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666篇
  国内免费   433篇
化学   687篇
晶体学   52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95篇
物理学   155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应用自行建立的阵列参比电极技术,原位测量316不锈钢焊接样品在12%FeCl3溶液中腐蚀电位分布.同时借助电化学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技术和扫描Kelvin探针对316不锈钢焊缝腐蚀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经焊接的316不锈钢样品在12%FeCl3溶液中,最初时刻焊缝区发生优先腐蚀,而在母材区保持钝化状态;随着浸泡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92.
A high packing density laser diode stack array is developed utilizing Al-free active region laser bars with a broad waveguide and discrete copper microchannel-cooled heatsinks. The microchannel cooling technology leads to a 10-bar laser diode stack array having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0.199 ℃/W, and enables the device to be operated under continuous-wave (CW) condition at an output power of 1200 W. The thickness of the discrete copper heatsink is only 1.5 mm, which results in a high packing density and a small bar pitch of 1.8 mm.  相似文献   
93.
徐晓龙  郏建波  杨秀荣  董绍俊 《分析化学》2010,38(12):1687-1691
建立了只需一步操作即可完成在抛光洗净的金微盘阵列电极上进行多孔化处理和钯纳米粒子修饰的方法。通过对金微盘电极连续施加3个电位,分别实现金的氧化、金的还原和电沉积钯纳米粒子。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方法监控制备过程,得到的结果证实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考察了溶液pH值与氧化时间对结果的影响,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中氧化90s,得到的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活性面积是裸电极的42倍。同时,由于整个过程不需要更换溶液,且只需开启一次仪器,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将制备的修饰电极用于溶解氧的电催化,对溶解氧的灵敏度达到0.1mA·L/(cm2·mg),优于文献报道结果。  相似文献   
94.
A moving synthetic aperture processing with high resolution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 was provided to estimate the mode wave-number of acoustics in shallow water waveg- uide, and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short aperture. First, large aperture synthetic array is created by a moving of short horizontal array, then a MUSIC processing is applied to the estimation of normal mode wave-number. The simulated and sea tri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blem of short aperture can be resolved by using of synthetic aperture processing, and the accuracy of estimation in normal mode wave-number could be improved by varying the array depth when it is being towed away from the source.  相似文献   
95.
设г是直径为d且型为(a 1,3)的距离正则图,其中a≥2.用l(c,a,b)表示交叉阵列ι(г)中列(c,a,6)t的个数,记r=r(г)=l(c1,a1,b1),8=8(г)=l(Cr 1,ar 1,br 1)及t=t(г)=l(cr s 1,ar s 1,br s 1).那末,若Cr 1=3,ar 1=4a或3a 1,则d=r t 2.  相似文献   
96.
杨旭  耿超  李小阳  李枫  姜佳丽  李斌成  李新阳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8):081005-1-081005-11
光学相控阵光束扫描技术在激光雷达、空间光通信和光开关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微透镜阵列光学相控阵可以通过微透镜阵列间μm量级的相对位移同时对多个出射光束的二维倾斜相位进行调制,从而实现大角度二维光束扫描,具有出射口径大、结构简单、体积小、微惯性、多功能等优点。首先介绍了微透镜阵列光学相控阵的扫描原理,之后对微透镜阵列光学相控阵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应用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微透镜阵列光学相控阵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
付宇璠  周东方  张毅  吕大龙  张德伟  许飞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3):033006-1-033006-6
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光程差原理设计的紧凑宽带Rotman透镜波束赋形网络,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天线阵列多波束实现。首先,详细介绍了Rotman透镜的基本原理;然后,利用二等分功分器替代传统的单端口馈电模式,产生高定向波束,降低相邻端口处的能量损失以及透镜内部能量的散射;最后利用切比雪夫多枝节匹配变换器,优化原有的锥形阵列输出端口,在保证宽频带的条件下,缩短原有匹配端口尺寸,使得透镜整体尺寸减少20%,实现了Rotman透镜的紧凑性。改进模型的实测结果表明,该透镜工作频带为16.5~33.8 GHz,其中在17.2~32 GHz,S11优于15 dB,扫描角度为±30°。该透镜结构简单紧凑,能够有效地为相邻阵元提供稳定的相位差信号,很好地实现5G毫米波阵列多波束的目标。  相似文献   
98.
《发光学报》2021,42(6)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Er~(3+)掺杂的ZnO纳米棒阵列,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X单晶衍射谱仪、透射电镜、微区显微光谱仪等对其形貌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前后ZnO纳米棒的形貌及晶型结构未发生改变,Er~(3+)被均匀地掺杂至ZnO纳米棒中,并未发现形成Er_2O_3;掺杂Er~(3+)后样品的光致发光光谱显示400 nm左右蓝光部分占比先提高后减少,其可见光占比减少归因于Er~(3+)填补了一部分锌空位缺陷,同时抑制了一部分氧空位缺陷。结合荧光寿命光谱分析也可发现其辐射发光部分寿命延长,表明荧光辐射效率提高。最终选取掺杂浓度为30%的单根ZnO纳米棒制备ZnO/GaN异质结发光二极管,与未掺杂Er~(3+)的样品相比,其电致发光强度提高了5倍。本研究可为ZnO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改善提供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王爽  陈华伟 《声学学报》2021,46(6):884-895
针对具有空间响应变化函数约束的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器设计问题,提出了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实现抽头稀疏设计的优化算法。该算法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能够将原始优化问题进行分裂处理的特点,通过引入替代变量和指示函数,使得表征波束形成器抽头稀疏度量的非凸L0范数与阵列响应约束分离,进而将问题分裂到元素层级并给出近邻算子的解。对于指示函数的近邻算子求解,在分裂到元素层级后则退化为简单的双边约束问题,因而降低了优化求解的计算复杂度。仿真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比现有的L1范数方法在宽频带条件下的抽头稀疏度能够提升6%~13%,通带最大波动误差减小了约2 dB,并且优化消耗时间更短。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实现高抽头稀疏度波束形成的同时,对声信号造成的失真更小。因此,所提出的方法在降低传声器阵列波束形成器的实现复杂度以及保持阵列响应的频率不变性能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0.
陈玉  郭洁琳  钟辉  孙冠姝  陈志强  贾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1,33(11):115001-1-115001-7
峰化电容作为电磁脉冲模拟器中用于陡化脉冲输出的关键部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易发生沿面放电和击穿现象,采用光电检测系统可对绝缘沿面放电现象进行有效分析。针对峰化电容器沿面放电监测的技术难题,研制了一套绝缘沿面放电过程光电检测系统,对绝缘沿面放电现象进行光电检测。首先提出了绝缘介质沿面放电过程光电探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其次,对系统的时延性能进行了评价;最后,完成了绝缘介质沿面放电过程定位实验,验证了光电探测系统的可行性。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放电区域的有效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