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37篇
  免费   5178篇
  国内免费   9372篇
化学   9516篇
晶体学   247篇
力学   3634篇
综合类   689篇
数学   4615篇
物理学   13886篇
  2024年   179篇
  2023年   550篇
  2022年   600篇
  2021年   632篇
  2020年   497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475篇
  2017年   656篇
  2016年   709篇
  2015年   787篇
  2014年   1618篇
  2013年   1362篇
  2012年   1451篇
  2011年   1587篇
  2010年   1499篇
  2009年   1676篇
  2008年   2303篇
  2007年   1522篇
  2006年   1499篇
  2005年   1353篇
  2004年   1411篇
  2003年   1236篇
  2002年   1019篇
  2001年   989篇
  2000年   769篇
  1999年   645篇
  1998年   578篇
  1997年   560篇
  1996年   463篇
  1995年   540篇
  1994年   513篇
  1993年   406篇
  1992年   443篇
  1991年   311篇
  1990年   351篇
  1989年   354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5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用三乙胺盐酸盐与酚醛环氧树脂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开环顺序等条件对反应程度的影响。研究了开环反应中丙烯酸及三乙胺盐酸盐与酚醛环氧树脂的比例对产物的水溶性及感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双股并流共沉淀方法制备了SnO2含量从10%至90%的锡锆体系DeNOx催化剂,用XRD、微区电子衍射、FT-Raman及FT-IR等技术深入研究了锡锆体系氧化物的结构及其随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Sn4+与Zr4+离子半径接近,SnO2与ZrO2易于形成固溶体,并随组成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征.纯ZrO2为单斜相,当少量Sn4+(SnO2 ≤ 20%)进入ZrO2晶格时形成四方相富锆固溶体,Sn4+起到稳定ZrO2四方相的作用;随着SnO2含量的增大,结构从无定形或微晶态的富锆固溶体(含SnO2 30~50%)经富锆固溶体与金红石结构的富锡固溶体在55% SnO2含量的共存状态变化到具有金红石结构的富锡固溶体(SnO2 ≥ 60%).FT-Raman和FT-IR光谱测试证明,Zr进入SnO2晶格使得Sn-O键的结合减弱,Sn离子上的有效正电荷减小,降低了SnO2对丙烯的燃烧能力,从而提高了对NO的还原活性.  相似文献   
993.
A mononuclear Cobalt(Ⅱ) complex [CoL(H2O)2]n (H2L: 4,4′,6,6′-Tetrabromo-2,2′-[ethylenedioxybis(nitrilomethylidyne)]diphenol),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diffraction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crystal of the complex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2.516 8(3) nm, b=1.023 43(18) nm, c=0.789 17(14) nm, β=91.375(2)°, V=2.032 1(5) nm3, Z=4, Dc=2.317 Mg·m-3, μ(Mo Kα)=8.747 mm-1, F(000)=1 356, R1=0.049 7, wR2=0.110 4.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oL(H2O)2]n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consists of one cobalt(Ⅱ) atom, one L2- unit and two 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s, and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of the cobalt(Ⅱ) atom is six. One-dimensional chain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is formed by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stacking of neighboring benzene rings. CCDC: 652649.  相似文献   
994.
电光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在光电子信息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已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在简要介绍电光效应及其材料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综述了最近几年来电光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生色团的设计与合成,以及掺杂型、侧链型、主链型、交联型、互穿网络型和树枝型等聚合物材料体系的设计与合成.  相似文献   
995.
水热合成了一种新的1-D链状四帽pseudo-Keggin 结构钼钒簇合物[Ni(enMe)2]2- [Ni(enMe)2{H MoVI4MoV4VIV8O40(VVO4)}]4H2O 1,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 = 26.3006(6), b = 13.6195(3), c = 19.7122(5) ,b = 105.8330(10), V = 6793.0(3) ?, Z = 4, Dc = 2.566 g/cm3, Mr = 2623.96, m = 3.507 mm-1, F(000) =5088, R = 0.0700, wR = 0.1529, S = 1.019。该簇合物是由金属配位桥Ni(enMe)2桥联四帽pseudo-Keggin 结构{HMoVI4MoV4VIV8O40(VVO4)}簇构成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间通过与另外一个配位阳离子[Ni(enMe)2]2+的氢键相互作用构成超分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996.
于爱民  王旭  杨文军  金钦汉 《化学学报》1993,51(12):1179-1184
本文报道了以Surfatron 表面波为激发器件的微波诱导氩等离子体光离子化检测器,以氩气为载气和工作气体,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检测器的结构性能, 通过测量检测器的工作参数及苯的检出限等,对检测器的基本特性和离子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7.
由于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超快可调谐波长的高功率激光器更多的在民用和军事上应用。快速的非线性光学器件的需求越来越多。近10年,人们投入大量研究寻找超快光学非线性材料,同时寻找快速响应、高线性透过率和低非线性透过率以及高损伤阈值的光限幅材料,研究发现金属酞菁化合物、金属卟啉化合物以及富勒烯衍生物具有良好的光限幅效果和强的光学非线性特性。  相似文献   
998.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C_(60)O_3 Isomer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ththepreparationandisolationofC,,O.'moreandmoreattentionwaspaidtotheirstructuresandpropertiest').WooddetectedC,,O.firstwhentheypreparedC,,byvaporizinggraphite").Fromthenon,thelaboratoriesallovertheworldhavepreparedC6,O.byvariousmethodssuchasPhotoxidationt2-4),Electrochemicaloxi-dation[si,Ozonizationt7.83andChemicaladditiont6'12-14iandsoon.Accordingtothefollow-uptheoreticalstudiesforC,,O.,itisindicatedthattherearetwoisomersofC,,O:eithertheoxygenatomislocatedoverthe6/6bondtogeneratethe6/…  相似文献   
999.
Mo(W)-Cu(Ag)-S簇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非线性光学性测试中的Z-扫描方法。总结了Mo(W)-Cu(Ag)-S簇合物的光限制效应、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等光学性质。讨论了簇合物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化合物形成过程中价电子能量变化与生成焓之间的关系, 推导出烷烃的生成焓和电离能之间的关系. 以21个烷烃化合物为模型将实验测定的电离能与标准生成焓进行直接关联, 证实了模型方程的适用性, 所得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达到0.9999, 估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标准偏差仅为0.03 eV. 同时还利用实验测定的标准生成焓对一系列烷烃的电离能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