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5篇
  免费   1704篇
  国内免费   3252篇
化学   3347篇
晶体学   156篇
力学   911篇
综合类   132篇
数学   360篇
物理学   396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424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14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研制了一台五通道ROSS-FILTER-PIN软X射线能谱仪,能谱范围为0.28—1.56keV.它由5个连续能段组成,每个能段的起止边由罗斯滤片对(ROSS-FILTERS)的L或K吸收边确定.罗斯滤片对的厚度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为了使每个通道的灵敏区外响应(即所测能段外响应)与通道总响应之比最小,在滤片对的第二滤片上镀上了一定厚度的第一滤片材料;为了缩减滤片表面积以增强低能滤片的抗冲击能力及方便滤片加工,能谱仪采用了小探测面积的PIN探测器(1mm2).借助此能谱仪,测量得到了喷气式Z箍缩(Z-pinch)等离子体辐射软X射线能谱的分布,并研究了软X射线产额随箍缩状况的变化趋势. 关键词: Z箍缩等离子体 罗斯滤片 软X射线能谱  相似文献   
42.
Safety considerations of TBM are part of the design process to ensure that the TBM do not adversely affect the safety of ITER. So accurate calculations of all radioactivity and potential harmfulnes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designing of device, selecting of blanket and shield material, analyzing of the safety and environment, disposing of nuclear waste and operation of the reactor.  相似文献   
43.
FeCoB-SiO2磁性纳米颗粒膜的微波电磁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交替沉积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了超薄多层的FeCoB SiO2 磁性纳米颗粒膜 .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探针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薄膜的微结构和形貌特征 .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四探针法、微波矢量分析仪及谐振腔法测量薄膜试样的磁电性能和微波复磁导率 .重点对SiO2 介质相含量、薄膜微结构对电磁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机理做了分析和探讨 .结果表明 :这类FeCoB SiO2 磁性纳米颗粒膜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和高频电磁性能 ,2GHz时的磁导率 μ′高于 70 ,可以应用于高频微磁器件或微波吸收材料的设计  相似文献   
44.
郝万军  李畅  魏英进  陈岗  许武 《物理学报》2003,52(4):1023-1027
研究了应用于锂二次电池正极的新型高能量密度存贮材料Li(AlxCo1-x)O2 (x=01—05)的磁性.发现Al3+的掺杂可导致Co3+中d电子自旋态发生变化,即有部分d电子进入高自旋态.伴随Co3+中电子状态的改变,材料结构演化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表现为c/a比增大明显减缓,较好地解释了材料结构对Vegard定律的正偏离.这对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锂电池材料 Li(AlxCo1-x)O2 磁性 自旋态 结构演化  相似文献   
45.
双驱动x射线激光等离子体能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时间积分空间分辨的平晶千电子伏谱仪测量了钽激光等离子体发射波长范围为045— 075nm的软x射线能谱,精确测量和准确辨认出类镍、类钴和类铁离子的共振线及类镍离子 的内壳层跃迁线-对实验结果处理,获得了辐射线谱的强度-通过谱线比率的诊断推断脉冲激 光时差对等离子体状态的影响,至少也可部分解释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及等离子体的 电离程度- 关键词: 离子谱特性 软x线能谱强度 谱线辨认  相似文献   
46.
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上磁性隧道结的微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就如何在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上沉积高质量的磁性隧道结纳米多层薄膜材料和如何利用光刻方法微加工制备均匀性较好的磁性隧道结方面做了初步研究,并对磁性隧 道结的磁电性质及其工作特性进行了初步测量和讨论.利用现有的光刻设备和工艺条 件在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上直接制备出的磁性隧道结,其结电阻与面积的积 矢的绝对误差在10% 以内,隧穿磁电阻的绝对误差在7% 以内,样品的磁性隧道结性质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可以满足研制磁随机存储器存储单元演示器件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磁性隧道结 隧穿磁电阻 磁随机存储器 4英寸热氧化硅衬底  相似文献   
47.
根据实验室研制的磁流体密封装置,采用自制煤油基磁流体,通过多次实验初步探索到磁体泄放压与外磁场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8.
在以往 ,声学只能对物质整体的机械性能提供一些测量方法和数据 ,而对物质微观结构的了解 ,主要是依靠原子物理、分子物理等其他学科 ,声学所能提供的数据甚少。但近几年来 ,随着高频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 ,已使超声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围 ,从一般宏观现象 ,渗透到物质的微观领域 ,并视为研究物质性质的有力工具之一。高频超声指的是频率在10 8~ 10 14 Hz的超声 ,由于 10 8~ 10 12 Hz是在电磁波谱中的微波段、10 12 ~ 10 14 Hz是在光波段。因此称10 8~ 10 12 Hz这个频段的高频超声为微波超声 ,而10 12 ~ 10 14 Hz这个频段的超声为光波…  相似文献   
49.
用改进嵌入原子法计算Cu晶体的表面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民  徐可为  马飞 《物理学报》2003,52(8):1993-1999
用改进嵌入原子法(MEAM)计算了Cu晶体12个晶面的表面能.结果表明,密排面(111)的表面能最小.其他晶面的表面能随其晶面与(111)晶面夹角的增加而增加,据此可以粗略地估计各晶面表面能的相对大小.给出的几何结构因子的确定方法及结果可以直接用于计算其他面心立方晶体的表面能及其他特性.在Cu,Ag等面心立方薄膜中出现(111)择优取向或织构的机理是表面能的最小化. 关键词: 改进嵌入原子法 铜 表面能 计算  相似文献   
50.
双核系统核子转移驱动势与复合核的最佳激发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计算了以208Pb为靶的一系列重离子熔合反应双核系统核子转移驱动势.它制约由输运方程所支配的核子转移速率,因而确定了双核系统形成复合核的几率.并由此可确定形成复合核所必须的最低激发能,即形成最稳定复合核的最佳激发能,得到了与已知实验值基本符合的结果. Particle transfer driven potentials in Di nuclear System (DNS) in heavy ion collisions based on 208Pb target are calculated. The driven potential controls the particle transfer velocity in the process governed by the diffusion equation, and as a consequence determines the compound nuclear formation probability of DNS. The minimum excitation energy to form a compound nucleus, which is the optimum excitation energy to form the most stable compound nucleus, has been calculated, and the results are basic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