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7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5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存储环束流截面及发射度是同步辐射加速器重要的基本参数。从束流截面大小的变化和束斑位置的移动规律,可以进行环上的束流不稳定性的研究。介绍了合肥光源,储存环束流截面测量系统局部改造和它的软件升级并且着重介绍西欧核子中心(CERN)的软件框架ROOT在数据处理和显示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The layer structure of GaInP/AlGaInP quantum well laser diodes (LDs) was grown on GaAs substrate using low-pressure 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LP-MOCVD) techniqu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tastrophic optical damage (COD) level of devices, a nonabsorbing window (NAW), which was based on Zn diffusion-induced quantum well intermixing, was fabricated near the both ends of the cavities. Zn diffusions were respectively carried out at 480, 500, 520, 540, and 580℃ for 20 minutes. The largest energy blue shift of 189.1 meV was observed in the window regions at 580℃. When the blue shift was 24.7 meV at 480℃, the COD power for the window LD was 86.7% 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LD.  相似文献   
23.
BEPC横向阻尼时间的测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逐束团测量系统在BEPC储存环中跟踪单个束团得到其多圈位置振荡信息,获得BEPC储存环的横向阻尼时间与束流流强、色品、八极子和束流能量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得到了BEPC储存环辐射阻尼时间为52 ms。实验结果表明:流强越高、色品越大,阻尼率也就越大;束流流强为4.7 mA时八极子强度的变化对阻尼率没有影响;束流流强为5 mA时,阻尼率随束流能量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24.
合肥光源逐束团测量和横向束流反馈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合肥光源开展逐束团测量(横向和纵向)和横向束流反馈系统研究和研制的重要性,同时还介绍了设计思想。合肥光源高频频率为204 MHz,因此,系统至少需要100 MHz的带宽。还较详细地介绍了宽带部件和系统参数的选择原则。该系统不仅可用于研究由于高频腔中的高阶模和真空室的阻抗壁效应所引起的耦合束团不稳定性,而且还能抑制耦合束团不稳定性振荡、快速束流离子不稳定性和注入大幅度振荡等,从而将提高机器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25.
改进的合肥光源逐束团流强测量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多束团运行的储存环,逐束团流强的测量是研究注入填充和束流不稳定性阈值等的重要内容。介绍了加速器常用的一些逐束团监测手段,在此基础上,利用HLS(Hefei Light Source)现有的逐束团测量设备,并配合相应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了HLS储存环逐束团流强测量。实验线路方面,在传统的高频频率倍频信号检波的基础上,尝试了新的与同步方波信号检波的方法。分别在多束团和单束团情况下对HLS的束团流强进行了连续检测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了定标结果,结果表明系统的1阶线性拟合标准偏差均在1%左右;最后对其中非线性部分的物理本质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6.
A chirped fibre Bragg grating according to ITU-T suggested L-band (2nd channel λ1 = 1570.83 nm; 80th channel λ2 = 1603.57 nm) with more than 1800 ps/nm single channel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of which the cladding mode loss, the delay curve ripple and the power fluctuation of the reflected spectrum are less than 0.5 dB, 50 ps and 0.25 dB, respectively. With this new FBG as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device, a 2 × 10 Gb/s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L-band transmission of 600 km based on conventional single mode fibre (G.652 fibre) is performed without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The bit error rate (BER) is less than 10-12 and the power penalties of the 2nd and 80th channel of L-band are 1.8 dB and 2.0 dB,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7.
基于实验测试结果分析了用于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石英基包层抽运掺Yb3+光纤中Al3+共掺的特性.揭示出在高掺Yb3+的石英基光纤中,共掺Al3+的摩尔浓度为Yb3+摩尔浓度的9-11倍时既可以减小Yb3+的浓度猝灭概率,又可以获得高吸收系数,同时还可更好地满足数值孔径的要求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利用MCVD设备并结合湿法掺杂工艺制作出多根石英基掺Yb3+光纤预制棒,对拉丝后光纤的相关参数测试表明,通过精确控制疏松层的沉积温度,掺Yb3+光纤在976 nm波长的吸收系数可高达620 dB/m,且重复性好.这一结论为共掺Al3+的掺Yb3+光纤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8.
研制出光敏偏振保持掺Er3+光纤,通过在这种光纤上紫外写入三个光纤光栅,形成对抽运激光高转化效率的谐振腔.在输出功率为23.617dBm、工作波长为976nm的激光抽运下,得到均值功率为9.20dBm、均值中心波长为1554.554nm的单波长激光输出.在室温下800min(约13.3h)的测量时间内,其输出功率的波动为±0.05dB,中心工作波长的波动为±0.0015nm.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3+光纤')" href="#">偏振保持掺Er3+光纤 光纤Bragg光栅  相似文献   
29.
王静  郑凯  李坚  刘利松  陈根祥  简水生 《物理学报》2009,58(11):7695-7701
报道了一种利用偏振控制器(PC)和保偏光纤(PMF)组成的高双折射Sagnac干涉环实现选频和调谐的环形腔掺铒光纤激光器.理论模拟了PMF和PC对波长的控制作用.实验中调节PC得到了单波长、双波长和多波长激光;并验证了滤波间隔随PMF长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得到了斜率效率20%,3 dB线宽0.016 nm,30 dB线宽0.097 nm,边模抑制比(SMSR)40 dB左右的稳定激光输出.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Sagnac干涉环 环形腔 掺铒光纤  相似文献   
30.
搭建了双丝脉冲MIG焊接试验系统,为了分析研究双丝脉冲MIG焊接的热源耦合机理以及电弧温度场,采用光谱技术对其电弧进行了诊断分析,采用中空探针法进行等离子体的辐射采集,得到电弧等离子体的光信号,利用Boltzmann图法计算了双丝脉冲MIG焊接电弧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得出了电弧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分布规律,并结合电信号采集和高速摄像技术对电弧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电弧的高速摄像图片信息和电弧等离子体的光信号对双电弧耦合机理进行分析,对电弧温度场进行了较为直观的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焊接过程实现了推挽式输出,实现了一脉一滴的过渡方式;两个电弧在焊接过程中在磁场的作用下相互吸引,向中心发生了偏移,在双电弧的几何中心形成了新的热源中心,并且电弧发生上飘现象;双电弧电子温度整体呈倒V型分布,在双电弧几何中心位置,距工件表面3 mm的位置电弧电子温度最高,为16 887.66 K,比最低温度11 963.63 K高大约4 900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