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89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通过z扫描方法重新研究中国的酒精或水溶液的非线性光学效应,表明它们仅与介质中光热感应的负透镜效应相关。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应用ICP-AES法研究云南普洱茶稀土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云南省普洱主产地采集的150份普洱样品的稀土含量进行检测研究.检测样品中稀土的含量在0.26~4.07 mg·kg-1范围.依据国家标准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稀土限量标准2 mg·kg-1考核,43%的普洱样品被检出稀土含量超标.云南普洱熟和生不同的生产工艺会造成普洱稀土含量的差异,并影响产品质量.云南普洱不同主产地区之间的稀土含量存在差异,个别地区的普洱稀土质量安全控制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郑玲  赵燕平 《发光学报》2013,(2):230-234
发现一种鉴定普洱不同发酵时间的快速、简便、科学的方法,通过利用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仪,采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在600~1 800 cm-1波数段分析了4种发酵时间普洱标准品的SERS光谱异同点,发现在655,732,959,1 238 cm-1等较为明显的特征峰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研究了普洱发酵过程中多酚、含氮化合物、有机酸和糖类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通过SERS光谱分析,为鉴定普洱的品质提供了一种科学、简便、快捷的光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唐代陆羽撰写的《经》被誉为“叶百科全书”,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关于文化的史料,也是保留最完整、最全面的学专著。通过探析《经》中蕴含的育人价值,挖掘《经》中的化学课程资源。在化学教学中,将《经》中与化学知识契合的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情境载体建立学习桥梁,从化学角度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再认识,从文化视角感受化学中蕴含的人文底蕴,帮助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依据新课标中的情境素材建议与要求,梳理了《经》中可与高中化学教科书相联系的内容,为创设真实的情境提供素材,利用古代器具与中学化学实验仪器之间的相似性创设情境。并且提出了关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茶中儿茶素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类是叶药效的主要活性组分.天然产生的八大儿素为儿素(C)、表儿荼素(EC)、没食子儿素(GC)、表没食子儿荼素(EGC)、儿素没食子酸酯(CG)、表儿荼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荼素没食子酸酯(GCG)、表没食子儿素没食子酸酯(EGCG).本文综述了分离分析儿荼素的常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可直接测定叶中21种游离氨基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叶样品经粉碎、超声提取、离心净化、定容后,采用Capcell Pak C18柱(5μm, 2.1×150mm)进行梯度洗脱分离,流动相为0.3%甲酸水溶液-乙腈,流速0.4mL·min~(-1)。叶中21种游离氨基酸在7.2~335.5ng·mL~(-1)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6),检出限0.1~3.8 mg·kg~(-1),定量限0.4~12.5 mg·kg~(-1),加标回收率72.1%~104.2%,相对标准偏差RSD≦5.3%(n=6)。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适用于叶中21种游离氨基酸的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3种菊花茶中6种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及溶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义钧 《光谱实验室》2009,26(4):959-962
按照传统的花饮用方法对杭白菊、野菊花、贡菊3种菊花中钙、镁、铁、锰、铜、锌6种元素进行浸取;用0.45μm微孔滤膜分离浸取液中的可溶态和悬浮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此3种菊花中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菊花中6种元素的提取率在12.4%—80.4%之间,可溶态在水浸液中的比率在74.3%—96.5%之间。  相似文献   
18.
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茶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水萃取氨酸,浓盐酸水解为乙胺,建立了分光光度测定叶中氨酸含量的新方法。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氨酸浓度在1.6-10.0mg·L-1范围内与△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0-7g·mL-1。方法分析结果准确、操作比较简单、可排除叶中其它氨基酸的干扰。直接测定叶样品中的氨酸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亲水单分散聚合物基质阳离子色谱柱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制5.0 μm单分散大孔亲水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微球为基质,合成一种新型弱酸性阳离子色谱填料.选用甲烷磺酸作淋洗液,在流速为1.0 mL/min时,对6种无机阳离子(Li+, Na+, NH+4, K+, Mg2+, Ca2+)和有机胺进行了良好分离.考察了淋洗液种类、浓度以及流速对6种无机阳离子分离的影响,选择了合适的色谱分离条件.测得6种离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低的检出限.将其用于决明中阳离子的分析,4种离子在20 min内完全分离,各离子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6%~107%之间.此色谱柱的分离效果与Dionex IonPacCS12A商品柱接近,但分析时间缩短了44 min.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连蕊花的干燥工艺,对其鲜花采用微波杀青和热力杀青、微波干燥和热力干燥的方法进行处理.经过实验处理后,获得连蕊花的最佳干燥工艺如下:采摘→清洗→800W微波杀青80s→60℃热力干燥120min→样品保存.得到的连蕊干燥花外观好、芳香,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为我国市场增添了一种新的花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