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2篇
  免费   920篇
  国内免费   8668篇
化学   14967篇
晶体学   165篇
力学   274篇
综合类   333篇
数学   531篇
物理学   2170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357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320篇
  2016年   375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712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612篇
  2010年   655篇
  2009年   683篇
  2008年   750篇
  2007年   732篇
  2006年   739篇
  2005年   754篇
  2004年   739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692篇
  2001年   706篇
  2000年   551篇
  1999年   475篇
  1998年   493篇
  1997年   434篇
  1996年   461篇
  1995年   424篇
  1994年   487篇
  1993年   354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325篇
  1990年   322篇
  1989年   331篇
  1988年   141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19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01.
完成了19F+27Al深部非弹性碰撞产物的角分布测量.初步分析了反应产B,C,N,O,F,Ne,Na,Mg和Al的实验室系角分布,展现出深部非弹性反应机制的特点,显示了反应系统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fragments produced in the deep inelastic collision of~(19)F+~(27)Al have been measured for incident energy of 114 MeV at θ_(lab)= 9~(o), 24~(o), 40~(o), 55~(o), 70~(o) and 85~(o). Angular distributions of dissipative products B, C, N, O, F, Ne, Na, Mg and Al are analyzed to provide an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intermediate dinuclear system formed in the reaction.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光电法研究炸药反应区结构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炸药装置用平面波透镜起爆。为了屏蔽炸药爆轰发光,在炸药样品和窗口材料氯仿之间用0.01mm厚的铜箔隔开。然后用硅油将铜箔紧紧地贴在被测样品的表面,其目的是避免炸药样品与铜箔之间有空气隙存在,以免其影响测试精度。为了防止氯仿的渗漏,在铝套筒和炸药样品之间用真空油脂密封。光纤一端直接插入装置之中,另一端和高温计的各通道相连。炸药爆轰后,在透明液体氯仿中产生冲击波,在冲击波作用下液体发光,光纤和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记录在示波器上,计算得到氯仿中的冲击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103.
测量了在25MeV/u^6He轰击^9Be靶的破裂反应产生的α碎片双微分截面及角分布,并在Ser—ber模型的框架下计算了在破裂反应中衍射破裂与擦去过程的贡献,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基于包含衍射破裂和擦去过程的Serber模型可以对^6He的直接反应进行较好地描述,擦去过程的贡献远大于衍射破裂的贡献.相对于^6Li而言,^6He较大的去2n微分截面源于它的弱束缚特性。  相似文献   
104.
HCHO-(DL-苹果酸)-BrO-3-Mn2+-H2SO4体系化学振荡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CHO参与下的(DL-苹果酸)-BrO-3-Mn2+-H2SO4化学振荡反应体系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考察了该体系中各反应物的初始浓度范围及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在5.0×10-5~1.0×10-2 mol·L-1范围内, HCHO对振荡反应的诱导期和周期有较大影响,且HCHO浓度的对数lnc(HCHO)与诱导期倒数的对数ln(1/tin)及周期倒数的对数ln(1/tp)均存在线性关系. 诱导期和周期的表观活化参数分别为70.87,55.71 kJ·mol-1. 另外还对HCHO参与下的可能振荡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童晓峰  张兆国 《有机化学》2004,24(6):591-599
1,6-烯炔底物在过渡金属催化剂作用下的化学行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重点是关于过渡金属催化的1,6-烯炔环异构化反应.从反应机理角度入手,把1,6-烯炔环异构化反应按启动方式总结为三类,并对这三种方式启动的1,6-烯炔环异构化反应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6.
简要地介绍了中子俘获瞬发γ射线数据及其衰变纲图的评价方法技术、主要程序及其功能、数据评价流程、强度平衡检验,以及对A=1-44的稳定核素和A>190的部分稳定核素的热中子俘获瞬发γ射线数据及其衰变纲图评价的具体应用.The method of prompt γ-ray data evaluation for neutron capture and how to calculate the prompt γ-ray intensities of neutron capture have been briefly presented. The prompt γ-ray data of thermal-neutron capture of some stable nuclei for A=1-44 and A>190 have been evaluated. The ENSDF format has been adopted. The checks of intensity balance and format have been made. The examples are given to illustrate its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07.
用so1-gel法以正硅酸乙酯、乙醇和蒸馏水为原料,以盐酸为催化剂,包埋三联吡啶钌[Ru(bpy)3C12]制备催化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的非线性光催化薄膜,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在薄膜中Ru(bpy)3Cl2的包埋量.通过投影图像的方法光激发BZ反应,在包埋Ru(bpy)3C12的薄膜上产生化学波图像.在薄膜中演化形成的图像具有相当高的图像清晰度.在图像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图像反转、边界增强、图像分割等图像处理能力,并可以通过改变BZ反应条件来调控增强某些图像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8.
首次用统计方法对邻苯二甲酸酐与季戊四醇缩聚反应进了严格处理,获得了缩聚物的数量分布和重量分布函数,数均和重均分子量的表达式。同时还用环形处理法获得了邻苯二甲酸酐与季戊四醇缩聚反应的凝胶化条件。  相似文献   
109.
Lanthanide Complexes for Oligomerization of Phenyl Isocyan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Thestudyonthereactivitiesoflanthanidecomplexesto wardisocyanateshasattractedmuchattention .Ithasbeenre portedthatlanthanidealkoxides,1anddivalentdiaza pentadi enyllanthanidecomplexes2 canbeusedasthesinglecompo nentinitiatorsforisocyanatespolymerization .Recentlyourre searchgrouphasalsofoundthatlanthanoceneamide ,3diva lentaryloxideofsamarium4 ,5anddivalentsamarocene6 areallactivefortheoligomerizationofphenylisocyanate,andtheactivespeciesforthesethreesystemswereallsuccessfullyisolat…  相似文献   
110.
掺Perylene的PVK薄膜荧光谱及发光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高荧光效率的有机染料芘(perylene)掺杂聚乙烯咔唑(PVK),其荧光光谱与芘的发射光谱基本一致,而且亮度比纯芘发光提高十多倍,说明发光主要来自芘分子,并在PVK和perylene之间存在十分有效的能量传递或电荷转移过程,荧光谱强度随掺杂浓度的变化关系说明存在一个最佳的掺杂浓度比.分析PVK和perylene之间可能发生的能量转移过程,认为从PVK到perylene这种能量转移与实验不符;分析PVK和perylene薄膜的光致发光过程,认为从(PVK+)→(perylene+)和从(PVK-)→(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