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5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322篇
化学   373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380篇
综合类   42篇
数学   394篇
物理学   94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带膨胀机的CO_2跨(超)临界逆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CO2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自然工质,可望在空调和热泵系统中得到应用。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本文提出比较各类循环的统一方法一当量温度法。本文对带膨胀机的CO2跨临界循环及其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该循环具有较高的用能效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
我们对同一Bi2212晶须样品加不同方向的磁场,比较了H∥b和H∥c两种情况下的I-V曲线。我们发现,当H∥c时,驱动磁通线运动的临界电流Ic与温度的关系遵循一般的单调地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的关系。但是,当H∥b时,Ic在T^*=25.5K附近出现了一个峰值:当T〉T^*时,Ic温度的下降而升高;T〈T^*时,Ic随温度的下降而下降。我们在文章中对此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高临界温度氧化物超导体的临界电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高T氧化物超导体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出发,深入分析了提高其临界电流密度的关键所在。评述了当前薄膜、体材料、线材和带材料发展的工艺状态和性能。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预平衡裂变     
实验证明,重离子熔合裂变与入射道的质量不对称有关,说明对于某些反应体系,熔合形成的复合体系,裂变时未忘记其形成的历史.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预平衡裂变模型,解释了重离子垒下熔合裂变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异常.  相似文献   
85.
管内电缆导体 ,又称 CICC,是目前大型低温超导磁体的首选导体。随着超导技术的发展 ,CICC在大型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及超导储能磁体中的应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为降低导体成本而提出了在 CICC中采用的超导股线配以纯铜股线的设计方案 ,开展含纯铜股线 CICC稳定性机理及实验的研究 ,并开发 CICC优化设计软件 ,对 CICC在高科技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6.
文中总结了感应法测量大电流超导材料临界电流的方法 ,叙述测量的原理及装置 ,分析对环电流进行定标时可能产生的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措施 ,给出计算结果 ,并对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7.
 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基唯象模型模拟分析了钽的平板撞击层裂行为。该模型包括了材料的非线性弹性(状态方程)、率相关塑性和孔洞的形核及生长等多种效应,并且采用一种对角隐式Runge-Kutta方法来求解本构率方程组,提高了热粘塑性本构关系计算的稳定性及精度。将数值模拟结果和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样品中的拉应力峰值明显高于材料层裂强度的实验(中、高速平板撞击实验),理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估能力,但对于临界层裂问题(低速平板撞击实验),该模型对材料损伤与失效过程的描述可能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8.
窄缝内汽液两相临界流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验研究了高过冷水在窄缝内形成的汽液两相临界流动现象,考察了水的泄漏率与容器内压、温度、流道几何尺寸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拟单相流预测关系式,和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关系式可以较好地预测高过冷水在窄缝内形成的气液两相临界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89.
采用先位法将MgB2粉装入纯铁管中,制备出MgB2/Fe超导线材.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用SQUID测量了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用标准四引线法测量了短样的临界电流.结果显示,超导样品的临界转变温度约为38.3 K,在4.2 K/4 T下MgB2/Fe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为~104A/cm2.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退火有效地减少了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改善了晶粒连接性,提高了芯材的致密度,可以显著地提高先位法制备线材的临界电流密度.  相似文献   
90.
采用原位粉末装管工艺,分别以Mg粉(99.5%),无定形B粉(99.9%)为原料,以纳米SiC(10-30 nm)作为掺杂材料制备铁基MgB2线.首先将已混合的原料在丙酮介质中球磨,真空干燥后,将粉末填入铁管内,然后通过孔型轧制、旋锻和拉拔等冷加工工艺得到11 m长外径Ф1.75 mm铁基MgB2超导线.用扫描电镜,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仪和超导量子干涉仪测试发现,样品微观结构整齐,晶粒大小均匀,内部仅含微量MgO,TC(onset)= 35.1 K,ΔTC=5.3 K.纳米SiC掺杂后,其中C造成MgB2晶格畸变,形成有效磁通钉扎中心,C元素在MgB2中分布均匀.标准四引线测试结果表明,11 m线均分10段后,各点的Jc(4.2 K,10 T)均超过1.0×104 A/cm2,最高值达到1.2×104 A/cm2.在10-18T范围各点临界电流值分布均匀,变化率小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