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2篇
化学   156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36篇
物理学   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GaSb-based laser shows its superiority in the 3-4 ~tm wavelength range. However, for a quantum well (QW) laser structure of InGaAsSb/AIGaInAsSb multiple-quantum well (MQW) grown on GaSb, uniform content and high com- pressive strain in InGaAsSb/A1GaInAsSb are not easy to control.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s of the growth tempera- ture and compressive strain on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property of a 3.0μm lnGaAsSb/A1GaInAsSb MQW sample are analyzed to optimize the growth parameters. Comparisons among the PL spectra of the samples indicate that the Ino.485GaAso.184Sb/Alo.3Gao.45Ino.25Aso.22Sbo.78 MQW with 1.72% compressive strain grown at 460 ~C posseses the op- timum optical property. Moreover, the wavelength range of the MQW structure is extended to 3.83 μm by optimizing the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92.
使用氧化钆、氧化铕和偏钒酸铵为原料,以DTAB为表面活性剂,在不同的反应溶液pH值条件下,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从微米尺度到纳米尺度的一系列钒酸钆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不同形貌的样品的物相及微观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强酸环境下,晶体颗粒较大,为微米级,随着pH值的提升,晶体颗粒尺寸变小,进入纳米级,在pH为7,10时,分别得到50 nm以下的纳米晶片,且分散性良好。另外pH=7时观察到更为微小的小晶粒团,相比之下碱性环境下纳米晶片的结晶度较高。发光性能测试表明,样品发光性能随晶粒尺寸和结晶度变化显著。纳米尺度结晶良好的产品发光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93.
采用水热法将钨酸钠和浓磷酸与有机配体吡啶-2,6-二羧酸通过原位脱羧制得配合物(HP2W18O62)(C6H6NO2)5.2H2O(1),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循环伏安(CV)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分子中的2-吡啶甲酸来源于吡啶-2,6-二羧酸的脱羧反应。化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分别为:a=1.553 3(2)nm,b=2.006 3(3)nm,c=2.759 9(4)nm,β=103.981(2)°,Z=4,F(000)=8 816。分子间氢键和2-吡啶甲酸与杂多化合物间的弱相互作用使该化合物具有3D超分子结构。CV结果表明,化合物1有四步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94.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相结合,研究槐果碱(SC)和氧化槐果碱(OSC)与溶菌酶(LYSO)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探讨其构效关系。紫外光谱显示,SC和OSC可与LYSO发生相互作用;荧光光谱表明,SC和OSC对LYSO的内源荧光均有显著的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SC和OSC均可与LYSO形成1∶1复合物,在温度为310K下二者与LYSO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0.922×105、2.81×105 L·mol-1,结合距离r分别为3.81、4.39nm,其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OSC与LYSO的结合能力明显强于SC;同步荧光光谱表明,OSC与LYSO相互作用后,LYSO的构象发生改变,而SC与LYSO相互作用后,LYSO的构象基本不变。Fe3+、Mg2+、Cu2+、Zn2+四种金属离子的存在增强了SC和OSC与LYSO的结合能力,四种金属离子均以"离子架桥"模式介导SC和OSC与LYSO的相互作用,且其强弱顺序为:Mg2+>Cu2+>Fe3+>Zn2+。  相似文献   
95.
建立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发生时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LIF)的新方法。方法的最佳条件为:40 mmol/L硼砂溶液,分离电压20 kV,压力进样5 s,λem=488 nm、λex=560 nm。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组,小剂量地塞米松(DXM)组和大剂量DXM组的新生大鼠脑组织中EAA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假手术组EAA含量较低,H IE组EAA含量显著升高,大、小剂量DXM预处理后,EAA含量较H IE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96.
利用激光溅射 分子束技术研究了Mg+ 、Al+ 与乙腈分子的气相团簇反应 .根据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的结果发现 ,Mg+ 、Al+ 与乙腈分子反应形成不同尺寸的团簇离子产物 ,其中Al+ 与 (CHCN) n 的结合数n =1~10 ,而Mg+ 与 (CHCN) n 的结合数n =1~ 5 .Al+ (CHCN) n、Mg+ (CHCN) n 团簇离子产物的强度分布都存在明显的强度间隙现象 .Al+ 与 (CHCN) n 进行缔合时 ,出现了两个强度间隙 ;而Mg+ 与 (CHCN) n 进行缔合时 ,则只存在一个强度间隙 .Al+ 的第一强度间隙在n =4~ 5 ,第二强度间隙在n =6~ 7;而Mg+ 的强度间隙在n =2~ 3.  相似文献   
97.
Hénon混沌系统的预测控制与同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福才  王娟  彭海朋  李丽香 《物理学报》2002,51(9):1954-1959
用带有终端滑模等式约束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Hénon映象和Logistic映象的追踪控制和同步进行研究.由于滑动模态的引入,提高了受控系统抑制参数摄动和随机扰动的能力,改善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实现了系统对参考信号的追踪控制.数值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Hénon系统 预测控制 混沌同步  相似文献   
98.
采用分步电沉积方法,依次将普鲁士蓝膜(PB)和纳米铜(CuNPs)电沉积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了相应的修饰电极(CuNPs/PB/GCE)。考察了实验条件,并采用循环伏安(CV)法和差分脉冲伏安(DPV)法研究了芦丁在CuNPs/PB/GCE上的电化学行为,求解了相关的电化学参数。最佳条件下,采用DPV法,芦丁的还原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8~1.0×10-4 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S/N=3)为2.8×10-9 mol/L。结果表明,电极表面PB和CuNPs的存在有效提高了芦丁的电化学响应。该修饰电极的选择性和重现性好,可以应用于水样中芦丁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短缺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众多新能源制备技术中,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只需丰富的太阳能作为驱动力就可以实现分解水制氢,且制氢条件温和、绿色无污染,被认为是解决当前能源短缺危机的有效技术之一。光催化制氢技术的核心是光催化剂,因此发展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至关重要。然而,单组分光催化剂由于空穴-电子复合速度快、氧化还原能力有限、太阳能利用效率低等原因,通常只能呈现出有限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为此,科研人员做了大量改性研究,其中常见的改性策略有元素掺杂、助催化剂修饰、构建异质结等。通常,元素掺杂、助催化剂修饰等改性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催化剂的制氢活性,但并不能有效解决单相光催化剂的缺陷,导致其改性效果受到制约。然而,在两个或多个半导体之间构建异质结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单组分光催化剂的缺陷。相较于当前流行的传统II型异质结和Z-型异质结,S-型异质结的电荷转移机制更为合理,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与应用。因此,本文首先对S-型异质结光催化体系的发展背景进行介绍,包括传统II型异质结、全固态Z-型异质结和液相Z-型异质结光催化系统。随后对S-型异质结光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00.
电化学阻抗谱可用于诊断多孔电极内电荷转移反应,即界面电荷集聚和电荷传导,以及反应物质输运。本文采用复相量方法,在同态假设条件下,重新推演多孔电极阻抗谱模型,厘清传统多孔电极阻抗谱模型中的模糊性表述。(1) 定义多孔电极表征输入参数,包括电极基体电子电导率σ1 、电解质离子电导率σ2、界面电荷传递电导率gct、单位面积界面电容C、固相扩散系数D、速度常数k、电极厚度d、特征孔深Lp 和单位体积表面积Sc;(2) 解析阻抗谱特征输出参数,包括场扩散常数K,特征频率ω0ω1ω2ω3ωmax,它们分别相关于界面传导反应、有限场扩散、氧化还原反应、孔内扩散和最小特征孔尺寸,以及分别对应于从传导到扩散和从扩散到饱和的转折频率fk1fk2;(3) 当参数XZ同时变化时(X = σ1Z = d,Sc,Lp,C,gct,D,k),通过阻抗谱特征参数的演变规律,分析了电荷转移反应中XΖ参数耦合竞争;(4)为深入分析电荷转移反应中参数XZ的耦合竞争,引入了分叉频率fXZfZXfXZfZX所处位置可以用于表征参数XZ影响电荷转移反应的深度和广度。当分叉频率fXZfZX不存在时,表明电荷转移反应中参数XZ在全频率范围内存在耦合竞争。总之,借助于特征频率和分叉频率,本文一方面研究了动力学参数和微观结构参数对多孔电极中电荷转移反应的影响,另一方面分析谱图的变化及其背后的阻抗谱特征演化规律。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阻抗谱的系统仿真和辨识提供理论基础,可为多孔电极内电荷转移反应的竞争分析提供技术支撑,还可为电化学储能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