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0篇
  免费   2783篇
  国内免费   13431篇
化学   24450篇
晶体学   657篇
力学   794篇
综合类   702篇
数学   2851篇
物理学   6930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40篇
  2022年   520篇
  2021年   712篇
  2020年   581篇
  2019年   713篇
  2018年   513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907篇
  2015年   925篇
  2014年   1478篇
  2013年   1908篇
  2012年   1667篇
  2011年   1583篇
  2010年   1380篇
  2009年   1783篇
  2008年   1888篇
  2007年   1822篇
  2006年   1905篇
  2005年   1725篇
  2004年   1653篇
  2003年   1241篇
  2002年   1124篇
  2001年   1030篇
  2000年   980篇
  1999年   934篇
  1998年   763篇
  1997年   635篇
  1996年   657篇
  1995年   649篇
  1994年   467篇
  1993年   461篇
  1992年   575篇
  1991年   541篇
  1990年   504篇
  1989年   444篇
  1988年   170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31.
提出了用于TEXONO实验中双端读出的长柱形CsI(Tl)闪烁晶体探测器的两种粒子能量重建方法———“算术平均值能量重建法”和“几何平均值能量重建法”,讨论了两种算法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并对两种算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2.
在(NH4)3VS4/CuI/Py反应体系中合成了新化合物 [VS4Cu6(Py)8I3]并测定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C40H40N8Cu6I3S4V)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Fdd2, 晶胞参数为: a = 29.924(6), b = 13.475(3), c = 25.853(5) , V = 10425(4) ?, Dc = 2.006 g/cm3, Mr = 1573.92, Z = 8, (MoK) = 4.546 mm-1, F(000) = 6048。结构由直接法解出, 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 最终偏离因子R = 0.023, wR = 0.069。簇合物分子是由6个带端基配体的Cu沿着四面体单元VS4的6条SS边配位而成, 6个Cu排列成了1个八面体, V基本位于八面体的中心, 整个分子具有C2对称性。  相似文献   
133.
研究了用频域法实现圆环形目标物计数的方法。对空域中含有圆环形目标物的二值图像,经傅里叶变换后在频域内进行滤波,再经傅里叶反变换后取一阈值进行处理,则对应于圆环形目标物即变为一个实心体,然后对实心体进行计数即可实现对圆环形目标物的计数。对该方法进行了数学描述,并分别用模拟图像和实际图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消除噪声的效果好,对部分封闭圆的检测同样有效,且可用于目标物有粘连的情况。该方法对圆环形目标物的尺寸相差不大的情况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4.
用力学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摩擦离合器的数学模型 ,求出了摩擦离合器中扭力弹簧的圈数 ,其计算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 .该模型对摩擦离合器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135.
136.
一种塑解剂经高压液体色谱分离制备出主要成份2,2′—二硫代双(4,6二叔丁基苯酚)。由质谱分析得到分子量为474化学式为C_(28)H_(2)O_2S_2、晶体呈现孪生。基体单晶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I(NO.2),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0.07。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是二硫代酚类化合物。在EI场中,S—S键断裂是主要断裂过程。晶体中,分子的一个环上的羟基是无序分布的。羟基与最邻近的硫原子形成氢键。  相似文献   
137.
利用粒子数据手册(PDG2004)公布的J/ψ衰变到重子、反重子对(BB)各个衰变道分支比的平均值, 对重子八重态的SU(3)对称性重新做了分析. 研究了J/ψ→BB中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的干涉. 得到了在J/ψ→BB中SU(3)单态、电磁 相互作用和SU(3)破坏各个因素所占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8.
介绍了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Pt/Ti/SiO2/Si衬底和石英衬底上制备Ba(Zr0.3Ti0.7)O3铁电薄膜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及工艺特点;Sol-gel制备的Ba(Zr0.3Ti0.7)O3铁电薄膜表面平整、厚度均匀.  相似文献   
139.
140.
王克东  李斌  杨金龙  侯建国 《物理》2006,35(3):188-192
通过将单个C59N分子置于双势垒隧道结中,从而利用单电子隧穿效应和C59N分子的特殊能级结构,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单分子整流器件.实验中这个整流器件的正向导通电压约为0.5-0.7V,反向击穿电压约为1.6—1.8V.理论分析表明,中性C59N分子的半占据费米能级以及在不同充电情况下费米能级的不对称移动是形成整流效应的主要原因.其构成原理也决定了该器件具有稳定、易重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