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化学   3篇
物理学   3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研究超大磁阻材料的掺杂效应,我们测量了(La1-xYx)2/3Ca1/3MnO3系列样品的正电子寿命谱,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电阻温度关系的测量结果,系统地研究了Y掺杂引起的样品局域电子结构和空位型缺陷的变化,并提出了局域电荷转移的观点,解释正电子体寿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2.
用慢正电子技术研究了在溅射时不加偏压,衬底加热300℃,纯Ar气氛下制备的用Y2O3稳定的ZrO2薄膜材料(简称YSZ薄膜),发现了YSZ薄膜在不同 深度处的缺陷分布情况,退火温度对YSZ薄膜缺陷有影响.简要讨论了致密、优质YSZ薄膜的 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3.
王海云  翁惠民  C.C.Ling 《物理学报》2008,57(9):5906-5910
通过对不同生长厚度GaN/SiC(n-n)的慢正电子研究,发现在GaN/SiC的界面中存在大量各种缺陷并在界面两端形成两个不同方向的电场. 这些缺陷的产生和SiC衬底表面制备以及GaN和SiC不同的热膨胀系数有关. 而缺陷中大量的带状缺陷在界面中形成一个费米能级钉扎(Fermi level pinning),它的存在使界面中存在一定高度的势垒,导致在界面两端的一定区域内形成两个不同方向的电场. 用VEPFIT模拟该电场的存在,分四层(GaN/Interface/SiC1/SiC2)进行拟合,得到了很好的拟 关键词: 正电子湮没 缺陷 半导体  相似文献   
34.
利用单能慢正电子束流,对原生的和经过电子辐照的6H-SiC内的缺陷形成及其退火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n型6H-SiC中,经过退火后缺陷浓度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在退火过程中缺陷和间隙子的相互作用所引起.n型6H-Si经过1400 oC、30 min真空退火后,在SiC表面形成一个大约20 nm的Si层,这是在高温退火过程中Si原子向表面逸出的有力证明.在高温退火中,在样品的近表面区域有一个明显的表面效应,既在这些区域的S参数整体较大,这种现象与高温退火中Si不断向表面逸出有关.经过10 MeV的电子辐照,在n型6H-SiC中,正电子有效扩散长度从86.2 nm减少至39.1 nm,说明在样品中由于电子辐照产生大量缺陷.但是对p型6H-SiC,经过10 MeV电子辐照后有效扩散长度变化不大,这与其中缺陷的正电性有关.同时还对n型6H-SiC进行了1.8 MeV电子辐照后的300 oC退火实验,发现退火后缺陷浓度不减反增,这主要是因为在退火过程中,一些双空位缺陷和Si间隙子互相作用从而产生了VC缺陷的缘故.  相似文献   
35.
熊涛  张杰  陈祥磊  叶邦角  杜淮江  翁惠民 《物理学报》2010,59(10):7374-7377
介绍了正电子波函数计算的两种基本方法——有限差分方法(FDM)与平面波方法(PW).并以单晶Si为例,计算出正电子的波函数,从而计算出正电子在Si中的密度分布,由该正电子密度,进一步计算出了正电子在Si中的体寿命.计算结果与我们最近的实验结果(220 ps)符合得很好.最后,探讨了这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6.
孔伟  郗传英  叶邦角  翁惠民  周先意  韩荣典   《中国物理 C》2004,28(11):1234-1237
研制了一套数字化的正电子湮没双多普勒展宽谱测量系统,用它测量了10个样品的双多普勒展宽谱,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这些结果展示了一些金属单质材料的双多普勒展宽谱随着电子结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本文简略介绍了双多普勒展宽谱仪,实验数据处理,以及这些金属单质材料的数据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7.
用单能慢正电子束和 X 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 Al/n-GaSb 金属半导体异质结在不同温度退火的情况下的演变.采用三层模型既 Al/界面/GaSb 对 S-E 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发现在未退火样品的 Al 和 GaSb 之间存在一个厚度大约5nm 的界面层.在经过400℃退火后,该界面厚度增加到约400nm,且 S 参数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在退火过程中,界面区域的原子在界面处相互扩散所引起的.Al 膜的 S_(Al)参数降低且效扩散长度 L_(Al)增加,说明 Al 膜内的空位缺陷经过退火被消除且进行结构重整,晶格结构不断变好的结果.衬底 GaSb 的 S_B 参数和有效扩散长度 L_B 的演变表明,经过250℃退火后,原有的正电子捕获中心消失:但是经进一步400℃退火,又产生了新的正电子捕获中心.这可能来源于其他类型的与 V_(Ga)相关缺陷的正电子捕获以及 Ga_(Sb)晶格反位引起的正电子浅捕获.X 射线衔射的测量结果证实了正电子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38.
The defect changes in 6H-SiC after annealing and 10MeV electron irradiation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a variable-energy positron beam.It was found that after annealing,the defect concentration in n-type 6H-SiC decreased due to recombination with interstitials.When the sample was annealed at 1400℃ for 30 min in vacuum,a 20-nm thickness Si layer was found on the top of the SiC substrate,this is a direct proof of the Si atoms diffusing to surface when annealed at high temperature stages.After 10MeV electron irradiation,for n-type 6H-SiC,the S parameter increased from 0.4739 to 0.4822,and the relative positron-trapping rate was about 27.878 times of the origin sample,this shows that there are some defects created in n-type 6H-SiC.For p-type 6H-SiC,it is very unclear,this may be because of the opposite charge of vacancy defects.  相似文献   
39.
评述了国际正电子领域的新探测技术———寿命 动量关联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发展过程,讨论了该技术的分析方法,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Ps形成和热化过程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该技术在Ps化学上的应用.A new detection technique--age momentum correlation in international positron field is reviewed.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s described and the analysis methods are discussed for the techniqu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in the positronium formation and thermalization processes 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Besid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ique in Ps chemistry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0.
The microstructure of diamond films was studied by slow positron beam and Raman spectroscopy. For the Raman spectroscopy experiment on diamond films, a high fraction of the sp3 hybridized bond was detected in samples. Positron annihilation spectra analysis further illumina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and types of defects were different in each sample. S-E curves of all samples showed that diamond crystal structures had obvious variation in each sample.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ositron annihilation spectroscopy was an effective means to measure microstructure of diamond fil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