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4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1688篇
化学   2642篇
晶体学   81篇
力学   120篇
综合类   115篇
数学   492篇
物理学   153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21.
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界面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界面活性;Gemini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CMC;C20;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922.
甲酸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替代燃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甲酸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替代燃料;甲醇;甲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t-Ru/C催化剂  相似文献   
923.
制备温度对Pd/C加氢脱氯催化剂失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温度对Pd/C加氢脱氯催化剂失活的影响;失活;积炭;Pd/C;加氢脱氯  相似文献   
924.
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来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应用研究,着重从生物活性、分子磁性和光电材料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参考文献54篇。  相似文献   
925.
通过对介孔SBA-15孔壁氨基化(SBA-15-NH2),然后与C60反应形成化学键,成功地将C60组装进入SBA-15孔道中,合成了C60/SBA-15介孔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 is)和差热-热重分析(TG-DTA)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SBA-15-NH2在575 nm处出现发射峰,C60/SBA-15介孔复合材料在554 nm处出现发射峰,峰位蓝移21 nm.  相似文献   
926.
海藻多糖的组成及结构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多糖具有抗凝血等多种生物活性,其活性与多糖的组成结构有关。本文对近年来红藻、褐藻及少量绿藻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含量研究以及FT-IR和12^C NMR两种主要光谱手段对多糖结构研究的结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27.
利用丙氨酸和2,5-二羟基苯甲醛所形成的亚胺叶立德与C60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 合成并分离、纯化制备了一种新的C60吡咯烷衍生物: 2-(2-5-二羟基苯基)-5-甲基-2,5-二氢吡咯并[3,4]富勒烯. 通过1H NMR, FT-IR, UV-vis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 研究了体系的电化学和荧光性质. 采用密度泛函的方法, 在B3LYP/6-31G水平上对分子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 得到稳定的几何构型; 运用INDO/S方法计算了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计算结果434.2 nm与实验值432.0 nm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28.
C60与亚氨基二乙酸甲酯[NH(CH2COOMe)2]的光化学反应制得2,5-双(甲氧羰基)富勒烯吡咯烷(1), 产率为52% (基于已反应的C60). C60吡咯烷衍生物1与氯乙酸甲酯(ClCH2COOCH3)的N-烃基化反应, 在微波辐射、无溶剂及相转移条件下, 得到2,5-双(甲氧羰基)-N-(甲氧羰基)甲基富勒烯吡咯烷(2), 产率47%(基于C60吡咯烷衍生物1). C60吡咯烷衍生物12用NaH, CH3OH水解后, 经盐酸酸化得相应的二羧酸衍生物3和三羧酸衍生物4, 产率分别为65%和53% (基于C60吡咯烷衍生物12). C60吡咯烷衍生物14的结构由1H NMR, 13C NMR, IR, FAB-MS和元素分析证实. 用电导法测定了C60吡咯烷二羧酸3和三羧酸4钠盐的临界聚集浓度(CAC), 分别为3.58×10-4 mol/L (3)和3.33×10-4 mol/L (4). 这一结果被C60吡咯烷衍生物34, 在临界聚集浓度(CAC)附近的UV-Vis光谱的特征变化所支持.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静态光散射(SLS)等方法也被用于检测C60吡咯烷衍生物34在临界聚集浓度(CAC)时的聚集行为, 结果显示, C60吡咯烷衍生物3在缓冲溶液中(0.001 mol/L NaCO3-NaHCO3), 其聚集体粒径的大小(Rg≈21 nm)不同于C60吡咯烷衍生物4 (Rg≈23 nm). C60吡咯烷二羧酸3钠盐的临界聚集浓度(CAC)比C60吡咯烷三羧酸4钠盐的临界聚集浓度(CAC)大, 聚集体粒径大小的不同, 表明C60单加成衍生物加成基团中羧基(COOH)数目的多少对其聚集行为的影响. 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了C60吡咯烷二羧酸3和C60吡咯烷三羧酸4在缓冲溶液(0.05 mol/L NaCO3-NaHCO3)中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活性. C60衍生物34对 O2· 的清除呈现有明显的剂量效应, 但当超过一定浓度时(3: ~3.50×10-4 mol/L, 4: ~3.25×10-4 mol/L), 清除效率出现转折, 并下降. 这一现象与电导率测定时出现的CAC现象相一致, 进一步证实了C60吡咯烷二羧酸3和C60吡咯烷三羧酸4在较高浓度的水溶液中有聚集的倾向, 也说明了C60吡咯烷二羧酸3和C60吡咯烷三羧酸4的聚集会影响其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活性.  相似文献   
929.
采用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乙醇-铜粉催化体系代替传统工艺中硫酸-水-铜粉催化体系,对溴胺酸进行Ullmann缩合反应。考察了强酸离子交换树脂用量、有机溶剂种类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V(乙醇)∶V(水)=9∶1介质中,在溴胺酸、铜粉存在下,树脂用量为16g/L,在70℃下反应3h,溴胺酸缩合产物收率可达94.0%。反应中所使用的离子交换树脂、铜粉和乙醇均可回收再利用,强酸离子交换树脂重复使用5次后其催化活性仍未降低;乙醇回收率可达70%~80%,铜粉的回收率可达85%~90%。  相似文献   
930.
闫鹏  赵辉  霍丽华  高山  赵经贵 《应用化学》2007,24(12):1378-1382
将CeO2溶胶与Pt/C催化剂机械混合制备了Pt-CeO2/C催化剂,研究了酸性条件下Pt-CeO2/C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Pt/C催化剂相比,Pt-CeO2/C催化剂对甲醇展现出更好的催化活性。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Pt-CeO2/C催化剂中Pt与CeO2的平均粒径均为3~4 nm。对CeO2含量不同的Pt-CeO2/C催化剂在CH3OH-H2SO4中进行循环伏安测试发现,Pt-CeO2/C催化剂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较高,其中Pt与CeO2质量比为1∶1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对甲醇氧化的峰电流密度达到0.112 A/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