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8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89篇
化学   435篇
晶体学   93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6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81.
为研究Yb3+离子浓度变化对Tm3+离子在蓝色波段荧光强度的影响,以NaF和La(NO3)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m3+和Yb3+共掺的Tm3+/ Yb3+∶LaF3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对LaF3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的结果显示,纳米晶体结构呈六方相.透射电镜的观测结果显示,纳米颗粒样品大小均匀、分散性良好.在波长为800 nm的激光激发下,观测到了上转换蓝光发射,其中包括波长为474 nm和479 nm的较强的荧光辐射(相应的跃迁为1G4→3H6)和波长位于450 nm的强度较弱的荧光发射(相应的跃迁为1D2→3F4).通过观测不同Yb3+离子浓度条件下共掺Tm3+/Yb3+∶LaF3样品的荧光光谱,研究了Yb3+离子掺杂浓度对于Tm3+离子的荧光发射的影响,并探讨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对于1G4→3H6跃迁产生的荧光发射(474 nm),当Yb3+离子浓度增大时,反向能量传递速率的增加导致了荧光强度的增大.然而,当Yb3+离子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Yb3+离子激发态能级寿命的减少将引发荧光强度的下降.相比较而言,Yb3+离子的浓度的变化对于1D2→3F4跃迁产生的位于450 nm处荧光强度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82.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PL excitation spectra, color coordinates, and X-ray diffraction spectra are reported for SrGa2S4:Sn,Re(=Ce and Gd, respectively) phosphors. By mixing SrGa2S4:Sn,Ce phosphors with different Ce3+ concentrations, white emissions can be obtained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a 340-nm UV LED. Emissions in the green to yellow color range can be obtained from SrGa2S4:Sn,Gd phosphors. The rare earth ions enhance the green emission band, which peaks at 534 nm, instead of the yellow one. The origin of this enhancement is discussed. The resonant energy transfer rates are estimated in the cases from Ce3+ to the green and yellow centers of Sn2+ and between the yellow centers and the green centers.  相似文献   
83.
刘影  俞淳善  顾光瑞  田莲花 《发光学报》2013,34(9):1113-1117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红色荧光粉Ca4LaNb(W1-x Mo x)4O20∶Eu3+并研究了样品的发光性质。Ca4LaNbW4O20∶Eu3+的激发光谱中包含一个宽的激发带,峰值位于275 nm,归属于WO2-4基团的电荷迁移跃迁。随着Mo6+离子的掺入,Ca4LaNbW4O20∶Eu3+位于275 nm处的吸收带变宽,其原因是O2--Eu3+的电荷迁移跃迁增强。在Ca4LaNb(W1-x Mo x)4O20∶Eu3+的发射光谱中,400~500 nm间较宽的发射带属于WO2-4基团的发射带,而位于591 nm和616 nm的尖锐的发射峰分别属于Eu3+的5D0→7F1磁偶极跃迁和5D0→7F2电偶极跃迁发射。随着Mo6+离子浓度的增加,WO2-4基团的发射带强度下降,从而提高了色纯度。  相似文献   
84.
陈菊  丁玲红  张伟风 《发光学报》2013,34(11):1451-1456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Ln2Sn2O7:Er3+(Ln=La,Gd,Y)纳米晶。通过X射线衍射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形貌,同时对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980 nm连续激发光的激发下,样品主要表现为绿光发射。发射中心在528,549 nm的绿光和672 nm处的红光发射分别对应Er3+离子的4S3/24I15/22H11/24I15/24F9/24I15/2跃迁。以La2Sn2O7:Er3+纳米晶为例,Er3+离子的摩尔分数为7%、退火温度为1 150℃是其制备的最佳条件,此时其各个发射峰的强度最高。对La2Sn2O7:Er3+的发光强度与激发功率关系的研究表明,其绿光和红光发射均为双光子过程。激发光吸收和能量转移是La2Sn2O7:Er3+纳米晶上转换发光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5.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Ba3La1-x(PO4)3∶xDy3+荧光粉材料。利用XRD测量样品的物相,结果显示样品为纯相Ba3La(PO4)3晶体。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一系列宽谱组成,峰值分别位于322,347,360,386,424,451 nm。在347 nm激发下,荧光粉在482 nm(4F9/2→6H15/2)和575 nm(4F9/2→6H13/2)处有很强的发射。研究了不同Dy3+掺杂浓度对样品发射光谱的影响,当Dy3+摩尔分数x=0.10时出现猝灭现象,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确定了不同Dy3+掺杂浓度的Ba3La(PO4)3∶Dy3+的荧光寿命。Ba3La(PO4)3∶Dy3+荧光粉发射光谱的色坐标位于白光区域。  相似文献   
86.
姚秀伟  王国凤  李莹  张继森 《发光学报》2013,34(10):1319-1323
采用EDTA辅助法合成了NaLuF4∶Yb3+,Er3+微米晶,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样品NaLuF4为六角相。研究了初始反应溶液的pH值对NaLuF4∶Yb3+,Er3+微米晶的组分、形貌和荧光性质的影响。在980 nm光激发下,观察到了4G11/2→4I15/2、2H9/2→4I15/2、2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15/2发射,荧光强度比I(2H11/2/4S3/2→4I15/2)/I(4F9/2→4I15/2)和I(4G11/2/2H9/2→4I15/2)/I(2H11/2/4S3/2→4I15/2)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变化。研究了样品的上转换发光机制。  相似文献   
87.
以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单体2,6-双(三甲基锡)-4,8-双(2-乙基己氧基)苯并[1,2-b∶4,5-b´]二噻吩. 通过多核1D和2D NMR技术(包括1D 1H、13C、119Sn、117Sn NMR、DEPT、选择性1D TOCSY及2D1H-1H COSY、gHSQC、gHMBC)表征了目标分子结构,完成了 1H、13C、119Sn 与117Sn NMR化学位移归属,并探讨了该化合物的NMR谱线特征.  相似文献   
88.
The new transition metal oxo‐thiostannate {[Ni(cyclen)]6[Sn6S12O2(OH)6]} · 2(ClO4) · 19H2O ( 1 ) was prepar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using Na4SnS4 · 14H2O and [Ni(cyclen)](ClO4)2 as reactants.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the rare [Sn6S12O2(OH)6]10– anion is observed, which is composed of SnS2O(OH)3 and SnS4O2 octahedra, and SnS4 tetrahedra sharing edges and corners. The anion is expanded by six Ni2+ centered complexes via Ni–S and Ni–OH bonds. The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for the visible light driven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shows that 26.6 mmol · g–1 H2 were evolved after 3 h.  相似文献   
89.
采用羰基合成-浸渍法制备了不同Pt/Sn摩尔比(3:1, 1:1, 1:2和1:3)的PtSn/Al2O3催化剂, 利用N2吸附-脱附实验、 X射线衍射(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Sn负载量对PtSn/Al2O3的结构性质及催化丙烷脱氢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制备的PtSn/Al2O3具有较高的丙烯选择性和稳定性. 当Pt/Sn摩尔比为3:1和1:1时, 铂和锡在催化剂上主要以Pt3Sn和PtSn合金形式存在, 合金的形成明显改善了催化剂的脱氢性能, 可抑制金属颗粒的高温烧结; 当Pt/Sn摩尔比为1:2和1:3时, 铂主要以金属形式存在. 随着Sn负载量的增加, 催化剂上L酸性位逐渐减少, 丙烷转化率降低, 丙烯选择性增加, 同时促使反应积炭从金属表面向载体迁移, 改善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0.
黄俊  洪荣墩  陈厦平  吴正云 《光学学报》2008,28(s2):378-382
介绍了利用KrF准分子脉冲激光对氢化非晶碳化硅(a-SiC∶H)薄膜进行激光退火以实现薄膜的结晶化。利用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在单晶Si(100)衬底上制备a-SiC∶H薄膜, 再用不同能量密度的激光对薄膜样品进行退火。分析表明, 选用合适能量密度的激光退火能够实现a-SiC∶H薄膜的结晶化, 且结晶颗粒大小随着入射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显微图表明当入射能量密度超过200 mJ/cm2时, 薄膜表面出现由热弹性波引起的表面波纹现象, a-SiC∶H薄膜结晶过程为液相结晶; 傅里叶红外谱(FTIR)表明随着入射能量密度增加, 薄膜中氢含量降低, Si-C峰增强并且峰位出现蓝移, 薄膜的结晶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