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51篇
  免费   5649篇
  国内免费   8969篇
化学   14547篇
晶体学   511篇
力学   2920篇
综合类   1138篇
数学   7649篇
物理学   13904篇
  2024年   170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659篇
  2021年   913篇
  2020年   673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563篇
  2017年   992篇
  2016年   1145篇
  2015年   1335篇
  2014年   2083篇
  2013年   1960篇
  2012年   2026篇
  2011年   2075篇
  2010年   1854篇
  2009年   2223篇
  2008年   2474篇
  2007年   2134篇
  2006年   2129篇
  2005年   1952篇
  2004年   1842篇
  2003年   1405篇
  2002年   1157篇
  2001年   1034篇
  2000年   974篇
  1999年   892篇
  1998年   592篇
  1997年   488篇
  1996年   438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383篇
  1993年   406篇
  1992年   407篇
  1991年   374篇
  1990年   325篇
  1989年   274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提出一种新的手性分离技术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 研究了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在D(L)-酒石酸异丁酯1,2-二氯乙烷有机相和β-环糊精衍生物水相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 考察了β-环糊精衍生物种类和浓度、酒石酸酯构型和浓度、水相pH 值等因素对萃取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具有很强的手性分离能力, 羟丙基β-环糊精、羟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均对S-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大于对R-α-环己基扁桃酸对映体的识别能力, 其中以羟丙基β-环糊精的识别能力最强; 而D-酒石酸异丁酯的识别能力刚好相反; 在羟丙基β-环糊精和D-酒石酸异丁酯萃取体系中, α-环己基扁桃酸外消旋体一次萃取分离后, 水相中S-对映体e.e.%达到27.6%, R-和S-对映体的分配系数(kR和kS)分别为2.44和0.98, 分离因子(α)达2.49; 同时pH值和萃取剂浓度对手性分离能力有显著影响. 双相(O/W)识别手性萃取对外消旋体化合物的制备性分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对二甲氨基)苯基甲烷(DADM).在Mn(Ⅱ)和吐温-60存在下,Cr(Ⅵ)与DADM反应生成生色化合物,λ_(max)为550nm,ε为1.03×~5L·mol~(-1).cm~(-1)。Cr(Ⅵ)量在0~10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用于天然水和电镀废液中微量铬(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3.
在AHAS与磺酰脲类除草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基础上, 利用分子对接程序DOCK 4.0, 通过MDL/ACD三维数据库虚拟筛选, 得到了296个与AHAS结合能较低的小分子化合物结构信息, 从中选取了部分小分子进行化学合成, 并且测试了其生物活性. 部分化合物的体内和体外活性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4.
1 INTRODUCTION Much interest has been focused on the design and syntheses of supramolecular coordination polymers with novel topologies and structural motifs because of their encouraging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s of nonlinear optics, catalysis and separation, magnetism and molecular recognition[1, 2]. In princi- ple, control over the type and topology of the coor- dination polymers can be achieved by careful choice of ligand, met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preference, inorganic cou…  相似文献   
995.
目前,全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环境监测网络,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其中环保系统监测站2200多个,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国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站103个,酸雨监测网站113个,水质监测网站135个。同时,还建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和区域监测网等。到2005年,国控环境监测网络调整为:环境空气监测网站226个,测点数793个;酸雨监测网站239个,测点数472个;水质监测网站197个;监测断面1074个;生态监测网站15个。目前,我国已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410项,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农药等领域。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996.
高养馨  沈中和 《有机化学》1983,3(4):273-276
四氟乙烯和全氟4-甲基-3,6-二氧杂-△~7辛基磺酰氟在溶剂氟里昂-113(F-113)中进行自由基引发聚合反应时,共聚物(T-O)是否有链转移,可以通过测定所得共聚物中的含氯量来得以证实。我们首次应用质子X萤光分析法(PIXE)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聚物中含氯量小于1ppm,F-113溶剂并未发生链转移。同时,我们测定了已证明有F-113参与链转移反应的F_(40)试样,含氯量高达700ppm。  相似文献   
997.
以双酚A和氯乙醇为原料经Williamson反应制得中间体2,2'-二[对-(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再以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以对羟基苯甲醚为阻聚剂在减压条件下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备2,2′-二[对-(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双甲基丙烯酸酯.时终产物脱色纯化工艺也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8.
A novel cadmium(Ⅱ) isothiocyanate complex [Cd(N-MeIM)2(SCN)2]n(N-MeIM=N-methylimidazole) has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crystallographic method. The title compound crystallize in the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lattice parameters a=0.589 50(12) nm, b=0.785 70(16) nm, c=0.882 00(18) nm, α=110.98(3)°, β=106.49(3)°, γ=95.08(3)°, and Z=1. The title compound exhibits an infinite chain structure in which each pair of Cd atoms is bridged by two η-1,3-SCN- groups. The unique Cd atom lies on an inversion centre and the coordination sphere is completed by two N-MeIM N atoms to form a CdS2N4 octahedron. The polymeric chains are further extended into 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via π…π stackings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imidazole rings. The cyclic voltammetry behaviors of the compound on glass carbon electrode showed a typical irreversible process. CCDC: 265283.  相似文献   
999.
王季陶 《大学化学》2002,17(2):29-34
现代热力学的一个重要推论———反应耦合现象 ,长期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论证 ,还引发了长期的争论 ,严重地阻碍着热力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应用和热力学自身的发展。本文以激活低压金刚石气相生长为例 ,为反应耦合现象提供了定量化的证明 ,相应地建立了包含非平衡相图新领域的现代热力学完整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000.
以3-羟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中间体(±)-3-羟基-4-甲氧基苯酞合成了(±)-3-正丁基-4-甲氧基苯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