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1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807篇
化学   1483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250篇
综合类   87篇
数学   561篇
物理学   138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5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991.
食品微生物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审定会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2.
993.
(1)以目前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为主,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主的监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4.
本文介绍了北京大学建立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平台,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图1),获得了原子数为五十万个,温度为50纳开尔文的玻色凝聚体。在此基础上我们精密测量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相变温度,还利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实验平台通过马越让那跃迁获得了可控的多量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并利用四种方法获得了原子激光(图2),其中有三种方法是国际上第一次使用。另外,我们提出了将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转入Magic光晶格阱,实现精度优于10^-17的新型原子钟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方忠研究员和姚裕贵副研究员合作在自旋霍尔效应上开展了深入而广泛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他们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半导体和简单金属的自旋霍尔电导率,发现内秉白旋霍尔电导率具有丰富的符号变化,这一点和外秉自旋霍尔效应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个属性有可能被用于分辨自旋霍尔效应的内秉和外秉机制。他们还首次预言了钨和金具有较大的自旋霍尔效应且符号相反,同时发现强散射并不会拟制这两种金属中的自旋霍尔效应,也就是说在强散射情形下自旋霍尔电导率仍然具有较大的值,这使得它们有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可应用于自旋电子学器件中的材料。  相似文献   
996.
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饱和四元含氮杂环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二苯甲胺和环氧氯丙烷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关环构建N-杂环丁烷母核,之后依次发生羟基的氧化、Wittig反应生成环外双键,随后采用硼氢化氧化反应将双键转化为羟甲基,最后氢化脱去二苯甲基得到目标产物3-羟甲基氮杂环丁烷,反应的5步转化总收率为40%。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原料廉价易得,避免了剧毒试剂的使用,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997.
One-pot solvothermal reaction of transition metal Cd(Ⅱ) salt with (2E,2’E)-3,3’-((propane-1,3-diylbis(oxy))bis(2,1-phenylene))diacrylic acid (H2ppa) and 1,10-phenanthroline (phen) generates a meso-helicate, [Cd(ppa)(phen)(H2O)]2,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elemental analyses, IR spectroscopy,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y.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13.4622(7), b = 24.8452(12), c = 8.9314(4) , β = 97.564(1)o, V = 2961.3(2) 3, C66H56N4O14Cd2, Mr = 1353.97, Dc = 1.518 g/cm3, μ(MoKα) = 0.789 mm-1, F(000) = 1376, Z = 2 , the final R = 0.0248 and wR = 0.0667 for 4673 observed reflections (I > 2σ(I)). The 1-D supramolecular chain is built up from the complex by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and inter-chain hydrogen bonds prompt the 1-D chains into a 2-D layer. The title compound shows strong photoluminescence with emission maximum at λ = 445 nm upon λEx, max = 240 nm.  相似文献   
998.
以不同交联度、溶胀程度的双亲无规共聚物聚[(苯乙烯-alt-马来酸酐)-co-(7-对乙烯基苄氧基-4-甲基香豆素-alt-马来酸酐)](PSMVM)胶束作为聚合物胶束乳化剂稳定甲苯/水体系, 重点研究光交联度对胶束结构及其乳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胶束交联度、溶胀度和荷电性对胶束结构及乳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A novel compound, {[Y(HPIDC)(OX)1/2(H2O)]·2H2O}n (1, H3PIDC = 2-(pyridin-4- yl)-1H-imidazole-4,5-dicarboxylic acid, H2OX = oxalic acid), has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rmal analysis (TGA),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PXRD),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omplex 1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8.342(8), b = 14.61(1), c = 11.487(1), β = 90.78(9)°, V = 1400.4(2)3, Z = 4, C11H11N3O9Y, Mr = 418.14, Dc = 1.983 g/cm3, F(000) = 836, Rint = 0.0509, T = 293(2) K, μ = 4.240 mm-1, the final R = 0.0477 and wR = 0.1125 for 2770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Compound 1 exhibits a 3D framework and generates the 1D open channels filled with free water molecules. The structure of 1 can be rationalized as a diamondoid network when the atom yttrium is regarded as a 4-connected node linking four surrounding yttrium atoms. The luminescent property of compound 1 is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000.
建立了测定葡萄酒中总乙偶姻含量的2,4-二硝基苯肼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了2,4-二硝基苯肼(DNPH)进行柱前衍生的最佳酸度、反应时间、DNPH用量、反应温度及衍生后处理步骤。采用UltimateC18柱(4.6 mm×250 mm,5μm)对衍生产物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3 nm。在优化条件下,乙偶姻在0~4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干红葡萄酒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3%~3.4%;干白葡萄酒的回收率为94%~104%,RSD值为2.5%~3.1%。对几种不同种类葡萄酒的总乙偶姻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国产伪劣葡萄酒及自酿腐败葡萄酒中总乙偶姻的含量明显高于合格葡萄酒。乙偶姻的含量可为葡萄酒的品质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