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化学   12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61.
线性不变矩及其在图象识别中的应用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静  丘江  王岩飞  刘波 《光子学报》2003,32(3):336-339
在讨论线性不变矩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于利用其轮廓信息即能较好描述的图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不变矩的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包括目标二值化、轮廓提取、线矩计算和分类识别等步骤.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计算效率远高于传统方法,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2.
陈剑辉  杨静  沈艳娇  李锋  陈静伟  刘海旭  许颖  麦耀华 《物理学报》2015,64(19):198801-198801
在本征氢化非晶硅(a-Si:H(i))/晶体硅(c-Si)/a-Si:H(i)异质结构上溅射ITO时, 发现后退火可大幅增加ITO/a-Si:H(i)/c-Si/a-Si:H(i)的少子寿命(从1.7 ms到4 ms). 这一增强效应可能的三个原因是: ITO/a-Si:H(i)界面场效应作用、退火形成的表面反应层影响以及退火对a-Si:H(i)材料本身的优化, 但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少子寿命增强效应与ITO和表面反应层无关; 对不同沉积温度制备的a-Si:H(i)/c-Si/a-Si:H(i)异质结后退火的研究表明: 较低的沉积温度(<175 ℃)后退火增强效应显著, 而较高的沉积温度(>200 ℃)后退火增强效应不明显, 可以确定“低温长高温后退火”是获得高质量钝化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 采用傅里叶红外吸收谱(FTIR)研究不同沉积温度退火前后a-Si:H(i)材料本身的化学键构造, 发现退火后异质结少子寿命大幅提升是由于a-Si:H(i)材料本身的结构优化造成的, 其深层次的本质是通过材料的生长温度和退火温度的优化匹配来控制包括H含量、H键合情况以及Si原子无序性程度等微观因素主导作用的一种竞争性平衡, 对这一平衡点的最佳控制是少子寿命大幅提升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63.
植物甾醇对生物膜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甾醇尾部的饱和程度对生物膜性质的影响一直是个热点问题.通过LB技术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研究了尾部是单键的β-谷甾醇(β-sito)和尾部是双键的豆甾醇(stig)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的相互作用,深入分析了β-谷甾醇、豆甾醇对DPPC单分子膜液态扩张-液态聚集(LE-LC)相变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谷甾醇、豆甾醇添加到DPPC单分子膜中,膜的压缩性以及分子的排列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当植物甾醇含量Xsterols=0.8时,β-谷甾醇、豆甾醇与DPPC相互作用具有相同的规律,过量分子面积和过量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值,说明分子间的吸引力比排斥力更强;在低浓度下,Xsterols=0.2,0.4时,两种系统的过量分子面积和过量吉布斯自由能呈现出明显的区别,尾部是单键的β-谷甾醇和DPPC混合单分子膜的排斥力更强烈,而尾部是双键的豆甾醇和DPPC混合单分子膜的吸引力更强烈,说明尾部是双键的豆甾醇比尾部是单键的β-谷甾醇更容易和DPPC发生凝聚,AFM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164.
以FeCl3为铁源, 葡萄糖为碳源, 钛酸四丁酯为钛源,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磁载光催化剂Fe3O4/C/TiO2, 用TEM、EDX、VSM、XRD和IR对Fe3O4/C/TiO2的粒径、形貌和物相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催化剂对三氯苯酚的降解性能, 探讨了其重复使用的可能性, 用荧光光谱法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材料结合了光催化与可再生的优点, 1 g·L-1 Fe3O4/C/TiO2在18 W紫外灯下, 50 min内可将三氯苯酚降解97.9%以上, 6次循环使用后降解率仍保持在95.1%, 降解过程中有羟基自由基生成。  相似文献   
165.
无溶剂条件下,2-氨基吡啶、芳香醛和异氰基乙酸乙酯发生Groebke-Blackburn-Bienaymé三组分反应,高效合成了6个咪唑并[1,2-a]吡啶化合物,产率89%~97%,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确证。并通过抑制HO·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自由基(GS·)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对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抑制HO·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中,6个化合物相对空白硫代巴比妥酸活性物质吸光度百分数(TBARS百分数)可达32.2%~72.1%;在抑制GS·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中,6个化合物的TBARS百分数可达34.8%~81.3%。  相似文献   
166.
If R/I is a flat R-module, the necessary-sufficient condition is given. Mo-reover, it is showh that the following two relations hold if a ring R has nonon-zero nilpotent one-sided ideals:( 1 ) LGD(R/Soc(R))≤LGD(R)≤LGD(R/Soc(R))+l ;(2) WD(R/Soc(R)) = WD (R).Particularly, the above relations holds for primitive rings and Von-Neumann regular rings .  相似文献   
167.
化学抑尘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八年来国内外化学抑尘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近年来化学抑尘剂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类型,分析了各种新型抑尘剂的特点、抑尘机理、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今后更好开发和使用抑尘剂从而解决开放性尘源扬尘污染问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8.
基于SOI基底的高通量细胞电融合芯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以MEMS技术为基础, 可在低电压驱动条件下工作的创新型细胞电融合芯片. 该芯片的设计原理在于通过缩短微电极间的间距, 在低电压条件下获得足够强度的排队和融合电场强度. 原型芯片以SOI硅片为加工材料, 通过刻蚀方式在顶层低阻硅形成微电极和微通道; 在微电极上沉淀2 μm厚的铝膜以降低电阻率, 提高导电性; 通过PECVD方法形成150 nm厚SiO2保障铝膜的抗腐蚀性及芯片生物相容性; 芯片最终采用DIP法进行封装. 在该芯片上进行了低电压(传统电融合设备工作电压的1/20)驱动条件下的基于介电电泳的细胞排队实验及后期的细胞电融合实验, 结果表明, 细胞多以两两结合的方式排列, 与传统的细胞融合电仪器相比较, 降低了多细胞排队概率, 进而减少了传统电融合设备多细胞融合的概率, 为细胞高效率融合奠定了基础. 在加载的低电压短脉冲信号后, 微通道中形成了高压短脉冲电场, 在脉冲作用下, 烟草原生质体细胞在微通道中发生了融合, 融合时间(2 min)远低于传统电融合方法(10~30 min), 融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PEG方法(融合率小于1%)和传统电融合方法(利用BTX ECM 2001细胞电融合系统得到, 融合率小于5%).  相似文献   
169.
纳米TiO2低温制备及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低温(180℃)制备得到纳米TiO2,并在紫外光(λ≤387nm)照射下利用有机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以有机污染物降解活性最佳为目的,优选低温制备得到纳米TiO2最佳方案.结果表明以Ti(SO4)2为原料,在低温条件下通过蒸汽热法制得TiO2为最佳方案.对制备高催化活性的纳米TiO2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了物理特性及光化学性质的初步表征,探讨了纳米TiO2制备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其粒径大小、晶型转变以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以紫外光(λ≤387nm)照射下的探针反应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为条件,优选低温制备得到纳米TiO2最佳反应温度为180℃,最佳反应时间为12h.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和总有机碳(TOC)的测定分析,发现UV/TiO2体系在pH=3.00的条件下,能使RhB发生有效的降解和矿化,矿化率达到93.2%.  相似文献   
170.
MnO2电沉积直立碳纳米管制备超级电容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直立碳纳米管为基底,以pH=6.0的0.1 mol/L Na2SO4为底液,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0.2 mol/L Mn(CH3COO)2溶液中制备了直立碳纳米管与MnO2复合材料. SEM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表面呈现多孔状结构. 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对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进行电容性质测试. 结果表明,在1 mol/L KCl溶液中,0~0.6 V(vs.Ag/AgCl参比)电位窗口内此复合材料表现出优良的超电容性能. 直立碳纳米管电极的比电容为16 F/g,在碳纳米管表面沉积上MnO2修饰层后,复合材料电极的比电容增大至330 F/g,比电容量大幅提升近20倍. 同时扫描200圈后,直立碳纳米管与MnO2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变化很小,具有相当好的循环寿命和电容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