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   49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63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5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7 毫秒
21.
We herein report on solution structural studies of Ru^Ⅱ catalysts (3a, 9) composed of achiral bisphosphine ligands (4, 8) and the enantiopure 1,2-diphenylethylenediamine (DPEN). Complete chiral induction from enantiopure (R,R)-DPEN to achiral bisphosphine ligand 3a was observed in solution, with the complex adopting a single, stable and non-fluxional (even at 70 ℃) configuration.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C=O moiety in 4 to the cationic Run center is considered to be of key importance in providing the higher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rotation barrier for the flexible bisphosphine ligand in the complex. The obtained enantioselectivity (91% enantiomeric excess) and sense of chiral induction in the hydrogenation of acetophenone were found to be solely dependent on the chirality of the 1,2-diamine. Consistent with the hydrogenation product, the (R,R)-DPEN induces a M-conformation (fight-handed) chirality for flexible phosphine ligand 4 in the complex, resulting in a 2,2-configuration about the Ru^Ⅱ center.  相似文献   
22.
We develop a phenomenological model to investigate dynamics of ionization-induced injection. In the "bubble" regime of laser wakefield acceleration (LWFA),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n upper limit for laser intensity of ionization-induced injection. In th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laser polarization, when the laser pulse is linearly polarized, ionization-induced injected electrons exhibit a filamented structure and semi-coherent betatron oscillation.  相似文献   
23.
为了有助于了解磁悬浮列车的牵引力的来由,给出了两种方法计算安培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24.
为解决脉冲电场测试系统中的供电问题,设计了一套激光光纤供电系统,该系统由激光器、多模光纤及光电池构成。重点研究了激光器与光纤的耦合问题,设计了透镜系统对激光器输出光束进行准直和压缩。通过MOCVD法研制了GaAs光电池,并制作了椭球形"光伏眼"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仿真和实验表明:采用透镜耦合时,激光器与光纤的耦合效率可达80%以上,远远高于直接耦合时的16%,改进后的"光伏眼"耦合效率相比直接耦合时提高了54.5%,激光供电系统的转化效率在40%以上。该系统的研制为解决脉冲电场的供电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25.
尼启良 《中国光学》2015,8(5):847-872
本项目对我国空间探测的极紫外(EUV)波段大视场相机所需求的球面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光阴极材料次级电子产出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软X射线-EUV波段常用的光电阴极材料—碱卤化物的次级电子产出,分析了微通道板(MCP)的次级电子产出。建立了测量MCP量子探测效率的装置,并推导出MCP量子探测效率的计算公式,测量了MCP在软X射线-EUV波段的量子效率以及MCP量子效率随掠入射角的变化。其次,建立了球面实芯微通道板的制备装置,利用高温热成型方法制备出曲率半径为150 mm球面MCP,利用光刻技术制备出有效直径为48 mm的楔条形感应电荷位置灵敏阳极,在此基础上集成了一套使用球面MCP和感应电荷位置灵敏阳极的两维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再次,研制出包括快速前端模拟电路与后续数字电路的成像读出电路,编制了能矫正图像畸变的图像实时采集和处理软件。最后,建立了MCP探测器空间分辨率、图像线性的检测装置,对研制出的探测器性能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探测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完全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6.
MOSFET调制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MOSFET调制器的基本原理,并对其并联分流和感应叠加两种开关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基于可编辑逻辑器件设计了其触发电路,驱动电路采用高速MOSFET对管组成的推挽输出形式,加快了MOSFET的开关速度。利用Pspice软件对开关上有无剩余电流电路(RCD)两种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加装RCD电路可以有效吸收MOSFET在关断瞬间产生的反峰电压。实验中,电流波形用Pearson线圈测量,用3个MOSFET并联作开关,当电容充电电压为450 V,负载为30 Ω时,脉冲电流13 A,前沿20 ns,平顶约80 ns;用3个单元调制器感应叠加,当电容充电电压为450 A,负载为30 Ω时,脉冲电流强度为40 A,前沿25 ns,平顶约70 ns。  相似文献   
27.
文中总结了感应法测量大电流超导材料临界电流的方法 ,叙述测量的原理及装置 ,分析对环电流进行定标时可能产生的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措施 ,给出计算结果 ,并对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8.
 针对大型直线感应加速器单次工作的特点,研制了一种电容放电式脉冲励磁电源。该电源利用电容器的储能特性,取代常规电源的变压整流滤波部分,先对其以小电流恒流充电,然后再以大电流恒流放电来获得直线感应加速器励磁电流。对这种电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电源能够脉冲工作,同时输入功率大幅度降低,在输出电流500 A,持续时间0.3 s时,输入功率400 W,输出功率25 kW,电流稳定度0.2%, 谐波小, 电流纹波小,所用电容器100块左右(33 mF),经济上也可承受,是一种非常适合直线感应加速器的励磁电源。  相似文献   
29.
 采用变换矩阵为研究工具对感应叠加过程中行波的传播、透射、反射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和集中参数分析一致的稳定解,给出了电压随时间变化的细节。建立了3.5 MeV注入器脉冲功率源和感应叠加结构的电路模型,得到的感应腔压模拟波形和实验波形基本一致,结合行波分析法基本解释了腔压波形和Blumlein线输出波形之间较大差异的成因,阴极叠加电压的模拟也反映了实验中主脉冲后的反射波形。  相似文献   
30.
在原单脉冲直线感应加速器(LIA)组元的基础上,利用电缆延时和电缆反射两种方式获得了间隔500~1 000 ns的猝发双脉冲输出。在感应加速腔上进行了双脉冲实验,获得了幅度大于200 kV、前沿小于35 ns、平顶大于60 ns的双脉冲加速电压波形。两种方式中第一个脉冲的前沿和幅度都达到了原单脉冲组元的水平,表明加速腔负载的变化对波形没有明显影响,但由于电缆对波形的损耗,第二个脉冲的幅度和前沿比第一个脉冲略差。可以利用水介质传输线来代替长电缆,减小传输线的长度及其对波形的损耗。两个脉冲间的幅度差异可以通过改变长电缆的阻抗来调节。实验表明,通过这两种猝发双脉冲的产生方式并结合加速腔磁芯的改进,可简单高效地完成原单脉冲LIA的双脉冲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