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5篇
  免费   1217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化学   1862篇
晶体学   87篇
力学   383篇
综合类   100篇
数学   225篇
物理学   307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付娆  方宇  杨勇  向东  吴晓静 《光学学报》2023,(5):198-209
提出了一种利用循环生成对抗网络实现由大视场、低分辨率染色图像生成与之相匹配的高分辨率虚拟染色图像的方法,在完成了对细胞虚拟染色的同时,解决了传统光学显微镜的大视场与高分辨率两个目标无法同时满足的问题。首先,进行了理论验证,通过对选定图像的分辨率分级缩放模拟实际分辨率变化,训练对应的算法模型并与真实图像相比较,结果在主观与客观上均符合设想预期。在完成理论验证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由10倍、4倍低分辨率真实染色图像生成25倍高分辨率虚拟染色图像的实验。通过主观视觉与客观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得到结构相似性、峰值信噪比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三个指标的具体数据。结果显示,通过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的虚拟染色图像与真实染色图像间的相似度较高,虚拟生成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2.
气凝胶是一类轻质、低密度的三维纳米多孔固态材料,因其独特的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低导热系数等特性,使其在吸附、催化、保温隔热和隔音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其相关研究在材料科学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气凝胶的制备主要包括溶胶-凝胶过程和湿凝胶干燥两个步骤,湿凝胶的干燥是制备气凝胶过程中至关重要而又较为困难的一步。传统的气凝胶通过超临界干燥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由于干燥过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不适宜大规模生产,因此如何通过常压干燥获得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低密度的性能优异的气凝胶是其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湿凝胶的制备以及凝胶干燥理论,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常压干燥方法气凝胶制备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3.
低浓度固液两相流的颗粒相动理学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傅旭东  王光谦 《力学学报》2003,35(6):650-659
用广义Fokker-Planck扩散模型描述液相湍动对颗粒的挟带作用,用修正的BGK模型描述粒间碰撞效应,建立了封闭的颗粒相PDF输运方程.运用Chapman-Enskog迭代法求得方程的二阶近似解,获得颗粒相脉动速度二阶矩和三阶矩闭合关系.模型与颗粒流模型相容,与液相湍流闭合模型是否相容依赖于扩散模型的具体形式,并据此比较了不同的涡一颗粒作用模型.模型与二维明渠流轻质沙和天然沙试验资料符合很好.表明细小粒径颗粒能够充分跟随水流运动;大粒径颗粒的相间平均速度差和壁面滑移速度明显,近壁区内的颗粒沿流向和垂向脉动强度都可能大于水流,并存在一定程度的颗粒碰撞效应.  相似文献   
34.
本文利用宽音频自动扫描加载的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对多层粘接板结构进行了时实检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同时测定板的多个位置、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缺陷,迅速准确地对多层粘接板结构质量作出判断,同时根据到试过程中记录的共振频率等各种信息,可以进一步对被测部分的振动位移及缺陷深度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5.
圆柱绕流尾迹中相干结构对湍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圆柱尾迹中相干结构对湍流平均量的影响.用一个X热线在距离圆柱体y/d=4测量参考信号,用X热线和冷线相结合的三线探头测量从x/d=10~40的圆柱绕流尾迹中的速度和温度脉动,用条件平均的方法研充圆柱绕流近尾迹中的相干结构,并对相干结构对动量和热量的湍流输运过程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相干结构对尾迹中速度的横向脉动影响最大;相干结构对湍流参数的影响随x/d的变化明显.该工作还对相干结构引起的湍动能产生率变成负和逆温度梯度输运现象做了定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36.
三维非规则非均匀边界元网格的简便的高精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维直接边界元中一阶奇异积分、一阶近奇异积分以及非奇异积分进行统一处理,给出了一种提高积分计算精度的简便有效的方法,对非规则非均匀边界元网格可获得比一般方法高得多的计算精度,非常适合边界形状比较复杂的三维实际问题的边界元分析.  相似文献   
37.
转镜式高速相机扫描速度及其不均匀性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速相机扫描速度不均匀性产生的原因、扫描速度测量的方法,简要地介绍了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测时精度达到3ns,测速精度达到 3,最后给出了测量 GSJ型和SJZ-15型相机的结果。  相似文献   
38.
自然对流边界层中湍流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大椿  张汉勋 《力学学报》2003,35(6):641-649
自然对流边界层中从层流到湍流的转捩经历了浮力振型、无摩擦振型和黏性振型的三重流动不稳定性相继产生的前转捩过程,以及近壁迅速出现强湍流源,随之平缓地向自模拟的湍流边界层过渡的热转捩过程.浮力振型在修正Grashof数G>40时开始失稳并成为主要振型,在振幅分布中3种振型的临界层位置处出现3个峰值;在G>100时浮力振型消失,无摩擦振型失稳并成为主要振型,振幅分布中在近壁区还出现黏性振型的峰值;在G>170时无摩擦振型经非线性演化在外层形成较弱的湍流,但内层黏性应力仍远高于湍流应力,振幅分布中仅有与黏性振型相应的峰值,在频谱中黏性振型的基频、第一、第二、第三阶亚谐频随G的增加相继出现,此时黏性不稳定波的高频成分已转化为湍流,但低频成分仍按线性规律增长,直至湍流惯性子区开始形成;至G>800时黏性振型消失,并在G=850附近时近壁区出现强湍流源,湍流应力、湍能产生项和近壁湍流热流率剧增.在热转捩后期,湍流应力和湍能产生项明显下降,流动在内外层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39.
传统的白光干涉法、光学频谱扫描干涉法、低相干度断层扫描法以及其他三维形状计测法均采用宽带光学频谱光源实现绝对高度的测量,因此当测量对象存在不均匀的折射率分布或者光学吸收特性时,以上方法将不能给出准确的测量结果.针对传统绝对干涉法的这些制约,本研究通过干涉现象中时空参数的类比,提出了宽带空间频谱单色光源的概念,并通过改变光源的空间频谱构造验证了无分散三维绝对形状测定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0.
采用适合于分离流的修正低雷诺数k-ε模型对突扩园管中的流动进行了数值研究,重点是对近壁流动和再附着点附近流动的研究。从理论上证明了所采用的湍流模型既满足近壁渐进行为,又避免了在通过再附着点截面上μt恒为0的困难。和已有的实验数据比较表明,所采用的模型对再附点位置及其附近的流动预测能力优于普通低雷诺数k-ε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