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化学   23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研究了硝酸铈对大白鼠肝脏CaMⅠ ,PMCA1b基因表达的影响。腹腔注射高、低浓度硝酸铈均不会引起CaMⅠ ,PMCA1b基因表达的变化 ,提示硝酸铈对钙调素、Ca2 ATP酶的影响可能仅处于转录后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Quin 2, (2-[(2-bis-[carboxymethyl] amino-5-methylphenoxy)methyl]-6-methoxy-8-bis [carboxymethyl] aminoquiniline), a Ca^2 probe, were investigated upon incubation with Ca^2 or La^3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nding of La^3 to Quin 2 resulted in different fluorescent spectrum from that of Ca^2 . Based on this observation, a fluorescent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ly determination of the dissociation rates of Ca^2 and La^3 from a Ca-La- calmodulin complex (Ca2La2CaM).  相似文献   
14.
钙调素修饰金电极的交流阻抗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交流阻抗方法, 以氧化还原对为探针,对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的钙调素 (CaM)膜的成膜过程、不同pH值的影响以及与钙离子的结合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钙调素可以自组装到金电极表面并且其自组装过程较为明显地分为快、慢两个步骤;还发现钙调素膜的性能结构随体系不同的pH值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在其等电点,膜的结构最致密;而且钙调素膜与钙离子的结合也分为较明显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方波极谱法研究了重金属Pb2+与钙调素(CaM)的结合反应, 直接检测到Pb2+-CaM配合物的存在, 并进一步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b2+-CaM的电极反应. 在pH=6.5时, 用方波极谱法在Pb2+-CaM体系中检测出2个还原峰, 峰电位分别为-0.44~-0.47 V和-0.73~-0.77 V, 说明在Pb2+-CaM体系中铅有2种存在形式, -0.44~-0.47 V的还原峰对应于游离态Pb2+, 电位更负的还原峰对应于配合物[Pb2+-CaM]. 2个还原峰的峰电流均随着cPb2+/cCaM比值增大而增大; 至cPb2+/cCaM≥10后, 配合物[Pb2+-CaM]的峰电流基本不再变化, 而游离态Pb2+的峰电流则继续增大. 利用极谱滴定曲线的拐点可判断出Pb2+在CaM中有10个结合位点. 进一步的测量结果表明, 循环伏安曲线出现游离态Pb2+的氧化峰和还原峰, 而络合态的[Pb2+-CaM]只有其还原峰, 反向电压扫描时不出现阳极波, 即没有相对应的氧化峰出现.  相似文献   
16.
利用钙离子与钙调素(CaM)有4个结合位点的特点,以钙离子选择电极络合电位滴定法测定了Ca2+与CaM络合反应的滴定终点,用滴定终点时Ca2+的准确浓度,结合cCa2+=4cCaM计算得到CaM浓度。此方法一般可估算低至5×10-6mol/L的钙调素浓度。所求钙调素浓度与凯氏定氮法测定的结果一致。采用此方法测量钙调素浓度具有用量少、方法简便、准确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利用脱钙钙调素(apo-CaM),Tb.CaM和Ca.CaM系统的荧光光谱及酪氨酸-铽离子(Tyr-Tb3 )敏化荧光光谱,研究了pH诱导钙调素构象的改变.随着pH值的降低,apo-CaM的荧光强度下降并出现蓝移,Ca.CaM系统的荧光强度较Tb.CaM下降显著,Tyr-Tb3 敏化荧光光谱也有相当程度的降低.对荧光强度的变化与钙调素分子结构和构象的关系和pH诱导钙调素构象改变的机理作了详细的解释,H 可通过与Ca2 和Tb3 产生竞争结合,影响金属离子与钙调素的结合作用,还可以通过正电相斥或与肽链上带负电荷原子相结合而使CaM分子的极性增强,改变CaM表面的疏水性,降低CaM的活性.文章对pH诱导钙调素构象改变在胞外钙调素信号转导机制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光敏感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及其对照可育系,在不同生育期叶片内NAD激酶和NADP磷酸酶的活性对不同光周期的反应.LD下可育核供体小麦叶片内的NAD激酶总活性、CaM依赖性和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均略高于SD,但差别不显著;NADP磷酸酶活性在孕穗、抽穗和籽粒灌浆期均高出SD一倍以上.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在LD和SD下,叶片中的NAD激酶总活性、CaM依赖性和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以及NADP磷酸酶活性均有明显差别,而且LD下CaM依赖性NAD激酶活性逐渐被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所取代.这反应出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体内的NAD激酶和NADP磷酸酶活性比核供体正常可育系对光周期的反应更敏感,这可能是LD导致光敏小麦育性转换和花粉败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多肽与花粉钙调素的相互作用及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Ca2+存在下,丹磺酰标记的花粉钙调素(D-pCaM)与合成的多肽相互作用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被研究的绝大多数多肽能与D-pCaM结合而形成复合物,使D-pCaM的荧光光谱发生变化.用荧光法测定了这些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d,其中肽BP-13的Kd值为4.0nmol/L,是与pCaM结合能力最强的一个多肽.除证明了多肽的疏水性,预测二级结构形成倾向和链长对其与pCaM结合能力有影响外,还发现用D-丙氨酸取代肽链中的Gly或L-丙氨酸后,可改变肽对pCaM的亲和性,这为提高多肽与钙调素的亲和力提供了一条改进的途径.我们的研究还可以定性地说明不同来源CaM性质相似又有差异,反映了它们的高度保守性和变异性.同时还展示了所研究的多肽对细胞信息传导过程的影响,为研究CaM对细胞功能调节的作用机制和建立pCaM拮抗肽的活性筛选模型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 HPGMR农垦 5 8S为材料 ,研究了光周期处理前、后 Ca2 /Ca M依赖性蛋白激酶 (Ca2 /Ca M- PK)活性及其酶谱特征 .结果表明 :随着幼穗的发育 ,Ca2 /Ca M- PK活性均有提高 ,并且长日照和自然日照条件下的酶活提高程度大大高出短日照处理 .不同时期、不同处理的 Ca2 /Ca M- PK酶谱带数未见明显差异 ,但在总体上 ,不育植株 (L D和 ND)的酶带弱于可育植株 (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