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篇
  免费   1013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化学   293篇
晶体学   58篇
力学   201篇
综合类   48篇
数学   62篇
物理学   242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利用激光脉冲沉积(PLD)技术在(302)γ-LiAlO2衬底上成功生长了非极性的a面(1120) ZnO薄膜. 衬底温度为350℃时,薄膜是混合取向(a向和c向),以c面ZnO为主,且晶粒尺寸分布很宽;提高温度达500℃,薄膜变为单一的(1120)取向,摇摆曲线半高宽0.65°,晶粒尺寸分布趋窄,利用偏振透射谱可以明显看出其面内的各向异性. 衬底温度650℃下制备的样品晶粒继续长大,虽然摇摆曲线半高宽变大,但光致发光谱(PL)带边发射峰半高宽仅为105meV,比在350℃,500℃下制备的样品小1/5. 关键词: 非极性ZnO 2')" href="#">γ-LiAlO2 PLD 透射谱  相似文献   
112.
用双离子(40Ar+,C2H+6)辐照实验完成了从多壁碳纳米管向金刚石纳米晶颗粒的转变.对转变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一探索有望能成为一种金刚石纳米晶合成的新途径.由此可知,多重荷能离子辐照用于其他材料纳米结构的制备也不是凭空设想. 关键词: 金刚石纳米晶 离子辐照 透射电子显微镜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分子束外延的方法在BaF2(111)衬底上制备出了高质量的Pb1-xMnxSe(0≤x≤0.0681)薄膜.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Pb1-xMnxSe薄膜为立方相NaCl型结构,没有观察到MnSe相分离现象,薄膜的取向为平行于衬底(111)晶面.晶格常数随着Mn含量的增加逐渐减小,Mn含量由Vegard公式得到.通 关键词: 1-xMnxSe外延薄膜')" href="#">Pb1-xMnxSe外延薄膜 透射光谱 带隙 折射率  相似文献   
114.
Diamond film was deposited in CH4 and H2 gas mixture with a small amount of N2 by microwave plasma assist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PCV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aman spect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fil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grains are different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edge. In the central region, diamond grains nucleated with a density as high as 4.8×108 cm-2 and were preferential in 〈001〉 orientation. The inner grains formed an area without stacking faults,which was surrounded by a rim with a high density of stacking faults. A growth model was suggested to interpret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 and the behavior of preferential growth. At the edge, the grains were identified to be 6H polytypes of diamond and a new twin relationship of grains was found. Besides, the effect of the N dopant on the growth behavior of the diamond film deposited by MPCVD was discusse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growth rate of the film. 关键词: 金刚石 结构表征 透射电子显微镜 多型金刚石  相似文献   
115.
Birkhoff系统的时间积分定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伟宽  梅凤翔 《物理学报》2007,56(5):2479-2481
研究Birkhoff系统的时间积分定理.建立Birkhoff系统的时间积分等式,由此等式导出系统的类功率方程,Pfaff-Birkhoff积分变分原理以及Pfaff-Birkhoff-d′Alembert微分变分原理. 关键词: Birkhoff系统 时间积分等式 类功率方程 变分原理  相似文献   
116.
ZnSe/SiO2半导体量子点玻璃的光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Se/SiO2半导体量子点玻璃的光谱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UV-Vis透射光谱中观察到光吸收边相对于体相半导体有明显蓝移.稳态发射光谱(PL)中观察到ZnSe纳米晶体的位于蓝区的基本呈高斯分布的弱的最低激子发射峰、强而宽的表面态发光带以及对应杂质能级的三个锐峰发光.时间分辨荧光光谱(TRPL)中观察到发光效率高的最低激子发射峰,并测量其荧光衰减寿命,经尾部拟合为28.5 ps.同时,结合有效质量近似(EMA)模型,估计ZnSe纳米晶体的平均粒径介于2.45~3.60 nm之间,尺寸分布基本呈高斯型.  相似文献   
117.
使用熵束宽、渐近分析和环围功率法对截断平顶高斯光束的束腰宽度w、远场发散角θ0和M2因子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按不同束宽定义得到的截断平顶高斯光束的w、θ0和M2因子不同,且与截断参量a/w0(a为光阑半宽度,w0为平顶高斯光束初始束腰宽度)有关.随a/w0的增加,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w、θ0和M2都分别趋于某常量.  相似文献   
118.
水分子对碳链的输运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艳红  许英  郑小宏 《物理学报》2007,56(2):1093-1098
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水分子对7个碳原子组成的一维原子链的输运性质的影响.碳原子链放在具有有限截面的Al(100)电极中.研究发现,碳原子链上的水分子的数目和放置的位置的不同将对体系输运性质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单个H2O分子对碳链平衡电导的影响随其摆放位置的不同而出现奇偶振荡,例如,当位于奇数编号的碳原子上时,电导取极大值,当位于偶数编号的碳原子上时,取极小值.将两个H2O分子置于不同的碳原子正上方时,在不同的位置平衡电导相差很大,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原本受到抑止的第三个本征通道也有较大的贡献.此外,还研究了放置两个水分子时,体系的电流-电压(I-V)特性,随着水分子的数目和放置的位置不同,某些情况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微分电阻,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却没有出现. 关键词: 平衡电导 透射谱 负微分电阻  相似文献   
119.
 在Angara-5-1联合实验中,利用条纹像机和光纤阵列实现时间分辨和1维空间分辨,得到了丝阵条纹像,观察到丝阵负载箍缩区X光辐射的1维轴向空间分布信息随时间的演化过程,考察了内爆的同步性和均匀性。通过对比不同结构负载内爆等离子体X光1维时空分布信息,发现由于内层等离子体对磁流体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的抑制作用,(40+20)根双层钨丝阵比60根单层钨丝阵的内爆轴向同步性好,产生的X光辐射功率高;由于负载存在弯曲、断丝、扭曲等现象,(60+30)根双层钨丝阵比90根单层钨丝阵的轴向同步优势不明显;轴向同步性好与辐射功率高之间存在相关性;辐射波形前沿较快时,X光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0.
高功率脉冲激光对阶跃折射率多模光纤损伤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研究了激光点火系统中光纤端面损伤、光纤初始输入段损伤和光纤内部损伤机理。结果显示:端面损伤主要是由光纤端面的杂质和缺陷引起;光纤初始输入段损伤是由光束的初次反射造成光纤局部激光能量密度增大引起的;光纤内部体损伤主要由于激光自聚焦效应引起损伤和光纤受到的意外应力产生微小碎片,吸收激光能量,引起光纤局部损伤。给出了激光点火系统中提高光纤损伤阈值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光纤端面处理、设计合理的激光注入耦合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