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24篇
化学   1296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报道了3-芳基四氢合萘-1-酮的烯醇硅醚在氧化碘苯-三氟化硼的协同作用下3-位芳基迁移到2-位,生成2-芳基-3-氟四氢合萘-1-酮的反应。当芳基是Ph-p-Cl-Ph、p-Me-Ph和p-MeO-Ph时,收率分别为80%、61%、10%和5%,并讨论了这一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22.
首次采用Materialsstudio软件中不同的交换-相关势能函数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进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通过与文献报道的B3LYP/6-311G**常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以及MP2/6-311G**方法进行单点能计算,确认所采用方法计算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最低能量构象更接近整个势能面的全局最小点;振动频率理论分析结果与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羰基振动双重分裂的红外光谱特征相吻合,表明红外光谱可以作为琥珀酰亚胺类化合物的重要表征方法;根据对N-(1-萘基)-琥珀酰亚胺、萘和萘胺的轨道分布和电荷密度进行理论分析,解释了N-(1-萘基)-琥珀酰亚胺化合物溶液的紫外和荧光的光谱特征,并进而可推断N-(1-萘基)-琥珀酰亚胺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和理论计算得到的真空中最低能量构象相同,其二面角为94.995°。  相似文献   
23.
 为了更好地认识加氢脱硫和催化加氢反应中的载体影响和助剂效应,在同样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反应条件下,研究了噻吩加氢脱硫(HDS)和四氢萘催化加氢(HYD)反应.结果表明,对于无助剂的Mo和W催化剂,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顺序为TiO2-Al2O3>ZrO2>Al2O3.助剂的添加改变了催化剂活性顺序.Ni助剂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Co助剂催化剂.ZrO2担载的添加Ni的Mo和W催化剂分别获得了最佳的HDS和HYD活性.然而,添加Pt的Mo和W催化剂其HDS和HYD活性仅是Pt与Mo(W)二者的加和,Pt与Mo(W)之间没有协同效应.先将担载的Mo和W预硫化再将助剂引入体系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可以避免Ni和Co过早硫化形成类硫化镍(或硫化钴)物相,与采用螯合物分子方法制备的催化剂间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4.
何佺  王家荣  彭阳峰  赵平 《合成化学》2007,15(6):719-721,750
以1-萘甲醛为原料,三乙基苄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消旋的α-羟基-1-萘乙酸[(±)-2],收率51.4%.以光学活性(R)-( )-N-苄基苯乙胺为拆分剂,拆分(±)-2得(-)-2,拆分率45.5%.  相似文献   
25.
采用液相沉积法, 用铜的无机与有机酸盐对β, Y,丝光沸石进行表面修饰, 以萘的异丙基化反应评价HY,Hb,HM,HMCM-22以及改性沸石的催化反应性能. 用129Xe NMR研究铜在沸石表面的分散状态, 并与改性沸石的催化性能相关联, 探讨影响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的原因. 催化剂的反应性评价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顺序为HY > Hb > HMCM-22 > HM. Cu改性使HY和Hβ的催化性能明显改善,CuHβ系列的萘转化率最高达60%,β,β'-选择性达70%,CuHY系列则分别为97%和69%. 己酸铜和辛酸铜对β,Y沸石具有良好的表面与孔口修饰作用. 129Xe NMR研究结果证明CuHβ沸石中的两种孔道对Xe来说是畅通的,处于不同吸附位的Xe之间存在快速化学交换,微孔中存在Cu2+的强吸附位点,Cu2+离子也是反应的活性位点,且Cu2+和Cu+共存于孔道中,与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26.
滴定法快速测高含量硫酸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高含量硫酸根的测定方法,经典方法是硫酸钡重量法,此法成熟、准确可靠,但过程烦琐、周期长、成本高,不能适应快速分析的需要.此外还有EDTA容量法,该法虽分析时间短于重量法,但测定范围窄,往往受到碱土金属等元素的影响使分析结果不稳并增加分析的工作量,因而也难以适应高含量硫酸根快速分析的需要.对于工业生产中的中控分析和科研工作需尽快获得准确可靠的硫酸根数据,研究一种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本文研究制定了滴定法快速测定高含量硫酸根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7.
为了寻找新的有效光敏材料,设计了一系列新型氮杂2-β萘基苯并恶唑分子,用改进的PPP-SCF-CI方法,对设计分子的第一激发单线态,三线态,振子强度和跃迁矩等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筛选出了一些新型的具有特殊光物理特性的分子,并预测了有可能产生新型氮杂2-β萘基苯并恶唑分子类光敏感功能材料的取代基部位。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β-氯化萘汞在(ClRh(CO)2)2催化下于六甲磷酰胺溶液中的偶联反应动力学,证明了其反应为二级,求得了偶联反应动力学常数,α-氯代萘汞和α-溴汞代苯乙酸乙酯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不发生偶联反应,在α-溴汞代苯乙酸乙酯的偶联反应条件下分离和鉴定有机铑(I)中间体,根据所提出了反应机理,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
以无水A1Cl3为催化剂,N-甲基毗咯烷酮为助剂,ClCH2CH2Cl为溶剂,将一种含萘环的新芳醚单体——4,4’-二(α-萘氧基)二苯酮(DNBP)分别与对苯二甲配氯、间苯二甲配氯、2,5-二氯对苯二甲配氯等芳二酰氯通过低温溶液亲电共缩聚反应合成了6种主链含1,4-萘基结构的新型聚芳醚酮醚酮酮无规共聚物。考察了溶剂体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摩尔浓度等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用对数比浓粘度(ηnl3),IR,DSC,TG和WAXD等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它们均为非晶态聚合物,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和优良的耐热性,可溶于一些强权性非质子溶剂中。并以CHCl3为溶剂,甲酵和正已烷为沉降剂用浊度滴定法测定了上述6种聚合物的溶度参数(δ)。  相似文献   
30.
在三氟化硼乙醚(BFEE)-聚乙二醇(分子量400,PEG400)混合电解质溶液中,1,8-亚乙基萘直接阳极氧化聚合可以获得自支撑聚(1,8-亚乙基萘)膜.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10%PEG400中的起始氧化电位为0.95 Vversus SCE,远低于单体在0.1 mol.L-1四氟化硼四丁基胺-乙腈溶液中的起始氧化电位(1.38 VversusSCE).同时PEG400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单体在三氟化硼乙醚中的溶解性.UV-Vis,FTIR和1H-NMR确定了1,8-亚乙基萘在4,5位聚合,荧光光谱表明固态及可溶聚(1,8-亚乙基萘)膜是蓝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