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11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25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制备了PS/PC(7/3)和PS/PMMA(5/5)的四氢呋喃(THF)溶液,通过缓慢蒸发溶剂制得PS/PC和PS/PMMA的共混物薄膜。利用不同的FTIR测试方法检测了制得薄膜中的组成分布。将PS/PC薄膜超薄切片,通过显微投射红外方法检测了其纵剖面的组成分布(测试步长为16μm)。结果表明:PS含量从膜底面到表面缓慢增大呈梯度分布,在膜表面附近急剧增大,即PS组分在成膜过程中向表面(与空气  相似文献   
72.
近来研制成功了一种基于PC机、我们称为“THSAMM”型的多功能声显微镜。在PC机内插入采样率1GSPS的超高速A/D卡和信号产生和接收卡,利用软件完成信号检测、处理、显示功能。仪器工作频率为1-100MHz;在检测样品时,同时多层显示A、B、C扫描结果。根据声学理论、Marching Cube等值面抽取方法和OpenGL技术完成了三维数据的可视化处理,显示样品的内部三维结构。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  相似文献   
73.
回顾了有限元并行计算发展的历史,阐述了微机网络并行计算环境的意义,给出了基于微机网络并行环境的杆壳组合结构动力分析并行算法,该算法包括杆壳组合结构总刚度矩阵和总质量矩阵的并行计算以及求解广义特征值问题的并行子空间迭代法的并行计算,在多台微机上安装PVM.使用Linux操作系统.构成分布式微机网络并行计算环境,将上述算法用于某型号飞机机翼及某型号挂架动力特性的并行计算,在该并行环境下的教值试验表明所给算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74.
藻类的大量繁殖对饮用水源、养殖业、旅游业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溶藻细菌作为一种生物控制手段,在控制藻类爆发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潜力。课题组前期分离获得一株金黄杆菌属溶藻菌Chryseobaterium sp.S7,研究发现该菌株具有明显的溶藻作用,作用方式为通过分泌溶藻物质进行间接溶藻,为进一步揭示该菌的溶藻特征及机理,以铜绿微囊藻为目标藻种,运用UV-Vis,EEMs,FTIR和FCM技术,分析Chryseobaterium sp.S7溶藻过程的光谱特性。实验结论如下:将菌株发酵液与藻液共培养7 d,利用UV-Vis和EEMs技术对藻细胞Chla含量与PC荧光值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藻细胞Chla含量在第1 d便开始下降,表明在短时间内,细菌胞外溶藻物质便可快速作用于藻细胞,第7 d时Chla去除率为59.37%。藻细胞PC荧光值也呈现下降趋势,与Chla变化趋势表现为一致性,表明在溶藻过程中伴有Chla和PC的减少。FTIR分析结果显示:藻细胞结构中的C=O, C-H,O-H键分别在1 647,2 927和3 475~3 437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表明藻细胞内的多糖物质和蛋白质结构可能被破坏,处于2 500~1 700 cm-1范围的若干小吸收峰则进一步表明藻细胞解体的现象。分别在共培养第3 d和第7 d时对藻液进行PI特异染色,应用FCM对藻细胞PI特异性荧光和Chla,PC自发荧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细菌S7的溶藻过程中,藻细胞PI特异性荧光逐渐增强,Chla、PC自发荧光呈下降趋势、表明藻细胞膜、Chla、PC三者破坏程度在溶藻过程中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和较高的一致性。溶藻过程中藻细胞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损伤,且损伤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由Q1(Q5)区细胞按顺序逐步向Q4(Q8)区细胞移动。推测Chryseobaterium sp.S7可能的溶藻过程为:细菌将溶藻活性物质释放到细胞外,溶藻活性物质通过破坏铜绿微囊藻细胞膜中的多糖和蛋白质的结构,增加膜的通透性,进一步破坏胞体内的Chla,PC和DNA/RNA等物质,使藻体裂解死亡,最终形成细胞碎片。通过对Chryseobaterium sp.S7溶藻过程藻细胞的光谱学特性的分析,初步揭示了Chryseobaterium sp.S7的溶藻机理,为微生物控藻及修复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PC/EAA共混体系在加工过程中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研究了不同聚碳酸酯(PC)/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共混体系在加工过程中的大分子反应,考察了有机金属催化剂二丁基锡DBTO)含量和反应时间对体系的影响.采用哈克(Haake)转矩流变仪的混合器作反应釜,索氏抽提器分离产物.结果表明,PC和EAA在加工中反应剧烈,在共混体系的界面原位形成接枝或交联的PC-EAA共聚物,随催化剂用量增大、反应时间延长易生成共交联的PC-EAA共聚物.但混合时间过长,体系的断链反应会加剧,生成产物不稳定.  相似文献   
76.
设A、B、C、D是共线的四点,若满足条件面AC/CB=AD/DB,则称A、C、B、D为调和点列,亦称线段AB被C、D调和分割,或线段CD被A、B调和分割,若从共点直线外一点P引射线PA,PC,PB,PD,则称PA,PC,PB,PD为调和线束,为了证明一类竞赛题,我们先介绍调和点列的几条结论:  相似文献   
77.
This paper experimentally studies the tensil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polycarbonate (PC),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ABS), and PC/ABS blends (with the blending ratios of PC to ABS being 80:20, 60:40, 50:50, and 40:60) from low to high strain rates. Using the universal MTS-810 machine and the split Hopkinson tension bar (SHTB) testing system, the quasi-static and impact tension tests are carried out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The curves of the true stress and the true strain are obtained.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s of PC, ABS, and PC/ABS blends are characterized in detail.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ain rate and the yielding stress is given.  相似文献   
78.
针对P型衬底硅太阳电池,以生产线上的实验结果为依据,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铝背场P+层掺杂浓度分布及其深度对太阳能电池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铝背场P+层在不同掺杂浓度和深度下电性能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于生产线上的电池,P+层深度为5~7 μm的电池片,最佳掺杂浓度为7×1018 ~9 ×1018 cm-3,当掺杂浓度大于5×1019 cm-3,P+层最佳深度将小于1μm.  相似文献   
79.
于帅  赵玫  杨智博  杨洪勇 《应用声学》2017,25(1):114-118
本文采用MEMS加速度传感技术,触控技术以及无线射频的多功能鼠标的电路设计方案,首先系统通过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STM32微控制器,用于计算鼠标的位移、角度、角速度等参数,并利用无线模块将数据发送到接收端,再通过USB协议发送到电脑端。针对现有空中无线鼠标通信距离、电池供电等问题的限制,本文采用通信距离更长的2.4GHZ无线电波,可循环充电利用的锂电池替代传统电池供电,并且利用USB设备通信,在接收端将大容量存储设备与鼠标设备整合复用,可实现二者之间的任意切换,提高了该鼠标系统适应实际应用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80.
探讨了将Emu8086仿真技术与微机原理、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运用"主体-主导"的教学设计理念,合理利用Emu8086仿真软件进行设计教学,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微机结构及接口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整体设计和开发能力,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