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3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294篇
化学   564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136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218篇
物理学   4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刘敏  韩端壮  邓克俭  王夺元 《催化学报》2004,25(10):834-838
 考察了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载体时对含硫四氮杂卟啉铁(Ⅱ)(简写为FePz(dtn)4)催化剂活化分子氧降解罗丹明B等水中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负载FePz(dtn)4催化剂的离子交换树脂对底物的吸附可在30 min内达到平衡. 在不同pH的溶液中,载体对不同底物分子的吸附量不同. 同一种底物在碱性溶液中的吸附量最大,催化降解速率最快. 负载于树脂上的FePz(dtn)4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初步探讨了催化剂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2.
基于绝缘微堆技术的直线加速器由于其能够实现较高的粒子加速梯度,尤其在质子加速及肿瘤治疗领域的优势得到高度关注。目前该种加速器处于研发阶段,有一系列技术和工程问题有待解决。介绍了课题组在过去的两年里围绕建立一台1 MeV质子注入器原型样机在固态脉冲功率系统、绝缘微堆及质子束源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实现了耐压梯度接近20 MV/m的环形绝缘微堆样品,样品内径30 mm,外径50mm,厚度15mm,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固态脉冲功率系统实现了光导开关多路稳定工作模式,开关直流偏置耐压达到20kV,采用激光二极管触发同步系统在15路同步时实现了低于1ns的抖动,输出300kV的电压脉冲,输出电压脉冲宽度10ns;进行了低能质子加速束流动力学的初步分析和模拟工作,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微堆结构可以实现质子束的有效加速和传输。  相似文献   
93.
碳酸钙与碳化硅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的补强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有关硅橡胶补强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对SiO2 等补强性填料对硅橡胶的补强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非补强填料对室温硫化硅橡胶的补强作用则相对涉及较少.作者研究了CaCO3 和SiC 两类非补强性填料以及填料的粒径与分布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耐温性能等的影响,发现合适粒径的非补强性填料对室温硫化硅橡胶有较好的补强效果,且在填料粒径及分布匹配时有最好的补强效果,选用SiC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聚醚砜酮膜的微波等离子体处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二氮杂萘酮结构型聚醚砜酮(PPESK)是近年来本研究组开发成功的新型耐高温聚合物[1].该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突出的耐热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65~305℃(随砜酮比不同而变化),其结构式如下:ONNOSOOONNOCO  研究表明,用PPESK制成的气体分离膜对O2/N2、CO2/N2有良好的气体渗透性和透过选择性[2,3],但由于其亲水性不高进而限制了它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方面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性.目前,常用的膜及膜材料改性的方法有磺化、氯甲基化季胺化、接枝等化学改性和低温等离子体与辐射等物理改性.其…  相似文献   
95.
邓莹莹  时钟 《实验力学》2021,(2):205-222
采用室内实验混合箱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本文研究了稳定分层无平均剪切二层流(上层淡水、下层盐水)振动湍流结构。对实验录像进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处理,获得垂向二维流场(垂直于格栅平面)瞬时速度和涡量,并用于计算:①时均速度和时均涡量;②均方根速度;③均匀程度和各向同性程度;④平均流强度;⑤时均泰勒的欧拉积分长度尺度;⑥时均湍动能和时均湍动能垂向通量;⑦水平和垂向速度的欧拉频谱。结果显示:(1)格栅方棒处时间平均速度方向垂直向上,而其两侧的时间平均涡量正负交替,表明格栅附近射流结构占据主要位置且存在反向涡旋对。(2)均方根速度随着距离格栅(水平面)高程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满足高程的-1.425(接近-3/2)幂次律,表明格栅湍流均方根速度的垂向变化较为剧烈。(3)靠近混合箱边壁处的均匀程度和各向同性程度都大于1,表明靠近混合箱边壁处存在各向异性湍流。(4)格栅反湍流强度的量级非0,但是,相对较小,表明平均流强度较低,故而,本实验结果仍可与无平均流的情况作对比。(5)时均泰勒的欧拉积分长度尺度随着距离格栅(水平面)高程的增大而线性增大,表明随着湍流向上发展,涡的平均尺度增大。(6)时均湍动能和时均湍动能垂向通量随着距离格栅(水平面)高程的增大而减小,而时均湍动能垂向通量为正值,表明远离格栅时均湍动能衰减,但是,始终向上传递。(7)水平和垂向速度的欧拉频谱随着距离格栅(水平面)高程的增大而减小,幂次律介于ω-1和ω-5/3(ω为频率)之间,表明水平和垂向的湍流脉动能量远离格栅均衰减,并受湍流的有限雷诺数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1引言 设H是Hilbert空间,B(H)是H上有界线性算子全体生成的Banach代数.设A∈B(H),用A*,R(A)和N(A)分别表示A的自伴算子,A的值域和A的核空间.用I(H)={[P∈B(H)):P=P2}表示H上所有幂等算子组成的集合.当P2=P=P*时,称幂等算子P为正交投影.设M是Hilbert空间H的闭子空间,用PM表示值域为M的正交投影.  相似文献   
97.
本文首先得到了一些新的关于锥中无穷远点处与Schrodinger算子相关极细集的判定准则,其证明是基于对带有修改测度的Green-Sch位势在无穷远点处渐近行为的估计.接着,刻画了这类极细集的几何性质.最后,通过一个反例来说明,所得几何性质的逆命题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98.
This note is to present some results on the group invertibility of linear combina- tions of idempotents when the difference of two idempotents is group invertible.  相似文献   
99.
杨谋  孟英峰  李皋  邓建民  李永杰  周玉良 《物理学报》2013,62(17):179101-179101
应用比例积分控制原理将瞬态传热模型预测结果与出口 温度实测数据逐步进行反馈可准确预测原始静态地层温度. 为此, 本文基于井下各控制组件质量、动量及能量守恒原理, 建立了实际井身结构与钻具组合条件下循环和停止循环期间井筒-地层温度分布全瞬态传热模型, 应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 并引入比例积分控制原理对比分析实测温度与预测温度的误差范围进而精确、 快速获取原始地层温度. 结合一口深井基础数据计算表明, 套管下入深度改变了井筒-地层间热交换效率, 进而影响了近井壁地层温度分布状况; 同时, 钻井过程中循环和停止循环作业过程改变了井下各控制组件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致使近井壁原始地层温度分布距离产生变化. 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研究方法可为石油钻井、地热井开采及地球深部原始地层温度信息准确、 经济、快速获取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原始地层温度 循环与停止循环 瞬态传热模型 比例积分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00.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fatigue effect of Ag/Bi0.9La0.lFeO3/La0.7Sr0.3MnO3 heterostructures are described. By examining the I-V curves, an anomalous fatigue effect was found and its influences on resistive states were studied. I-V curves combined with C-f spectra were used to directly analyze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and fatigue effect. Compared to the first I-V cycle state, this structure shows more than one order increase of resistance after 100 cycles of "I-V curve training". The redistribution of oxygen vacancies in the depletion layer of Ag/Bi0.9La0.lFeO3 is believ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t resistance mechanisms and tenfold magnitude drop in resistance. The resistive switching is understood to be caused by electric field-induced carrier trapping and detrapping, which changes the depletion layer thickness at the Ag/Bi0.9La0.lFeO3 interfa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