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151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45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203篇
物理学   78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魏昭彬  辛勤  郭燮贤 《催化学报》1991,12(4):255-260
  相似文献   
32.
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四氟乙烯单体压力对四氟乙烯与异丙醇调聚反应产物重量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n=1的产物含量增加,n>1的各产物含量下降;单体压力的影响则相反;引发剂浓度的影响不明显。反应初期n=1产物生成速率较快,反应中、后期有利于m≥3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33.
金文虎  金晶  冀亚飞 《有机化学》2007,27(12):1605-1608
以2,3,4,5-四甲氧基甲苯为原料, 经溴化、生成格氏试剂后在碘化亚铜存在下与(E)-4-氯-2-甲基-1-苯磺酰基-2-丁烯缩合得到合成辅酶Q10的关键中间体6-(E-3'-甲基-4'-苯磺酰基-2'-丁烯基)-2,3,4,5-四甲氧基甲苯. 此中间体与茄尼基溴缩合、脱砜基化反应和氧化三步反应, 最终制得标题化合物辅酶Q10, 以2,3,4,5-四甲氧基甲苯计总收率达31.3%.  相似文献   
34.
调制式DSC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一种新的热分析技术--调制式差示扫描量热示(Modulated Differentail Scanning Calorimetry)。对其工作原理,优点及在高聚物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35.
随着油田深部调剖应用的不断推广,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适用于深部调剖调驱体系的低污染有机锆交联剂逐渐受到关注。以ZrOCl2·8H2O、乳酸、乙二胺、硫脲为原料,制备了有机锆交联剂和HPAM-锆交联凝胶,其结构和性能经SEM和岩心驱替装置表征。并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制备有机锆交联剂的最佳条件为:氧氯化锆、乳酸、乙二胺及硫脲的质量比为7.8/1/6.7/5,反应温度为70 ℃,反应时间为3 h。交联温度为60 ℃,HPAM浓度为2 g·L-1、聚锆比为30/1时,聚合物凝胶成胶强度达到24968 mPa·s,成胶时间约8 h,凝胶体系可维持90 d不破胶。在级差为3.9的双管驱替岩心实验中,两管的岩心分流率均接近50%,剖面改善率达到66.77%。  相似文献   
36.
刘庆贵  马魁 《应用声学》2017,25(10):31-31
针对三维调整机难以实现多台同步工作,设计了基于PLC的同步控制方案。在同步控制系统方案中,采用西门子PLC通过工业无线以太网进行同步控制,由各维度油缸的位移传感器来保证同步控制的精确性。经实验,证实了此系统的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实现了同步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在试验设计中,一阶回归模型通常被作为合格拟合模型用来从众多因子中筛选出效应显著的特殊因子,而Q和Q_B准则能够比较简单地从大量的合格拟合模型中找出具有最优性质的设计.主要探讨了当拟合模型为一阶回归模型时,二水平的初始设计d与其Double设计(d d d -d)在Q和Q_B准则下的最优关系.给出了初始设计d的Q和Q_B值与其Double设计的Q和Q_B值之间的解析关系,从而得到在Q或Q_B准则下如果初始设计d是最优的,那么其Double设计也是最优的.此外,也分别给出了初始设计d及其Double设计的Q值和Q_B值的一个下界.  相似文献   
38.
Clromatic sensitivity along the protan, deutan, and tritan lines and the loci of the unique hues (red, green, yellow, blue) for a very large sample (n = 185) of colour-normal observers ranging from 18 to 75 years of age are assessed. Visual judgments are obtained under normal viewing conditions using colour patches on self-luminous display under controlled adaptation conditions. Trivector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s show an increase as a function of age along the protan, deutan, and tritan axes, with the largest increase present along the tritan line, less pronounced shifts in unique hue settings are also observed. Based on the chromatic (protan, deutan, tritan) thresholds and using scaled cone signals, we predict the unique hue changes with ageing. A dependency on age for unique red and unique yellow for predicted hue angle is found. We conclude that the chromatic sensitivity deteriorates significantly with age, whereas the appearance of unique hues is much less affected, remaining almost constant despite the known changes in the ocular media.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钛酸钡和钛酸钙担载的Ag和Pt纳米催化剂的表面结构随氧化-还原处理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对CO完全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发现氧化物担载的Ag催化剂在氧化处理后其催化活性较还原处理的高; 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氧化处理能够提高载体表面Ag颗粒的分散度,而还原处理导致Ag颗粒的聚集,从而降低了催化氧化CO反应的活性.氧化-还原处理改变了担载Ag纳米粒子的尺寸并影响其CO氧化反应活性.与此相反,氧化物担载的Pt催化剂在还原处理后所表现出的CO氧化反应活性较氧化处理的高; 对比研究发现,氧化和还原处理后Pt纳米粒子的尺寸基本相同,但是氧化处理的样品中Pt表面物种以氧化态为主,而还原处理后Pt表面物种主要为金属态.Pt纳米粒子表面化学状态随氧化-还原处理的调变是导致表面催化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王平  李兴国 《应用声学》2015,23(3):47-47
针对现有的蜂窝网络的在线动态分配模型具有的信道需求量大、呼叫动态变化时阻塞率高和收敛速度慢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MetropoisQ学习的蜂窝网络的在线信道分配方法。首先,在考虑同信道限制、邻居信道限制和同小区限制的基础上,设计了在线信道分配的数学模型,然后在Q-Learning算法基础上的设计了一种基于资格迹的Q(λ)算法实现信道的在线分配,为了进一步提高收敛速度,采用Metropois规则对算法中动作的选择方式进行改进,实现探索和利用的平衡。为了验证文中方法,采用Matlab工具上进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能实现蜂窝通信网络的在线信道分配,且与其它方法比较,具有较少的信道需求量、较低的阻塞率和收敛速度,较其它方法具有较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