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化学   267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5篇
物理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官能团转化法制备羧基硅油及其柔软性能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氨值为0.2895mmol/g、-/Mn=52650的氨丙基硅油(APS)与环状二元酸酐如琥珀酸酐(SA)、马来酸酐(MA)、邻苯二甲酸酐(PA)反应得了三种不同羟基烃基的硅油(CAS),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三种CAS均能改善聚酯/粘胶纤维织物的柔软弹性,撕裂和断裂强度,但PA改性APS制备的CAS-3硅油,其分子侧链中的邻羧基苯甲酰基对硅油的柔软性能有影响;另外较高分子量的CAS能捉供织物更好的柔软性,而羧值变化对织物的吸湿性,回弹性影响较大,但对织物的柔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2.
聚硅氧烷富勒烯固相微萃取涂层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素琴  肖春华  吴采樱 《分析化学》2001,29(12):1374-1378
高分子聚硅氧烷富勒烯首次被用作固相微萃取涂层材料,利用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对该涂层进行了评价。与商用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相比,自制涂层在选择性、灵敏度、热稳定性、使用寿命及萃取量等方面的性能均优于商用聚二甲基硅氧烷。  相似文献   
63.
将脉冲激光束在惰性气氛中溅射石墨产生的等离子体,与一维链状聚甲基硅氧烷的蒸气束流反应,在产物中通过真空升华和重结晶分离出了两种单晶,经X射线衍射测定为具有(CH3SiO1.5)n(n=8,10)组成的硅氧烷,它们均具有多面体的三维笼状构型。通过色-质联用还检测到其它硅氧烷化合物,其中某些产物已表征为二维多环的构型,反应结果表明,经由激光等离子体的碰撞和能量传递,反应物的链状结构发生解离和进一步反应,经结构重组形成了多种不同组成和构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4.
带有苄基二甲基γ-硅丙基氯化铵侧基的聚硅氧烷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γ-氯丙基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和N,N-二甲基苄基胺的季铵化反应合成了带有苄基二甲基γ-硅丙基氯化铵侧基的聚硅氧烷。通过季铵化反应过程中γ-氯丙基转化程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影响该季铵化速率的各种因素的研究,表明该季铵化反应在反应的初期基本遵循二级反应速率定律,提高反应物的浓度、采用与反应物有适当相溶性的高极性溶剂,以及提高反应温度均能加速季铵化反应。  相似文献   
65.
聚硅氧烷/液晶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含氢硅油和乙烯基硅油为基质,在氯铂酸催化下与胆甾醇油烯基碳酸酯液晶共混交联成一定强度的聚硅氧烷/液晶复合膜。借助偏光显微撞观察了不同液日含量在材料表面的状态,通过动态凝血实验、血小板粘附与变形实验、溶血实验等研究材料表面形态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液晶20%、30%的液晶膜具有优良的抗凝血性能。  相似文献   
66.
液晶聚合物的单层与Langmuir-Blodgett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手性液晶聚硅氧烷和光致变色液晶聚硅氧烷两个毓的侧链液晶聚合物在空气/水界面的单层行为和Langmuir-Blodgett(LB)膜沉积特性,对LB膜结构与存在的聚集现象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并初步探讨了LB膜中液晶聚合物表现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67.
侧链液晶聚硅氧烷langmuir膜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含手性基团侧链液晶聚硅氧烷在空气/水界面上的单层膜,观测了成膜物在界面形成微畴结构以及表面压力升高时微畴聚集、重排过程,分析了纳米级微畴形成、聚集和重排的机理和规律。  相似文献   
68.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硅氧烷-15等7种脂溶性防晒剂含量的方法,样品使用乙醇-四氢呋喃(体积比3∶1)混合溶剂超声提取,经Waters Symmetry C18(150×4.6 mm, 3.5μm)色谱柱分离,以异丙醇-四氢呋喃(体积比90∶10)-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7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311 nm。结果表明,7种脂溶性防晒剂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不同基质类型的样品在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4%~103.0%,相对标准偏差为0.4%~4.4%,检出限和定量限范围分别为0.002%~0.009%和0.005%~0.03%,各成分在48 h内稳定。采用该方法测定市售30批化妆品中的防晒剂,测定结果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方法相比,检出的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等脂溶性防晒剂提取效果优于《规范》方法。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化妆品中脂溶性防晒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一类新型有机硅聚合物主链掺杂氧原子聚硅烷的合成与性质.该类聚合物是通过氧原子有规律地插入聚硅烷主链,形成具有氧杂低聚硅烷的序列结构(-[(SiMe2)mO]n-).聚合物的主链呈现了聚硅烷以及聚硅氧烷的杂化体结构.通过对此类聚合物性质的研究,能够获得有关此类聚合物行为的知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人们对聚硅烷和聚硅氧烷化学性质的了解.总结了此类聚合物的两类有效合成方法:通过α,ω-二功能基封端的线性硅烷低聚体缩聚反应法以及氧杂环硅烷单体的开环聚合反应法,包括氧杂环硅烷单体的开环聚合平衡和反应机理.讨论了此类聚合物的表征、热稳定性及其结构形态.在结论部分展望了此类聚合物的预期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采用等温差示光量热技术(DPC)研究了超支化聚硅氧烷的紫外光固化行为及固化动力学. 探索了引发剂浓度、 光强度、 聚合温度和环境气氛对固化行为的影响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光引发剂浓度和光强度及提高环境温度均可提高其固化速率和双键最终转化率. 在空气中固化时存在氧阻聚现象, 增大光强度可以显著缩短诱导期. 运用带扩散因子的自催化固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其光固化动力学, 计算出特定条件下的光固化动力学参数, 反应总级数约为6—7, 表观活化能为9.95 kJ/mol. 通过超支化聚合物与两种结构类似的低官能度单体光固化行为的对比, 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固化行为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发现由于超支化大分子的独特结构, 在固化初始阶段便产生凝胶, 因此双键的最终转化率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