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4篇
  免费   2040篇
  国内免费   3834篇
化学   7536篇
晶体学   416篇
力学   817篇
综合类   247篇
数学   831篇
物理学   4561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445篇
  2020年   348篇
  2019年   456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469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539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777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758篇
  2008年   771篇
  2007年   729篇
  2006年   747篇
  2005年   621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342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51.
本文采用电导、pH滴定法研究了乙醇-水溶液中希土与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乙醛酸(简称H2A)的配位反应.合成了15种新的希土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化学分析、水份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HA)3·nH2O(RE=Ce、Pr、Sm、Tm、Lu、n=1;RE=La、Nd、Eu、Gd、Tb、Dy、Ho、Er、Yb、Y,n=1-2).并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稳定性、紫外光谱、溶解性及摩尔电导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52.
首次研究了碳化钨负载S2 O2 -8 ZrO2 (PS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WC PSZ)上正戊烷的反应情况及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各种因素 ,并用GC MS ,XRD ,BET等手段分析了正戊烷反应产物和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等 .结果表明 :WC PSZ对正戊烷具有异构化和裂解的双重催化作用 .PSZ在负载适量碳化钨后对正戊烷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显著提高 ,显示出优于Pt PSZ催化剂的效果 ,碳化钨的负载量为 2 0 %的效果最佳 .适当的焙烧、活化和反应温度等条件是取得良好反应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3.
薄层循环伏安法是研究液/液界面电荷转移的一种新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易操作的优点。文章回顾了液/液界面电化学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薄层法的实验原理,对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总结了界面驱动力与电子转移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4.
聚酰亚胺/SiO2杂化膜的制备、表征和气体渗透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以TiO2为过渡层的硅藻土-莫来石陶瓷膜管基底上,制备了组分不同的聚酰亚胺/SiO2杂化膜。聚酰亚胺是利用4,4′-六氟亚异丙基邻苯二甲酸酐、2,4,6-三甲基-1,3-苯二胺和3,5-二氨基苯甲酸在溶液中进行亚胺化完成的。采用FT-IR、TG/DTA、DSC、SEM、BET和气体渗透测定对膜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聚酰亚胺通过支链上的羧酸基和SiO2相键连织构成了具有规则孔道的空间网状结构,并且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孔径逐渐减小;杂化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有机无机兼容性;相对于聚酰亚胺膜,杂化膜对H2、CO2和H2O与N2相比较具有较高的分离性,SiO2含量为25(wt)%的杂化膜对H2/N2、CO2/N2和H2O/N2的分离因子分别达到55.9、31.1和42.8。  相似文献   
155.
杨玉川  魏莉  金子林 《有机化学》2004,24(6):579-584
温控非水液/液两相催化,是指一类由两种或多种液态有机物组成的催化反应体系,其特点是体系的相态变化可通过温度来调控,即体系在高温时相互混溶呈均相,低温不溶分成两相,催化剂和产物分别处于两相,从而为解决均相催化剂分离难的问题开拓了一个新方向,是液/液两相催化研究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首次以"温控"为主线将氟两相催化作为温控液/液两相催化的一个特定类型纳入"温控非水液/液两相催化"范畴,并与其它通过温度来调控的有机液/液两相和作者提出的温控相分离催化串在一起作一较为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6.
报道了Zn∶Er∶LiNbO3单晶的坩埚下降法生长工艺。通过控制晶体生长固液界面的温度梯度(30~35℃.cm-1)、晶体的生长速度(0.8~1.5 mm.h-1)、密闭Pt坩埚等条件生长了宏观无缺陷的Zn2+(3%)和Er3+(0.6%)共掺的LiNbO3单晶。用X射线衍射(XRD)和差热分析(DTA)表征了获得的晶体,并测量了晶体不同部位的吸收光谱和荧光谱。从吸收光谱以及由XRD数据计算所得的晶胞参数推断,沿生长方向Er3+在晶体中的浓度分布逐步减少。光谱数据表明,晶体底部样品的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要比顶部大,而对应于Er3+上能级4S3/2和2H11/2跃迁至基态4I15/2的绿光发射,晶体底部却比顶部表现出更高的上转换效率。从晶体的内部结构、缺陷情况以及Er3+的分凝现象解释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57.
Developing low-cost but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electrocatalysts over whole pH values is a significant but daunting task for the large-scale applic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hydrogen production.Herein,we develop,for the first time,a scalable MOF-assisted strategy for the fabr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multi-shelled hollow N-doped carbon nanosheet arrays with confined Co/CoP heterostructures on carbon cloth(Co/CoP@NC/CC)for boosting HER performances.The key to this strategy is the step-by-step epitaxial growth of unprecedented multilayer ZIF-L arrays on carbon cloth,which are subsequently pyrolyzed and controllably phosphorized to achieve the precise control over the shell number and nanoarchitectures of the Co/CoP@NC/CC.Impressively,the HER performances can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by increasing hollow shell number,and the optimal triple-shelled hollow Co/CoP@NC/CC exhibits low overpotentials of 86,78 and 145 mV in acidic,alkaline and neutral media to deliver a current density of 10 mA cm-2,respectively,ranking as one of the best Co-based HER electrocatalysts over whole pH values.Further DFT calculations suggest that the Co/CoP heterostructures can effectively boost the cleavage of H–OH to generate protons and optimize 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hydrogen(ΔGH*),which,together with the large electrode/electrolyte interface and accelerated charge/mass transfer of multi-shelled hollow array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good conductivity and dispersity,are responsible for the remarkably improved HER performances.This study not only provides a new toolbox for enriching the family of multi-shelled nanoarchitecture materials,but also points out a general and effective route to develop highly efficient self-supported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energy-related applications and beyond.  相似文献   
158.
采用量子化学(MNDO、CNDO/2)方法,探讨了HCN、H_2CNH和H_3CNH_2分子间的N…H-C氢键的构成。计算表明:HCN-HCN分子间氢键作用较强,支持了实验结果。HCN及其氢加成物H_2CNH、H_3CNH_2等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依次减弱,其随C≡N、C=N、C-N的差异而变化,碳氮链中氮原子的作用是构成N…H-C型氢键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9.
过去,作者曾发表了多种光敏引发体系引发烯类单体光聚合的工作,在研究2,2-二甲氧基苯乙酮在氧存在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光聚合时,结合在聚合物链端的引发剂碎片具有光化学活性,在光聚合反应中产生高分子自由基,发生再次聚合,出现高分子量  相似文献   
160.
GC/MS法分析奶油中的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人造奶油、天然奶油和新西兰奶油中的脂肪酸,从中鉴定出7种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及花生酸。人造奶油含亚油酸比天然奶油含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