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6篇
  免费   896篇
  国内免费   1108篇
化学   1733篇
晶体学   80篇
力学   768篇
综合类   148篇
数学   792篇
物理学   201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introduction of mesoporous nanosize zirconia to the catalyst for methanol synthesis dedicates the nanosized catalyst and mesoporous duplicated properties. The catalyst bears the larger surface area, larger mesoporous volume and more uniform diameter, more surface metal atoms and oxygen vacancies than the catalyst pre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modificati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effect could result in the change of the reduced chemical state and decrease of reducuction temperature of copper, donating the higher activity and methanol selectivity to the catalyst. The results of methanol synthesis demonstrate that the Cu^+ is the optimum active site. Als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pper and zirconia show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to fulfil the methanol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滦平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中锆石的稀土元素分析,表明髫髻山组顶部火山岩样品中锆石δEu的均值为0.49,(Lu/Gd)N的均值为21.87;然而,土城子组顶部层位、底部层位和张家口组底部层位火山岩样品中锆石的δEu均值分别为0.15,0.06和0.09,(Lu/Gd)N的均值分别为14.51,15.66和16.25.反映了土城子组中锆石的稀土元素特征与张家口组中锆石特征的一致性,而与髫髻山组中的锆石有较大的区别,表明土城子组与张家口组中的火山岩有明显的亲缘性和一致性.结合同位素测年结果和锆石的阴极发光特征,可以认为: 该地区的髫髻山组与土城子组之间不仅时间间隔长,而且火山岩的源区也有较大的区别;土城子组与张家口组之间不仅在时间上基本连续,而且火山岩的源区也有明显的一致性;该分析结果暗示了滦平地区的土城子组与张家口组之间不存在时间的间断和大的构造界面,是相同(或相近)地质背景下形成的,即二者之间应不存在构造转换界面和J3-K1界面.研究表明,在壳源岩浆锆石的稀土元素分析中,(Lu/Gd)N,δEu是相对稳定的、有指示意义的两个重要参数;壳源岩浆锆石的∑LREE的值变化范围较大,尤其是La的丰度变化范围较大,所以在锆石的稀土元素分析中,与La相关的各种比值的指示意义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3.
在高压反应釜中研究了三种不同碳质颗粒添加物对克拉玛依常压渣油420℃氮气气氛下热反应生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初期碳质颗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渣油的热反应生焦。碳质颗粒抑制生焦的能力与其表面对极性组分的润湿吸附能力有直接关系,表面易被极性组分润湿的颗粒吸附沥青质的能力强,其抑制渣油生焦的能力也强。碳质颗粒对沥青质的吸附能力和抑制生焦的能力与其比表面积没有直接关系。生焦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表明,碳质颗粒在生焦的初期有抑制生焦的作用,后期有促进作用。对甲苯不溶物(TI)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TG)分析表明,和不含添加物的TI相比,含添加物的TI中,小球状甲苯不溶物的数量少、直径小。沥青质和生焦前驱相在碳质颗粒添加物表面的吸附和铺展作用是抑制渣油生焦的主要原因,该作用可以限制生焦前驱相的融并长大,在反应的初始阶段减少生焦量。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系统研究了环戊-2-烯酮在碱性条件下与醛类的羟醛缩合反应,并通过结构及过渡状态的分析,解释了所得的这类反应的区域及非对映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5.
以乙酰丙酮镍、油酸、油胺为原料,十八烯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剂热法,在不同反应条件制备了纳米级氧化镍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光谱分析以及塔菲尔(Tafel)测试考察了反应物比例、保温时间、表面活性剂(PVP)、油胺的量对产物微结构、粒径、形貌、光学以及电化学活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物n[Ni(acac)2]∶n(OA)=1∶2、添加剂PVP质量分数为1.66%、油胺物质的量为30 mmol、200℃下保温8 h时,可获得粒径约为30~40 nm纯相氧化镍,具有最佳电化学活性,交换电流密度为J0=1.23×10-2 mA·cm-2.  相似文献   
106.
高温下淀粉的凝胶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凝胶化作用是淀粉及改性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现象。淀粉凝胶化作用的结果导致了在其产品中产生了只溶胀但不溶解的颗粒,从而影响了淀粉产品的整体性能。文章初步探讨了淀粉在高温成型过程中凝胶化作用的方式和起因。结果表明,淀粉浆料在高温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凝胶团粒是淀粉不完整的凝胶化作用的结果,足量的水分和高温是形成较多的凝胶化淀粉颗粒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金属镍、镍镀层及Nl-La2o3复合愤层于900℃、1000℃时的恒温氧化实验,发现Nl-La2O3复合镀层的氧化行为明显改善。高分辨电子显徽镜(HREM)的观测研究表明,Ni-La2O3复合铰层氧化时,纳米尺寸的ka2O3颗粒掺人到氧化层中,形成了NiO-La2O3复合氧化物层;在氧化层晶界发现了异常原子排列的新现象。由此认为,Ni-La2O3复合镀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小尺寸的纳米颗粒可微量溶解,成为La(3+)的晶界们聚“源”,阻止Ni(2+)的短路向外扩散,从而改善了氧化层的微观结构和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108.
基于空间计量理论,从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研究具体产业部门产品生产与消耗的空间效应.研究表明,具体行业部门之间不仅存在产业关联,也存在区域间的空间关联.投入产出系数呈现出的空间效应存在多样性,并且投入产出系数的空间关联特性与其自身或其他难量化的内在因素有关,与解释变量无关.地区差异和行业属性是投入产出系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9.
基于构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2010~2018年全国30个省市(除西藏、港澳台)的面板数据,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动态演化与区域差异原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并伴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且东部相较于中西部区域内差异更大。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动态演化显示,整体上中国各省市数字化发展水平变化速度状态表现为上升趋势,相较于中西部,东部拥有更大的速度变化状态。地区前期数字化基础、经济发展的一阶滞后、政府科技投入均会促进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会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地区规模对数字经济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此外,不同线性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内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0.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in-situ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oxidation behavior of methanol in acidic, neutral and alkaline media at a Pt-Ru nanoparticl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Pt-Ru/GC) electrod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thanol could be dissociated spontaneously at the Pt-Ru/GC electrode to produce a strongly adsorbed intermediate, CO. It was found that CO could be oxidized more easily in the alkaline medium than in the acidic and neutral media. The peak potential of methanol oxidation was shifted from 0.663 and 0.708 V in the acidic and neutral media to -0.030 V in the alkaline medium, which is due to that the adsorption strength of CO on the Pt surface in the alkaline medium is weaker than that in the acidic and neutral media. The final product of the methanol oxidation is CO2. However, in the alkaline medium, CO2 produced would form CO3^2- and HCO3^- 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in the alkaline concentration and then in the decrease in the performance of DMFC. Therefo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lkaline DMFC is not St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