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25篇
物理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用三种方法,即草酸络铁(Ⅱ)酸铵的过量水溶液含浸,三乙酰丙酮铁的甲苯溶液热吸附和硝酸铁溶液饱和浸渍法制备了种载体上氧化铁的负载样品,对用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前体中表面铁物种的存在形式,结构和分散度等进行了细致的表征和详细的讨论,并与焙烧后样品中Fe^3+的最终形态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22.
某些氧化物催化剂上乙醛的气相缩全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伟捷  陈懿 《催化学报》1997,18(1):56-59
  相似文献   
23.
钒磷氧化物(VPO)是目前由正丁烷选择氧化制顺酐的最为有效的催化剂体系犤1,2犦。这是极为复杂的一类催化剂体系,虽然对其进行过较多研究,但对反应活性位等问题尚未有很好的认识犤3,4犦。VPO催化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反应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而其它元素的引入可以提高丁烷的转化率或马来酐的选择性,但对引入组份的确切作用尚不清楚犤5犦。Hutchings等曾对不同种类的单一添加元素进行过系统的比较研究犤6犦,但对二组份及二组份以上添加组份的研究鲜有报道。在实用VPO催化剂中常含有二种以上的添加…  相似文献   
24.
氧化铁在TiO2上的分散状态及其物理化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伟捷  沈师孔 《分子催化》1992,6(3):173-182
采用(NH_4)_3[Fe(C_2O_4)_3]·xH_2O稀水溶液含浸,Fe(NO_3)_3·9H_2O水溶液饱和浸渍以及Fe(AcAc))_3的甲苯溶液热吸附方法制备了在TiO_2(锐钛矿)上分散的氧化铁体系。用多种物理化学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含浸和热吸附法制备的样品中,负载组分FeO_x很容易充分分散或单层分散,这些单层物种很难被XRD,FTIR-DRS或LRS所检测,单层分散的Fe~(3+)处于高自旋态,具有较小的正交畸变配位对称性,但不是孤立四面体的配位结构,没有发现置换Fe~(3+)的存在。实验结果还表明,由XPS的电子结合能数据鉴别Fe~(3+)和TiO_2表面相互作用的强弱是困难的,充分分散的FeO_x表面物种在973K的还原温度下其Fe~(2+)尚不能被进一步还原,在TiO_2(锐钛矿)表面上单层分散的Fe—O多面体仍然是丁烯ODH反应的有效活性位。单层型催化剂的选择性不同于晶相a-Fe_2O_3,且与是否存在气相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Zr,Mo,Zn添加剂及机械球磨对钒—磷—氧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考察了添加剂Zr,Mo,Zn和机械球磨对VPO催化剂结构与性质的影响,采用了正丁烷选择氧化反应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表明,添加Mo,Zn,会减少(200)面的相对暴露,但是可以增大表面+4价钒的相对比较,因此反应活性提高,助剂Zr可能会取代表面+4价的,明显增大催化剂的表面P/V比,因此没有明显的助催化作用,机械球磨可以明显增大VPO催化剂活性组分(VO)2P2O7晶相(200面的相对暴露,导致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26.
何圣超  费兆阳  李雷  孙博  冯新振  季伟捷 《催化学报》2013,34(11):2098-2109
采用简便的“先核后壳”和“先壳后核”途径制备了M@SiO2 (M=Ag, Au, Pt)核壳结构. 采用“先核后壳”途径时,金属内核可以控制在6 -9 nmm, 粒径分布均匀, SiO2壳层织构可调. 该途径制备过程简便, 无需高速离心分离, 可有效节约制备成本. 由该途径制得的Au@mSiO2中纳米Au的热稳定性高, 经550 ℃空气焙烧后仍能保持高的CO氧化性能(T100=235 ℃). 由“先壳后核”途径制得的核壳结构内核金属粒子也可以控制在< 10 nmm, 粒径分布均匀, 且SiO2壳层孔隙率可以预调, 即使在液相中也可有效消除对硝基苯酚反应物分子的扩散限制, 并于室温下将其还原为对氨基苯酚. 两种途径所得的核壳结构均呈高单分散态. 使用含有不同有机官能团的硅源可对介孔SiO2壳层进行进一步改性, 拓展应用领域, 因而具有很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