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5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47篇
化学   2087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52篇
数学   82篇
物理学   350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本文研究了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四氢呋喃为添加剂,环己烷为溶剂中的α-甲基苯乙烯阴离子平衡聚合动力学。讨论了体系中的反应活性种;提出了聚合机理;得到了聚合温度为20℃时的平衡单体浓度与活性种速率常数及添加剂浓度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22.
23.
担载于ZrO2上的Ru3(CO)12-Fe(CO)9混合簇的红外光谱表明,Ru3(CO)12以Ru(CO)2O2表面络合物存在.混合族在真空中随温度升高而发生脱羰基作用,500℃左右羰基完全脱掉;以Al2O3为载体者其羰基不易脱除,升高温度出现多种羰基带.混合簇中的Fe2-(CO)9极易脱羰基.担载混合簇在Ar气中进行TPDE时,低温时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歧化反应而生成CO2;在H2气中,低温时仍以脱羰基为主,高于150℃时发生表面加氢反应而生成CH4.混合簇的脱羰基和表面反应能力与Ru/Fe比及载体有关.担载混合簇在CO加氢反应中以Ru(CO)2O2和分散Fe存在,还出现-CHx多种表面物种.  相似文献   
24.
翁维正  万惠霖 《分子催化》1993,7(5):339-346
采用XRD、Raman、XPS及催化剂性能评价等手段,考察了Bi_3(FeO_4)(MoO_4)_2和Fe_2(MoO_4)_3分别存在及两者共存时对Bi-Mo复氧化物体系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含Fe物种的存在都有助于改善Bi-Mo系复氧化物催化剂对丙烯选择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但两者在作用机理上有所不同.Fe_2(MoO_4)_3本身无催化活性,但在反应条件下可部分还原为FeMoO_4形成Fe~(3+)/Fe~(2+)氧化还原对;且其地结构上与α-Bi_2(MoO_4)_3相匹配,这些因素都有助于促进催化体系中电子和氧物种的传递及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再生,从而提高催化性能.Bi_3(FeO_4)(MoO_4)_2在反应条件下也可形成Fe~(3+)/Fe~(2+)氧化还原对,但由于其Fe~(3-)所处的化学环境与Fe_2(MoO_4)_3很不相同,且Fe的含量也不及Fe_2(MoO_4)_3,因此它在促进催化体系中电子和氧物种的传递及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再生等方面的性能较差,但它对提高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Bi-Mo对)数目有贡献.  相似文献   
25.
磷钼酸铵-孔雀绿-PVA分光光度法测定钽粉中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以磷钼酸铵-孔雀绿-PVA三元络合物体系测定金属钽粉中磷的方法,该体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19×104L.mol-1.cm-1,加标回收率为:99.3%~105%,方法的RSD为:5.9%。有效地解决了目前高纯钽粉中磷的分析难题,方法已应用于实际产品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26.
水解聚合铝形态一直是分析、催化、土壤、地球化学、新材料、环境科学和生物毒理学等众多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Keggin 结构的Al30 形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电荷最高的水解铝聚合阳离子,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纳米分子尺寸,它对催化化学、新型功能材料、高效絮凝剂的开发以及铝的水解聚合转化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Al30形态的形成、形态分析方法、结构模型以及形成机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水解聚合铝溶液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有机磷配位铐或钴联基配合物是生产难或醇的工业催化剂,一般公认金属氢化物是反应的催化活性物种.通常反应活性物种仅存在干反应状态下,其结构表征非常困难,在许多研究中只能关联催化剂母体与其活性的关系[‘1;而未能揭示出催化的本质,给催化剂设计造成很大困难,因而对催化剂活性物种的直接表征受到普遍关注.B。wn问、Morrista]及本文作者研究组*均采用加压原位红外光谱方法,在烯烃氢甲酸化反应条件下捕捉到HCO(CO)3L存在的信息·但用相同方法在反应条件下,在RhH键特征吸收谱带195O-2200Cm‘内未观测到错氢化物的Rh-…  相似文献   
28.
The molecular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a stable radical 4-hydroxy-2,2,6,6-tetramethylpiperidine-1-oxyl in magnetic-field oriented 4-cyano-4’-n-pentylbiphenyl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angular dependence of the ESR spectra. The preferred molecular orientation of radical species in the liquid crystal matrix was determined. The temperature evolution of the orienta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was studied.__________Published in Russian in 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eriya Khimicheskaya, No. 1, pp. 190–195, January, 2005.  相似文献   
29.
Abstract

This review reports the developed methods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functional 1,2,4-triazine systems bearing and/or containing phosphorus atoms as donor-acceptors interactions. Most of the synthetic methods depen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 amino group of the side chain of 1,2,4-triazine with phosphorus reagents.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i.e. their biocidal affects as antioxidants, antimicrobials, anti-inflammatory as well as molluscicidal agents against some snail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0.
Nitrido-Sodalites. II.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6+(y/2)–x)H2x[P12N24]Zy with M = Fe, Co, Ni, Mn; Z = Cl, Br, I; 0 ≤ x ≤ 4; y ≤ 2 The nitrido sodalites M(6+(y/2)–x)H2x[P12N24]Zy with M = Fe, Co, Ni, Mn; Z = Cl, Br, I; 0 ≤ x ≤ 4; y ≤ 2 are obtained by the reaction of HPN2 or [PN(NH2)2]3 with the metal halogenide MZ2 (T = 700°C). The compounds are isotypic to Zn(7–x)H2x[P12N24]Cl2. An increase of the ionic radii of the cations or anions results in an expansion of the lattice which is caused by an increase of the P? N? P angle. The influence of the cation is more dominant than that of the anion. By reacting [PN(NH2)2]3 with metal halogenide (MZ2) hydrogen free, X-ray amorphous products are obtain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hloride-containing P? N-sodalite in this reaction begins at temperatures below 450°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