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33篇
物理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新型含吡唑基的α-氨基膦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无溶剂无催化条件下, 以取代吡唑甲醛、芳胺和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吡唑基的α-氨基膦酸酯类衍生物, 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MS和31P NMR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 初步生测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2.
2,3-二氢喹唑啉-4(1H)-酮是一类重要的含氮稠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及生物活性,在药物合成与研发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价值,因而其合成方法也倍受人们关注.归纳总结了2,3-二氢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以邻氨基苯甲酰胺、靛红酸酐、邻硝基苯甲酰胺、邻叠氮基苯甲酰胺、邻溴苯甲酰胺、邻溴苯甲腈、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腈、邻氨基N-甲基-N-丙二烯基苯甲酰胺、N-烷基苯胺等为起始原料的2,3-二氢喹唑啉-4(1H)-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概况及其反应机理.最后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刘小兵  张贵生 《化学进展》2008,20(11):1699-1707
蝴蝶霉素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生素,由于具有特殊的抗肿瘤活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一些不利因素导致蝴蝶霉素无法直接运用于临床。为了寻找活性更好的药物先导化合物,人们对蝴蝶霉素的结构进行修饰和改造,通过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合成了大量的类似物。本文将从化学合成角度出发,立足蝴蝶霉素及其类似物结构构造的关键步骤,对近年来的合成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25.
26.
张贵生  石启增  蔡昆 《有机化学》1998,18(3):263-267
本文报道了氯铬酸三甲铵/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其对醇和苯偶姻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 该试剂制备简单、性质稳定。氧化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提纯方便、收率良好。  相似文献   
27.
在pH=7.4的Tris-HCl介质中,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一种新型蒽环类抗癌药物柔红霉素衍生物(4′-O-(α-L-夹竹桃糖基)柔红霉素,ODNR)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 通过离子强度的影响、KI荧光猝灭实验和单双链ctDNA作用的比较实验,分析了ODNR与ctDNA的相互作用模式。 结果表明,ODNR通过嵌插方式与ctDNA发生作用。 ctDNA对ODNR的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其机理属于静态猝灭。 通过Scatchard方程求得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由热力学参数确定分子间作用力为疏水作用,也可能存在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28.
以非金属硒作为催化剂,以CO替代剧毒光气作为羰基化试剂,以O2作为氧化剂,通过2-氨基-1,3,4-噻二唑与醇以"一锅法"方式发生硒催化氧化羰基化反应,提出了一种成本低、原子经济性高、合成路线简短及环境相对友好的合成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新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醇的用量、压力及碱的种类等对合成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下,2-氨基-1,3,4-噻二唑可与一系列醇顺利发生羰基化反应,以45%~90%的收率得到1,3,4-噻二唑-2-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9.
张贵生  石启增 《合成化学》1997,5(2):218-220
报道了盐酸三甲胺三氧化锆/硅胶载体试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对苯偶姻的氧化反应。该试剂制备简单,用于地苯偶姻的氧化,高收率地得到相应的苯偶酰在化合物,并且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分离。  相似文献   
30.
~1H NMR不但可以研究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而且在某些适当的金属络合物体系中,还可以研究金属离子和配体间的迁移性及分子内过程的动力学。对于EDTA类金属络合物的DNMR研究表明分子内过程包括三种形式,即Δ≒Λ构型转化,N原子反转以及所谓的B≒R转化。本文作者为进一步探讨分子内过程,选PDTA为配体进行了DNMR研究,取得一些有意义的新结果。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