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51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陆静  向宇  黄玉盈 《声学学报》2011,36(3):308-317
基于虚拟边界积分法(或波叠加法),利用轴旋转空穴的几何特性,将积分核函数和未知源强密度函数沿周向和子午线方向用Fourier级数展开,导出了轴旋转空穴辐射声压的谱表达式,进而采用复数矢径虚拟边界技术,建立了一种求解轴旋转空穴三维声辐射问题的新方法,可称之为复数矢径虚拟边界谱方法.该方法不仅不存在处理奇异积分问题,而且可...  相似文献   
142.
甲醇锂和乙醇锂拉曼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人研究证明在烷氧基锂(ROLi)中锂原子直接和氧原子相连而形成O-Li健,作者依此构造出甲醇锂和乙醇锂的分子构型.目前在实验和理论计算上都尚无对甲醇锂和乙醇锂分子的拉曼光谱的报道.文章用密度泛函珲论中的B3LYP混合泛函联合6-31G(d,p)基函数组进行了这两个分子的结构优化得到其平衡构型.基于此平衡构型计算出甲醇锂和乙醇锂的振动频率和拉曼光谱,对计算所得的振动频率进行了简正坐标分析,根据各频率的势能分布进行了全面的归属指认,旨在为用拉曼光谱技术研究和分析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膜(SEI膜)组分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3.
针对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反演痕量气体SO_2中吸收强度弱以及易受反演波段和大气气溶胶状态影响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地基MAX-DOAS的对流层SO_2垂直廓线及垂直柱浓度的反演方法。通过反演误差对比确定了SO_2的最佳反演波段(307~330 nm),并精确获取了差分斜柱浓度。鉴于大气中气溶胶状态是影响SO_2等痕量气体反演的重要因素,反演中采用两步反演方法:第一步通过测量O_4气体的差分斜柱浓度来反演气溶胶廓线;第二步将气溶胶廓线输入到辐射传输模型中,利用痕量气体浓度垂直反演算法获取对流层(0~4 km)中SO_2的垂直分布廓线和垂直柱浓度。将SO_2廓线在0~100 m的反演结果和地面点式仪器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两者的一致性较高。研究表明,基于MAX-DOAS反演对流层中SO_2的垂直分布及垂直柱浓度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4.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模拟分析, 构建了含弱界面损伤的层合结构压电阻抗(EMI)模型. 分析中选用线弹簧模型对主体结构层间弱界面损伤进行构造, 并与其他学者的解析解以及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验证了考虑层间滑移或脱粘效应对层合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然后, 基于该模型对含弱界面的微型组合钢梁进行损伤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三维有限元压电阻抗模型能够清晰地检测到损伤的出现和发展. 最后, 讨论了粘结剂等其他参数对该有限元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5.
针对目前模型传递方法研究大多在不同仪器之间且均采用近红外光谱建立模型,采用高光谱技术建立猪肉pH值定量检测模型,并针对不同品种间的模型传递提出了一种光谱和预测值同步校正(sync correction of spectrum and prediction value, CSPV)的传递算法,并与模型更新方法进行比较。当模型满足预测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prediction, rp)rp≥0.837,且剩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on deviation, RPD)RPD≥1.9时,表明预测结果可靠。以杜长大、茂佳山黑猪和零号土猪3个品种猪肉样品为研究对象,以杜长大作为主品种,茂佳山黑猪和零号土猪作为从品种,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法建立主品种猪肉pH值定量检测模型,模型校正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cross-validation rc)和预测相关系数rp分别达到0.922和0.904,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 RMSECV) 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prediction, RMSEP)分别为0.045和0.046,RPD为2.380。用主模型分别对茂佳山黑猪和零号土猪pH值进行预测,rp仅达到0.770和0.731,RMSEP分别为0.111和0.209,RPD分别为1.533和1.234,预测精度较差。分别采用CSPV传递算法和模型更新方法对主模型进行传递和修正,比较并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模型传递和修正结果。采用CSPV算法对模型传递后,当标样个数分别为9个和10个时,rp可提高到0.889和0.900,RPD提高到2.071和2.213,均满足rp≥0.837,且RPD≥1.9;而采用模型更新方法对模型修正后,当添加的代表性样品分别为11个和9个时,rp分别达到0.869和0.845,但RPD仅达到1.934和1.804,不满足RPD≥1.9的条件。结果表明,CSPV传递算法能实现主模型对茂佳山黑猪和零号土猪样品的预测,而模型更新方法只能实现对茂佳山黑猪品种的预测,不能实现对零号土猪样品的预测,且CSPV传递算法预测结果优于模型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6.
采用原位磷注入合成法在高压单晶炉内合成富磷的磷化铟(InP)熔体,并利用液封直拉法(LEC)生长出了掺硫及掺铁单晶材料.分别用快速扫描光荧光谱技术(PL-Mapping)、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富磷单晶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富磷条件下拉制的InP单晶会出现孔洞,致使在孔洞周围及远离区域晶体结晶质量和晶格常数存在差异,并且孔洞的存在会造成杂质分布的不均匀性.由于孔洞附近区域具有较高浓度的缺陷,而缺陷对杂质的吸引作用致使孔洞附近区域杂质浓度较远离孔洞区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7.
边静 《物理通报》2017,36(10):112-113
光纤传感器因其具有体积小、 抗电磁干扰、 灵敏度高、 可以形成分布式测量等优势, 成为传感领域研究的热 点之一. 介绍了光子晶体光纤气体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分类及最新研究进展, 并指出了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8.
研究了不同粒径和表面修饰的纳米银粒子的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波长光激发下,纳米银粒子在362 nm附近出现较强的发射峰,592和725 nm附近出现较弱的发射峰。随着激发光波长增加,发射峰强度下降,362 nm附近的发射峰红移。纳米银颗粒对210 nm的激发光最为敏感。发射峰波长与纳米银粒子表面修饰状态和颗粒尺寸关系不大,只是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发射峰强度下降。随着狭缝宽度的减小,发射峰强度下降。随着纳米银胶浓度减少,发射峰逐渐聚拢合并为426 nm的单峰,且发射峰的强度先增强后逐渐下降。通过纳米银粒子表面光电子的吸收-再发射和表面能级杂化探讨了纳米银粒子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149.
在U型管声致发光装置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声致发光装置—直管圆锥泡声致发光装置,详细地介绍了此装置的结构和实验操作步骤,利用此装置得到了超强的发光脉冲。测量得到了乙二醇溶液中圆锥泡声致发光的发光脉冲,结果显示脉冲半宽度大约为80 μs左右,远远高于其他声致发光形式所产生的脉冲宽度,这主要是由于圆锥泡可以获得远远高于超声声致发光中气泡所能得到的能量。发光光谱为一从紫外光至可见光波长范围的连续谱,上面叠加C2d3Πgd3Πu的跃迁形成的五个序列谱带,分别对应于Δν=-2,Δν=-1,Δν=0,Δν=1和Δν=2;同时叠加有CN的B2Σ+→X 2Σ+跃迁形成的3个序列谱带和CH的A2Δ→X 2Π 跃迁谱带。特别是实验中测量得到了斯旺带光谱序列谱带清晰的振动结构。最后,通过与理论模拟得到的斯旺带光谱相对强度的比较,估算得到了C2分子的振动温度大约为(4 200±200) K。  相似文献   
150.
利用复杂无机化合物组成与热力学数据之间的线性关系,就含钙脱硅剂的合成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含钙脱硅剂的合成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同时还就基于形成水化石榴石(钙硅渣)的深度脱硅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给出了不同脱硅剂脱硅能力的大小次序.为进一步改进铝酸钠溶液的深度脱硅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