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2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935篇
化学   1957篇
晶体学   64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74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双(α-呋喃甲酸)氧钒的合成和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羧酸氧钒配合物双(α-呋喃甲酸)氧钒。运用 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初步 确证。在实验性动物模型上研究了这个配合物的初步毒性和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 :双(α-呋喃甲酸)氧钒具有活性高,安全性好的优点,对糖尿病的治疗显示出 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用化学诱导动态核极化(CIDNP)方法研究了三乙胺与2-氯-5-甲氧基对苯醌在 C6D6,CH3CN溶剂中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首先形成基态电荷转移 络合物(CTC),在CD3CN中,光照电荷分离形成离子自由基对,使三乙胺亚甲基产 生发射极化信号。同时用UV-vis实验证实CTC的存在。  相似文献   
73.
提出了同时测定痕量磺胺嘧啶(SD)和磺胺二甲嘧啶(SM2)的溴取代紫外光度分析法, 实验结果表明: 在6×10-5 mol/L Br2, 2.5×10-3 mol/L KI溶液和体积分数40%乙醇溶液中, 测定SD和SM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2.25 mg/L, 和0~1.125 mg/L, 摩尔吸光系数(L·moL-1·cm-1)分别为: 在水中9.66×104和8.16×104, 在乙醇水溶液中1.25×105, 1.99×105. 用此法对猪肉中SD和SM2进行测定, 猪肉中SD和SM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53、7.35 mg/kg, 回收率在91.4%~104.4%, SD和SM2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1.5%.  相似文献   
74.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在CHCl_3中的折光指数浓度增量(dn/dc)和紫外吸收光谱。嵌段共聚物dn/dc具有很好的加和性,可以测定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紫外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除低苯乙烯含量的样品外,其它嵌段共聚物都显示明显的紫外增色性(UV hyperchromism)。因此UV和UV-RI双检测GPC不会得到可靠的嵌段共聚物组成数据。这种增色现象与其特征的紫外吸收谱图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75.
李英奇  杨斌盛 《中国化学》2004,22(10):1153-1157
The rates at which aluminum was removed from the N- and C-terminal monoaluminum ovotransferrins by pyrophosphate were evaluated by UV difference spectra in 0.01 mol/L Hepes, pH=7.4 and at 37℃. Pesudo first-order rate constants as a function of pyrophosphate concentration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athways of aluminum removal are different. For the N-terminal binding site, aluminum removal follows simple saturation kinetics, while the removal of aluminum from the C-terminal binding site reverts to the combination of saturation and first-order kinetics. The saturation component is consistent with a rate-limiting conformational change in the protein as has been reported. We propose that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mechanism is attributed to a pre-equilibrium process. The rate constants of saturation kinetics are accelerated from both terminals with the addition of 0.1 mol/L chloride to the monoaluminum ovotransferrin solutions, whereas the rates of the first-order kinetics are decreased for the C-terminal binding site. The effect of chloride ionic strength causes a continuing increase on kobs for the N- and C-terminal binding sites. Moreover, the kinetics behavior of the N-terminal is more easily affected by chloride than that of the C-terminal. In the experiment presumably the N-terminal site is apparently kinetically more labile than the C-terminal site.  相似文献   
76.
夏广新  张容霞  索瑾  朱毅  沈敬山  嵇汝运 《分析化学》2003,31(10):1183-1186
对咪喹莫特的红外(IR)、紫外(UV)、质谱(MS)、氢-氢相关谱(^1H--^1H COSY)、碳氢相关谱(HMQC)、碳氢远程相关谱(HMBC)予以解析并进行了报道。对所有的^1H NMR、^13C NMR谱的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质谱的主要碎片离子的可能的裂解方式和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  相似文献   
77.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茜素红S(ARS)与5'-鸟苷酸(5'-GMP)在pH 4.80的弱酸性缓冲溶液中生成络合物的结合反应.与试剂比较,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红移92 nm,测得络合物和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1.3×104 L·mol-1·cm-1;最大结合数n=10;浓度线性范围0.2~16 mg/L;检出限为6.1×10-8 mol/L.研究了ARS与5'-GMP是分子间作用力的结合反应,并对时间、温度、离子强度对结合反应的影响,以及无机物、生物物质对反应体系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草药中铁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芍、党参、白术、茵陈、天冬、枸杞子、当归、菟丝子、金银花、桔梗中微量元素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基础。中草药消化后配制成溶液,用邻二氮菲作显色剂,使用UV-12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在510 nm处测定各样品的吸光度(A),求出样品中微量元素铁的含量。结果显示,当归和金银花中铁的含量较丰富,分别为(135.367 8±0.111 1)μg/g和(125.936 4±0.159 9)μg/g;桔梗含铁量最少,为(3.510 9±0.159 9)μg/g,10种中草药中铁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为使用中草药治疗系统疾病提供了可靠数据,10种中草药在用量范围内Fe含量适合人体每天正常摄入量。  相似文献   
79.
铝酸钠溶液的紫外吸收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量子化学MNDO和DV-X_α方法计算了二聚铝酸离子[Al_2O(OH)_6]~(2-)和Al(OH)_4~-。结果表明前者旋转势垒很低, 只有10.08 kJ·mol~(-1), 最稳定平衡构型为C_s。用X_α过渡态理论计算获得这两个离子紫外吸收峰的理论值分别为266.6 nm和234.4 nm, 与实验值270.0 nm和230.0 nm相当接近。因此可以认为, 紫外吸收峰270.0 nm和230.0 nm分别为[Al_2O(OH)_6]~(2-)和Al(OH)_4~-离子的最高占有轨道电子向最低空轨道跃迁时产生的吸收峰。计算结果支持铝酸钠溶液中存在二聚铝酸离子的观点。  相似文献   
80.
研究了一种利用新型荧光探针——分子信标进行植物病毒检测的方法,可以不要求对病毒RNA进行严格的分离和纯化,就能快捷地得到检测结果。此方法被用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基因组RNA的检测,为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