(Mo Kα)=2.481 mm-1. 测定了铕和铽掺杂(2.5%, 5.0%, 10.0%, 摩尔分数)的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结果表明, 单独的配体没有荧光, 在形成配合物后, 依然显示铕(III)离子和铽(III)离子的特征发射峰, 这表明配体将吸收的能量有效地转移给了中心离子, 配体起到了很好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在β-环糊精(β-CD)水溶液的安全吸收剂量范围内,利用β-CD来调控Cu2+的辐射还原.随着β-CD的加入,硝酸铜的辐射还原产物从Cu2O逐渐转变为Cu.当β-CD浓度增大至8.0mmol·L-1时,辐射还原产物主要为Cu纳米粒子.在辐照过程中,Cu2+的还原没有经历Cu2O的中间过程.这是由于β-CD对·OH的清除减少了·OH与水化电子(ea-q)的反应,增大了ea-q的产额,从而有利于Cu的生成.另外,β-CD通过羟基在Cu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可增强Cu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Cu2+辐射还原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7.
在β-环糊精(β-CD)水溶液的安全吸收剂量范围内, 利用β-CD来调控Cu2+的辐射还原. 随着β-CD的加入, 硝酸铜的辐射还原产物从Cu2O 逐渐转变为Cu. 当β-CD浓度增大至8.0 mmol·L-1时, 辐射还原产物主要为Cu纳米粒子. 在辐照过程中, Cu2+的还原没有经历Cu2O的中间过程. 这是由于β-CD对·OH的清除减少了·OH与水化电子(e-aq)的反应, 增大了e-aq的产额, 从而有利于Cu的生成. 另外, β-CD通过羟基在Cu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可增强Cu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Cu2+辐射还原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8.
合成了3,4-二甲氧基苯乙酸邻菲咯啉轻稀土配合物:[RE2(DMPA)6(phen)2](RE=Ce (1),Pr (2),Nd (3),Eu (4);HDMPA=3,4-二甲氧基苯乙酸,C12H12O4;phen=1,10-邻菲咯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产物进行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3的晶体结构。配合物C84H82Nd2N4O24 (3)属于三斜晶系,P1 空间群,晶胞参数:a=1.242 06(9) nm,b=1.244 56(9) nm,c=1.477 88(11) nm,α=90.617(4)°,β=103.486(4)°,γ=116.870(3)°,晶胞体积:V=1.963 8(2) nm3,晶胞内结构基元数Z=1,分子量Mr=1 820.02,电子数F(000)=926,密度Dc=1.539 g·cm-3,吸收系数μ(Mo Kα)=1.389 mm-1。测定了铕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显示了铕(Ⅲ)离子的特征发射,这表明配体将吸收的能量有效地转移给了中心离子,配体起到了很好的敏化作用。同时也测定了铕配合物的热分解情况,并利用TG-DTG曲线采用非等温积分法和微分法研究了热分解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999.
余文杰  杨明月  华成焕  彭娜  刘义 《合成化学》2021,29(11):950-958
为提高光动力疗法(PDT)抗肿瘤的效果,合成具有线粒体靶向的两亲性聚合物,并在其自组装形成胶束的过程中包封光敏剂PCN-224。通过核磁共振谱、傅里叶变换红外、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表征了合成的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 通过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表征了合成的纳米粒子产生活性氧(ROS)的能力;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纳米粒子在细胞内部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将光敏剂包封进胶束后,其产生ROS的能力明显高于卟啉配体,且含三苯基膦(TPP)的胶束成功将光敏剂PCN-224富集于线粒体,为后续抗肿瘤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离子液体的绿色合成及环境性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离子液体的绿色合成及应用过程中的环境性质,对离子液体常规合成的改进、无溶剂的微波和超声辅助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对离子液体在生物体内的累积程度、离子液体的毒性和降解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