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008篇
化学   1745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38篇
综合类   48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4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翟纬绪  赵转云 《有机化学》1986,6(2):134-138
Pt(PPh_3)_2Cl_2在碱性介质中,与一氧化碳直接进行还原及羰基化反应,得到五种膦取代的羰基铂配合物:Pt_5(μ_2-CO)_5(CO)(PPh_3)_4 1,Pt_3(μ_2-CO)_3(PPh_3)_3 2,Pt_3(μ_2-CO)_3(PPh_3)_4 3,Pt_4(μ_2-CO)_5(PPh_3)_4 4,以及Pt(Cl)(PPh_3)_2(COOCH_3) 5。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新的三核铂羰基簇2以及配合物5的分子结构。还讨论了1和5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62.
The cyclohexamethylene-diamine squaric acid platinum(Ⅱ) complexs(R,R, S,S) binding to G-actin and the consquence conformation change were studied by N-(1-pyrenyl) maleimide(NPM) labeled fluorescence and intrinsic fluorescence. The binding and chemical kinetics were determined by fluor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R (Pt/actin molar ratio) was lower than 30, the Pt binded to G-actin strong binding sites(-SH), when R was larger than 30, the Pt binded to G-actin weaker binding sites. The consquence conformation changes were determined by CD. The CD results showed that R was smaller than 60, G-actin α-helix contents decreased slowly, R was larger than 60, G-actin conformation changed obviously. The reaction of R,R complex of platinum(Ⅱ) S,S complex of platinum(Ⅱ) with G-actin was similar to that of with S,S complex of platinum(Ⅱ).  相似文献   
63.
电化学氟化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雪明  胡昌明 《有机化学》1993,13(2):122-128
电化学氟化是利用电极反应将氟直接引入有机或无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机物的电化学氟化方法有两种: 一是Simons于1941年发明的, 用镍作阳极, 在无水氟化氢溶液中, 电解制备全氟化合物的方法。此方法在近年来有不少改进。另一是1970年Rozhkov提出的, 以有机溶剂(如含Et3N.3HF的MeCN)为介质, 在铂阳极上,氧化得到单氟化产物的方法。本文全面地综述了这两种方法, 并着重于最新民发展。  相似文献   
64.
测定了Pt-Sn型催化剂浸渍状态下的Sn-119、Pt-195的多核核磁共振。当SnCl2/DCl溶液体系中加入H2PtCl6以后,出现了Sn(Ⅳ)和另外一种Sn(Ⅱ)的构型,Sn-119峰向高场位移,说明部分Sn(Ⅱ)被氧化成Sn(Ⅳ),H2PtCl6的量对这种氧化性影响较小。而H2PtCl6/D2O溶液体系中加入SnCl2以后部分Pt(Ⅳ)被还原成Pt(Ⅱ),随着SnCl2量的增加,Pt(Ⅱ)  相似文献   
65.
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为模型免疫蛋白,对传染病的诊断技术进行了研究. 利用吸附在铂电极表面Nafion膜中负电性的磺酸基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分子中的氨基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实现抗体的结合,同时通过纳米金(Au)增加抗体的固定量,以及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的笼效应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和纳米金固定在铂电极上,从而制得高灵敏、高稳定电位型免疫传感器(PVB/Au/HBsAb/Nafion/Pt). 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并对该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该免疫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响应时间快(<3 min)、稳定性好、寿命长(>4个月)、选择性高等特点,将其用于病人的血清样品分析,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6.
Pt/KL沸石在异丙醇分解反应中具有很高的脱氢活性,而Pt/HL沸石具有明显的缺电子性,在此反应中难以显示出脱氢活性,通过加氢作用,可使沸石的酸位免受积炭覆盖,从而可增强Pt/HL沸石的酸性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7.
普鲁士蓝膜修饰极循环伏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普鲁士蓝(PB)膜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膜中电活性中心间的相经作用导致PB膜电极的伏安行为偏离理想表面波,用有限扩散边模型解释了高电位扫速下膜电极的伏安行为,在含钾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中测得PB膜中电荷传输扩散系数为10^-9-10^-11cm^2/s。  相似文献   
68.
金、铂、钯在地质样品中的含量甚微,国内外常采用ICP-AES,ICP-MS和ETAAS直接测定。FAAS法由于仪器便宜、操作方便,也广泛应用于预富集后的痕量贵金属的分析。目前,在测定贵金属的分析方法中,常采用固相萃取法富集分离样品,主要的固相萃取剂有:无机吸附剂,交联树脂[1],螯合树脂[  相似文献   
69.
王贵方  周艳梅 《分析化学》1997,25(5):617-617
1引言目前,已有多种杂环偶氮类试剂测定铂的报道,但其在显色灵敏度等方面大多还不理想。本文系统研究了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与Pt(Ⅳ)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6.0的酸度范围内,在加热条件下铂(Ⅳ)与试剂形成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1.6mol/L高氯酸溶液中转变为另一型体绿蓝色络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8.3×104L·mol-1·cm-1,大多数常见金属离子及Au3+、Ag+等贵金属离子在一定范围内对测定无干扰。在EDTA存在下,可…  相似文献   
70.
用TPD-MS、TPSR-MS及CO氧化活性测定等方法研究了Pt/Al2O3和掺杂超细ZrO2的样品的表面氧脱出-恢复性能、CO表面氧化性能及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Pt/Al2O3中掺杂ZrO2后,样品表面上的氧物种脱出和氧化恢复性能明显提高,脱氧量也明显增大;并发现在CO-TPSR过程中程脱物CO2的脱附量大小及峰顶温度次序与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也有一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