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11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35篇
数学   20篇
物理学   25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12.
13.
李林  李艳 《大学物理》1998,17(10):37-39
用C语言开发的教学软件,将“旋转磁场”的形成与旋转过程以动态,静态和分解的形式演示出来,能清楚地揭示了磁场的来源与旋转的成因,显示微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15.
为实现PTS系列频率综合器的微机控制,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控制电路。在微机的控制下,通过该电路与微机的并行通讯口,用C语言编写的控制程序可以很方便的控制频率综合器的输出频率。控制程序采用菜单操作,电路所需的+5V电源由微机提供,整个控制系统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和拉曼(FT-Raman)光谱研究了高浓度磷脂酰胆碱(PC)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Eu3+对该作用的影响.FT-IR结果显示,PC/BSA混合体系中二者的相互作用主要发生在PC头部极性基团,且这一作用随BSA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作用后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的比例有所增加. FT-Raman光谱说明PC与BSA的相互作用影响磷脂CH链的排列有序程度. PC/BSA/Eu3+体系的红外光谱显示, Eu3+与PC的磷氧键发生了强相互作用,并使蛋白α螺旋的比例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7.
18.
PC/PBT共混体系的研究:Ⅰ.PC,PBT熔融共混时的酯交换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PC、PBT熔融共混时的酯交换反应,发现PBT中残余的Ti催化剂会对酯交换反应起催化作用。通过加入能和Ti催化剂络合添加剂,可以控制酯交换程度,这为控制PC/PBT合金的性能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PBT/PC共混体系流变性能与形态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流交仪测定了PBT/PC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剪切应力,观察了不同共混物组成和不同温度下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并借助扫描电镜对共混物和微观形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BT/PC熔体共混物的流变行为接近假塑性流体.温度对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影响很大,共混物的熔体粘度在PBT/PC为90/10和60/40时呈双极值.共混物为两相结构,PC含量为4-50%时呈两互锁结构。  相似文献   
20.
Li/LiClO4-碳酸丙烯酯体系的交流阻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 用交流阻抗法对Li/LiClO_4-碳酸丙烯酯锂电极体系的研究表明, 锂电极表面膜层的生长分三个阶段,相当于两个紧密层和一个疏松层。里紧密层由Li_2CO_3组成, 厚度约10 nm, 是Li~+导体和电子绝缘体, 电阻率为1.4×10~8 Ωcm, 对锂电极的充放电无不利影响。外紧密层由Li_2CO_3和有机物组成。疏松层是在外紧密层表面不断破裂和修复中形成的。它们都不利于锂电极的充放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