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化学   5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将具有纳米尺度的全交联型羧基丁腈粉末橡胶(CNBR)与聚丙烯(PP)及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官能化的聚丙烯(PP—g—GMA)进行反应共混,制备了一种新型CNBR/PP热塑性弹性体,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CNBR/PP热塑性弹性体的形态,加入PP—g—GMA增容剂后,CNBR分散相的粒子尺寸显著降低,分布也趋于均,与未增容体系相比,增容体系的拉仲强度和断裂仲长率均有大幅度的改善,如CNBR含量为75%时,拉仲强度提高了94%,断裂仲长率增加了136%,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热塑性弹性体中聚丙烯的结晶行为,在增容体系中,共混前后聚丙烯的结晶温度提高了10℃,表明橡胶粒子或两相界面处形成的反应产物起到了类似成核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氯化原位接枝反应制备羟基官能化CPE——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采用气-固氯化原位接枝反应合成了以氯化聚乙烯(CPE)为骨架聚合物、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为支链的接枝共聚物.反应中不需要加入任何引发剂,以氯自由基引发接枝及氯代反应,得到羟基官能化CPE接枝聚合物.并用1H-NMR,FT-IR,GPC及X-射线衍射等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硫化EPDM/PP共混热塑弹性体的形态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用电子显微镜(TEM,SEM)比较了经OsO_4染色、溶剂提取和化学腐蚀等不同方式处理的未硫化和硫化EPDM/PP共混热塑弹性体(TPE)的形态结构。揭示了交联EPDM/PP共混TPE和非交联EPDM/PP共混TPE及传统SBS等TPE形态结构的根本差异。从结构上阐述了交联EPDM/PP共混TPE的热塑性和高强度与其形态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将多种稀土化合物用于等规聚丙烯(iPP)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反应, 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 接枝率和加工行为等进行了表征和研究. 结果表明, 稀土氧化物CeO2和Nd2O3的加入促进了iPP熔体接枝MAH的反应, 与未加入稀土化合物的接枝体系相比, MAH单体接枝率最大值分别提高了14%和25%, 同时接枝共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也分别增大了34%和56%. 根据实验条件下接枝共聚物的MFR与MAH单体接枝率间的关系, 并结合熔体接枝反应机理, 提出了采用MFR来表征接枝率的方法, 并建立了工作曲线. 同时, 对不同稀土化合物抑制或促进熔体接枝反应发生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醋酸纤维素(CDA)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共混物溶液的绝对粘度和特性粘数,发现CDA和PVP分子链段间有缔合现象.用富里哀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共混物的吸收光谱,发现共混物中CDA的羟基吸收峰和PVP的羰基吸收峰均向低频方向迁移,证明了CDA的羟基和PVP的羰基之间有氢键形成.研究结果表明CDA和PVP的相容性及其特殊相互作用来源于不同分子链段间的氢键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DSC和FTIR测试表明,结晶/非晶共混体系聚(β-羟基丁酸酯)(PHB)/聚双酚A羧基醚是部分相容的。熔融结晶退火可以大大提高共混物的结晶度,增加其相容性。75/25组分PHB相结晶度最大,50/50组分晶面微晶尺寸最大。  相似文献   
17.
酞侧基聚芳醚砜/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对羟基苯甲酸嵌段共聚物共混物的研究李刚,殷敬华,李滨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酞侧基聚芳醚砜,热致性液晶高聚物,原位复合材料,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对羟基苯甲酸嵌段共聚物将热塑性树脂与热...  相似文献   
18.
乙丙橡胶/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界面相互渗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用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动态力学扭摆仪和测定有效网链密度等方法,研究了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共混体系中PP的非晶部分和EPDM的相互渗透。EPDM和PP不具有互溶性,但PP的非晶部分和EPDM两相界面处有较强的相互渗透,即部分互容性。有效链密度和性能间关系的数据表明,共混体系不一定存在硫化胶那样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反应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组成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AA)与硬脂酸单甘油酯(GMS)、油酸单甘油酯(A300)或油酸单山梨糖醇酐酯(Span 80)为起始物, 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对苯二酚为阻聚剂, 制备了三类含有1-烯键的反应型表面活性剂. 通过反应体系中AA 的加料量及其残留量, 计算得到丙烯酸的转化率为91%以上, 制备的反应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收率达到80%以上. 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质谱对反应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确认获得了三类目标产物. 将这三类表面活性剂作为流滴剂与聚乙烯发生接枝反应后, 提高了聚乙烯的结晶温度, 降低了水在聚烯烃膜表面的接触角, 解决了聚乙烯农用棚膜的流滴期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醋酸纤维素(CDA)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共混物溶液的绝对粘度和特性粘数,发现CDA和PVP分子链段间有缔合现象,用富里哀变换红光谱(FTIR)研究了共混物的吸收光谱,发现共混物中CDA的羟基吸收峰和PVP的羰基吸收峰均向低频方向迁移,证明了CDA的羟基和PVP的羧基之间有氢键形成,研究结果表明CDA和PVP的相容性及其特殊相互作用来源于不同分子链段间的氢键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