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化学   156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55篇
物理学   2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物理化学学报》2014,(11):1999
<正>2015年全国报刊杂志征订工作已经开始,敬请向贵单位推荐订阅2015年《物理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和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承办的基础学科类学术刊物.《物理化学学报》设有"通讯"、"研究论文"和"综述"等栏目,报导物理化学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所取得的创新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有祺先生担任主编;编委会中有21位两院院士,13位海外学者,1位美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物理化  相似文献   
22.
《催化学报》以本期专刊的出版庆祝何鸣元院士八十华诞,表达对何先生五十多年来为我国催化及相关领域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的崇高敬意!何鸣元先生1940年2月8日出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同年进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1980-1984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工系进行合作研究.2000年以来,应邀兼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2003年领导建立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何鸣元先生担任过许多学术职务.曾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化学部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绿色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催化理事会理事,国际沸石分子筛协会副主席等.何鸣元先生长期从事催化材料、炼油化工催化剂与工艺研究.发明了一系列沸石分子筛合成新方法与炼油催化剂,开发了双反应区催化裂化增产汽油异构烷烃MIP工艺(Maximum Isoparaffin Process)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为发展我国重油裂化技术、提高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开发新标准汽油生产技术等作出了突出贡献.何鸣元先生是我国绿色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为目标,大力倡导和推动绿色化学与化工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2001年担任科技部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01-2005)'石油炼制与基本有机化学品加工的绿色化学'首席科学家,推动了多项绿色炼油与化工新技术的突破和工业应用.针对碳资源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等问题,2011年,何先生和合作者从碳资源加工、利用和循环等全周期考虑,提出了'绿色碳科学'的概念,对碳资源的高效、清洁、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发起并主持了以'可持续发展能源化工的科学基础:绿色碳科学与绿色氢科学'沸石分子筛:等级特性、选择催化与分子工程'绿色生态环境与化学化工'等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以及其它高水平学术会议,为相关学科指出了发展方向.何鸣元先生获得了许多学术奖励和荣誉.他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995)、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1)、中国催化成就奖(2012)、法国教育部棕榈叶骑士勋章(2012)、法国里昂高师荣誉博士学位(2016)、中国分子筛终身成就奖(2019)等,在国内外催化与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本期专刊收录了15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合成、单原子催化、光催化、电催化以及甲烷、二氧化碳、生物质等碳资源的催化转化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何先生过去五十多年的研究兴趣,并展现了当前国际催化科学与技术研究的前沿和进展.在此,我们衷心感谢论文作者、审稿专家和《催化学报》编辑部等相关人员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3.
我刊主编刘应明院士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是拓扑学与模糊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2005年,国际模糊系统协会(IFSA)授予刘应明院士Fuzzy Fellow称号,这是模糊系统及相关学  相似文献   
24.
陈星旦先生1927年5月生于湖南湘乡。1950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物理系。1950年至今先后在东北科学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作。应用光学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25.
金猪岁末,佳音频传。本刊编委会副主任,湖北省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姜德生教授在中国工程院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中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此,我们向姜德生教授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2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学院(以下简称中物院工学院)是依托国家一流科研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而设立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先生曾任学院第二任院长,现为荣誉院长。学院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研人员和生产骨干。师资雄厚,专职教师中有教授9名,副教授44名,博士5名,硕士22名,并聘有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27.
欧阳钟灿 《物理》2007,36(10):793-798
何祚庥先生是《物理》杂志第一任主编。今年适逢何先生80华诞,本刊特邀约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欧阳钟灿和本刊副主编刘寄星撰文祝贺。感谢何先生为《物理》所做的贡献,祝何先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28.
今年(2006年)6月我国科技界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就是中国科学院第13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8次院士大会,这次两院院士大会特别强调了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在这次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讲到三个问题,一是目前的形势和我国科技战线的任务;二是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三是两院院士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大显身手.在第二个问题中,他讲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提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并归纳了这种领军人才的素质和特点.这些,应该是同学们的努力方向,希望同学们去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29.
在向自主创新型国家转变的新形势下,纪念赵九章院士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教兴国,人才是关键.当今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小平同志指出:"如果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30.
郭熙 《光谱实验室》2011,(2):600-600
1922年2月23日,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席团给列宁发来了一个通知书,说1922年2月5日列宁被选为研究院院士。列宁看了这个通知书,并在下面写了复函,还注明:"誊在公文纸上,交我签字。"列宁复函写道:"非常感谢,遗憾的是,我因病根本无法履行社会主义研究院院士的哪怕最微小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