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9篇
  免费   1707篇
  国内免费   476篇
化学   588篇
晶体学   115篇
力学   1083篇
综合类   54篇
数学   365篇
物理学   51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38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Non-linear interactions in a hinged-hinged uniform moderately curved beam with a torsional spring at one end are investigated. The two-mode interaction is a one-to-one autoparametric resonance activated in the vicinity of veering of the frequencies of the lowest two modes and results from the non-linear stretching of the beam centerline. The excitation is a base acceleration that is involved in a primary resonance with either the first mode only or with both modes. The ensuing non-linear responses and their stability are studied by computing force- and frequency-response curves via bifurcation analysis tools. Both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ternal resonance detuning—the gap between the veering frequencies—and the linear modal structure are investigated by varying the rise of the beam half-sinusoidal rest configuration and the torsional spring constan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onance detunings are varied accordingly to construct the non-linear system response curves. The beam mixed-mode response is shown to undergo several bifurcations, including Hopf and homoclinic bifurcations, along with the phenomenon of frequency island generation and mode localization.  相似文献   
962.
F.G. Mitri  G.T. Silva 《Wave Motion》2011,48(5):392-400
In this paper, the off-axial acoustic scattering of a high-order Bessel vortex beam by a rigid immovable (fixed) sphere is investigated. It is shown here that shifting the sphere off the axis of wave propagation induces a dependence of the scattering on the azimuthal angle. Theoretical expressions for the incident and scattered field from a rigid immovable sphere are derived. The near- and far-field acoustic scattering fields are expressed using partial wave series involving the spherical harmonics, the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of the sphere, the half-conical angle of the wave number components of the beam, its order and the beam-shape coefficients. The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of the sphere and the 3D scattering directivity plots in the near- and far-field regions are evaluated using a numerical integration procedure. The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scattering directivity patterns near the sphere and in the far-field are strongly dependent upon the position of the sphere facing the incident high-order Bessel vortex beam.  相似文献   
963.
基于修正偶应力和高阶剪切理论建立了仅含有一个尺度参数的Reddy变截面微梁的自由振动模型,研究了变截面微梁自由振动问题的尺度效应和横向剪切变形对自振频率计算的影响。基于哈密顿原理推导了动力学方程与边界条件,并采用微分求积法求解了各种边界条件下的自振频率。算例结果表明,基于偶应力理论预测的变截面微梁的自振频率均大于经典梁理论的预测结果,即捕捉到了尺度效应。另外,梁的几何尺寸与尺度参数越接近,尺度效应就越明显,而梁的长细比越小,横向剪切变形对自振频率的影响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964.
基于伽利略结构的二级激光扩束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盼  杨应平  郜洪云  陶艳 《应用光学》2008,29(3):347-350
针对高倍率扩束系统设计要求(即轴上和轴外像差都得到较好的校正),从三级像差理论出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的40×高倍率激光扩束系统。该系统是基于简单的伽利略结构并通过二级扩束系统来实现的,系统包括4片透镜,通过引入2个二次非球面、 2个反射镜或1个棱镜来折叠光路。利用CODE V光学设计软件给出了该系统的光学结构参数和外形结构图,并进行了像质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设计难度小,成本较低,像质好,性能优良,是一种可以被广泛采用的高倍率激光扩束系统。  相似文献   
965.
 叙述了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强流脉冲电子束与钽金属靶相互作用后靶材的回喷现象,得出了靶材回喷的速度。并且采用EGS4程序和Euler流体力学方程组分别模拟了电子束在靶内的能量沉积和束靶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实验表明,钽金属靶在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下,回喷靶材的轴向速度大于2.9 mm/μs,而模拟结果表明理想情况下回喷靶材自由面的轴向速度可达9.7 mm/μs。实验和理论计算为阻挡回喷靶材的快门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966.
光学渡越辐射测量中能量分辨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于光学渡越辐射原理的用于高能强流电子束束流参数在线测量及诊断系统,具有时间响应快、分辨率高等特点,可以测量电子束的束剖面、发散角、能量等多个参数。分析了测量系统的结构参数(包括了透镜的焦距、成像面位置、CCD像元尺寸)对电子束能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并在理论上模拟了电子束的发散角的影响。还根据系统数据的特点,阐述了数据噪声对能量测量结果精度的影响,指出了光学渡越辐射测量中电子束能量分辨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数据处理时考虑修正。  相似文献   
967.
4 MV静电加速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4 MV静电加速器由高压系统、离子源及束流系统、控制系统和气体系统四部分组成。调试中出现了离子源不起弧、加速管破裂、控制系统失灵和输电带输电能力降低等技术问题,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变换工作流程,在每次关机前先把引出电压降为零,开机时等离子源起弧后再把引出电压升到预定值;对过渡法兰进行车加工,重新封装;对高压端的控制设备采取屏蔽措施,在输入、输出端使用TVS二极管,对控制软件进行抗干扰设计;对绝缘气体进行循环干燥等。调试出了流强为100 μA、能量在3 MeV以上的稳定质子流。  相似文献   
968.
 在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中,电子束质心位置的控制是一项重要技术,要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前提是对电子束质心位置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定位。针对具有时间分辨的电子束质心位置的测量和确定,介绍了测量实验系统的建立和数据处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该处理方法在实际应用时能够将电子束质心位置的误差控制在1~2个像素内。用高速分幅相机以10 ns的时间间隔、3 ns的曝光时间获得了神龙一号加速器在漂移段出口处的电子束质心运动情况。结果表明:束的质心主要在半径为0.5 mm的区域内运动,束斑直径dFWHM值分别为8.4,8.8,8.5,9.3和7.6 mm,测量结果可以为束的调控提供准确参数。  相似文献   
969.
DNB引出束流功率及剖面分布测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束流截止板热量计原理,测量了诊断中性束(DNB)注入托卡马克的束流功率及束流剖面分布。基于热量截止板上正交分布的13只K型热电偶探针测量出DNB引出束流,在加速极电源49 kV,6 A,100 ms的脉冲放电时,采样铜靶上的最高温升为14 ℃,从而计算出注入束流功率达到160 kW并得到束剖面分布。同时通过对热量截止板冷却循环水温升测量值在时间上的积分数值计算,也获得了注入束流总功率,为130 kW。分析了两种测量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惯性束截止板热量计方法是测量粒子束流功率及剖面分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0.
 介绍了“闪光二号”加速器产生的高功率离子束在漂移管中的传输实验。对比了采用中性化措施前后的传输情况,分析了中性化措施对离子束束斑半径、束流均匀性的影响。根据实测的二极管电压模拟得到了传输一定距离后的束流波形,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采取适当的中性化措施后,高功率离子束可以有效传输80 cm以上,束流发散得到抑制,束流均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