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410篇
化学   855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4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morphous carbon and graphene co-modified LiFePO_4 nanocomposite has been synthesized via a facile polyol process in connection with a following thermal treatment.Various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including XRD.Mossbauer spectra,Raman spectra,SEM,TEM,BET,O_2-TPO,galvano charge-discharge,CV and EIS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phase composition,carbon content,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he synthesized samples.The effect of introducing way of carbon sources on the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of LiFePO_4/C/graphene composite was paid special attention.Under optimized synthetic conditions,highly crystalized olivine-type LiFePO_4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with electron conductive Fe_2P and FeP as the main impurity phases.SEM and TEM analyses demonstrated the graphene sheets were randomly distributed inside the sample to create an open structured LiFePO_4 with respect to graphene,while the glucosederived carbon mainly coated over LiFeP04 particles which effectively connected the graphene sheets and LiFePO_4 particles to result in a more efficient charge transfer process.As a result,favorabl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as achieved.The performance of the amorphous carbon-graphene co-modified LiFePO_4 was further progressively improved upon cycling in the first 200 cycles to reach a reversible specificcapacity as high as 97 mAh·g~(-1) at 10 C rate.  相似文献   
82.
Assisted by graphene oxide(GO),nano-sized LiMn0.6Fe0.4PO4 with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was prepared by a facile hydrothermal method as cath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y.SEM and TEM images indicate that the particle size of LiMn0.6Fe0.4PO4(S2)was about 80 nm in diameter.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LiMn0.6Fe0.4PO4 nanoparticles was 140.3 mAh-g^1 in the first cycle.It showed that graphene oxide was able to restrict the growth of LiMn0.6Fe0.4PO4 and it in situ reduction of GO could improv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LiMn0.6Fe0.4PO4 material.  相似文献   
83.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用钾空心阴极灯测钠、锌空心阴极灯测铜,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钾灯测量钠质控样结果为0.747 mg/L,在质控样标称值范围(0.712±0.049)mg/L之内。锌灯测量铜质控样结果为1.23 mg/L,在质控样标称值范围(1.19±0.05)mg/L之内。钾灯测钠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7%(n=6),加标回收率为99.8%。锌灯测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3%(n=6),加标回收率为103%。一灯多用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通过酚醛树酯包覆和碳热反应在富锂正极材料表面原位构建碳和尖晶石双壳保护结构, 对这种核壳结构的正极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 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 研究发现, 尖晶石相为材料提供了三维锂离子迁移通道, 碳包覆层显著提高了正极材料的电子电导率, 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极大降低了材料的电化学阻抗, 提升了材料的放电比容量, 这种多壳层结构正极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 在5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35.1 mA·h/g.  相似文献   
85.
通过电沉积的方法获得了一种具有均匀孔隙结构的海绵状二氧化锰催化剂,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了所制备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及元素构成和赋存价态,采用线性伏安扫描(LSV)法对电沉积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考察其催化氧还原反应的活性,最后以合成的材料为阴极催化剂,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考察其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以电沉积二氧化锰为阴极催化剂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最大功率密度为975.6 mW/m~2,是以商业二氧化锰为阴极催化剂的电池的1.7倍;这表明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电沉积法制备的二氧化锰为实现阴极催化剂的低成本制备以及微生物燃料电池放大化推进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8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Al掺杂富锂锰基Li1.2Mn0.54-xAlxNi0.13Co0.13O2x=0、0.0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后采用一步液相法制备Li2WO4包覆层,系统地研究了Al掺杂和Li2WO4包覆双效改性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掺杂后明显提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包覆层Li2WO4明显改善其倍率性能和放电平台电压衰减问题.Li2WO4包覆量为5% Li1.2Mn0.51Al0.03Ni0.13Co0.13O2正极材料在2.0~4.8 V充放电电压区间及1000 mA·g-1电流密度下比容量仍高达110 mAh·g-1左右,同时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容量保持率为78%,而且循环过程中放电平台电压衰减也明显减缓.该工作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和平台电压衰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7.
磷酸锂原位包覆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通过“碳酸盐共沉淀-沉淀转化-固相反应”方法,实现磷酸锂原位包覆和改性富锂锰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2Mn0.54Co0.13Ni0.13O2,研究了磷酸锂包覆层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碳酸盐前驱体经沉淀转化反应原位形成磷酸镍包覆层,与锂源混合煅烧,最终转化为厚度小于30 nm的磷酸锂包覆层.该材料组装的半电池在125 mAh·g-1电流密度下循环175圈后容量达191.1 mAh·g-1,容量保持率为81.8%,平均每圈电压衰减仅为1.09 mV.磷酸锂包覆层缓解了材料表面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抑制了不可逆相变和过渡金属溶出,同时磷酸锂作为锂离子导体促进锂离子传输.本工作表明沉淀转化法原位包覆磷酸锂是提升富锂锰基正极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8.
通过调整不同配锂量、不同焙烧温度以及包覆改性对高镍无钴二元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原样和其改性后的材料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和首次充放电性能和倍率性能、循环性能等电化学性能测试。其中过锂量(质量分数)为5%,焙烧温度为820℃的材料性能优异,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1.6 mAh·g^-1,1C和3C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7.8、129.8 mAh·g^-1。对材料进行锰化合物(质量分数1.0%)包覆处理后,材料的残碱量下降明显,加工性能优异,倍率性能得到明显改善,1C和3C的放电比容量分别提升为156.5、141.8 mAh·g^-1。2Ah软包电池常温循环830周容量保持率为80%,高温循环345周容量保持率为80%。  相似文献   
89.
采用氯化钾(KCl)和钠基普鲁士蓝(NPB)材料Na2-xMn[Fe(CN)6]z·yH2O为原料,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掺钠钾基普鲁士蓝(NKPB)材料K1.9Na0.1Mn[Fe(CN)6]·0.4H2O。电化学测试表明,与用传统共沉淀法制备的钾基普鲁士蓝(KPB)材料K1.85Mn[Fe(CN)6]0.98□0.02·0.7H2O(□代表[Fe(CN)6]空位)相比,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的NKPB具有更高的容量(0.1C首次放电容量达136.3 mAh·g^-1)、较好的循环稳定性(0.5C经过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6.1%)和优异的倍率性能(5C和10C容量分别为87.6和68.4 mAh·g^-1)。NKPB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与其高的钾含量、完整的晶体结构、钠离子掺杂、纳米级的颗粒尺寸,以及独特的开放框架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90.
气候变化和化石燃料枯竭等问题将促进新型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高效率、低成本、安全的储能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在各类储能系统中,二次电池是存储电能、为电子设备供电的最理想选择。目前,锂离子电池(LIBs)的应用最广泛。然而,地球上锂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造成的成本较高,急需研究和开发其他高性能的新型二次电池。钠元素具有地壳中储量丰富、均匀且与锂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等优势,使得钠离子电池(SIBs)成为了取代LIBs最有前景的备选二次电池之一。然而,钠离子的体积较大、离子传导动力学更缓慢、导电性更差等问题,限制了SIBs高性能的实现,这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此外,铁具有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的特点,其在SIBs中的应用引起了电池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寻找良好的铁基正极材料成为SIBs高性能电极材料开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综述对近年来SIBs铁基正极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按照聚阴离子型化合物、过渡金属氧化物、普鲁士蓝及类似物和氟化物分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