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09篇
化学   418篇
物理学   21篇
  2013年   20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孙小静  王东  陈德恒 《化学学报》1990,48(5):489-493
从三甲基烯丙基硅烷和己同出发, 经过烷基反应、硅卤消除反应、铝氢化反应以及烯基碘(4)和烯基铝(6)的偶联反应, 实现了油松毛虫性引诱剂(1a-1c)的合成。总产率为20%, 产物的立体化学纯度为94%。  相似文献   
432.
本文以小牛胸腺DNA和酵母TRNA为载体, 对核酸与硼笼化物的几种偶联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活化后的核酸通过交联剂MBS和DCCI分别能与Na2B12H11SH和(Et4N)2B1OH9R相偶联, 找到了反应条件温和, 偶联程度较高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433.
利群  张滂 《化学学报》1990,48(9):913-919
γ-卤-对羟基苯丁酮(1a, 1b)、γ-羟基-对苄氧基苯丁酮(2)、β-(对羟苯甲酰基)丙酸(5)、对羟基苯乙酮(8)及其同系物在形成乙二醇缩酮的标准条件下(与乙二醇和催化量对甲苯磺酸在苯中回流脱水)均不形成缩酮; 除8外, 分别形成相应的γ-乙二醇单醚(3,4)和乙二醇单酯(6)。当对位羟基转化成醚、酯或其他基团和2的羟基被苯甲酰化时, 则分别形成稳定性相差颇大的乙二醇缩酮。通过邻近基团参与过程说明了这些不同的行为。  相似文献   
434.
本文报道了葡萄糖和半乳糖碳苷的选择性乙酰化。通过比较四-O-乙酰基和三-O-乙酰基碳苷的^1H NMR谱证明糖环的2位羟基没有发生乙酰化。三-O-乙酰基半乳糖碳苷的构型用^1^3C NMR进行了鉴定。由其^1H NMR谱与通常规律相反的原因, 讨论了乙酰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435.
微电极研究: 吡咯在微电极上的聚合及膜的生长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NaNo3介质中吡咯在Pt微电极(r=10μm)上的聚合及聚吡咯膜的生长过程。利用微电极的快速传质特性证实了在聚合物生长过程中有可溶性低聚物中间体形成。研究表明聚吡咯膜的生长不仅是吡咯单体氧化偶联在聚合物的链端使链增长, 而且更主要的是溶液中低聚物的连续沉积形成新的聚合中心, 随后在Pt微电极上低聚物发生沉积而形成聚吡咯膜。  相似文献   
436.
本文利用薄层伏安和现场光谱电化学方法考察了在EtCl~2中OH^-存在下四苯基卟啉合钴(TPP)Co^11的电极氧化反应。在低浓度OH^-存在下, (TPP)Co^11与OH^-生成一配位的配合物(TPP)Co^11(OH)^-, 此配合物不可逆地被氧化为(TPP)Co^111(OH)^-, 氧化峰电位负移到0.53V。而卟啉环第一步氧化电位也负移到0.88V。在高浓度OH^-存在下, (TPP)Co^11(OH)^-氧化生成(TPP)Ca^111(OH)~2^2-,氧化电位随OH^-浓度增加向负移。卟啉环第一步和第二步氧化电位分别负移到0.57V和1.07V。同时观察到第二步氧化伴随后行化学反应, 产物氧化电位在1.32V。测定了(TPP)Co^11(OH)^-, (TPP)Co^111(OH)^-和(TPP)Co^111(OH)~2^2-,(TPP)^+Co^111(OH)^-和(TPP)^+Co^111(OH)~2^2-各级配位化合物稳定常数。提出一个在OH^-滴定过程中(TPP)Co的各步配位反应及电化学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437.
用AM1和INDO/CI方法研究了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的激发态质子转移反应, 求得基态和激发态反应的位能面、势垒和过渡态; 研究了异构体的稳定性、氢键强度及光谱的指认, 计算结果均与实验结果符合。讨论了对光诱导质子转移的机理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38.
过氧化氢水溶液催化氧化环戊烯制备戊二醛机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钨酸-叔丁醇体系中,用H~2O~2水溶液氧化环戊烯制备戊而2醛的机理是:环戊烯首先氧化成环戊烯氧化物,然后生成过氧化物中间物,经分离检定,确证为β-羟基过氧化氢,中间物再进行重排,形成戊醛产物,在H~2O~2等量的情况下,重排只能部分进行,加大H~2O~2用量,可以使中间物埃常温下重排接近完全.  相似文献   
439.
于浩  刘若庄 《化学学报》1995,53(8):751-756
本文采用自洽场分子轨道UHF/6-31G从头计算法, 辅以能量梯度法研究气相烯丙醇光异构化反应的机理。全部优化了T1态势能面上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基于Fukui提出的内禀反应坐标理论(IRC)计算这一体系的反应途径, 并针对各驻点进行MP2/6-31G的相关能校正, 得到该反应在激发态进行并为一经历双自由基中间体的分步反应的结论。支持了实验工作者提出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