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204篇
化学   185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8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K9玻璃是常用的光学和微系统材料。随着光学和微系统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具有较低廉的价格、良好的微加工性能,在K9玻璃上制作微米、纳米尺度的微结构和微器件的技术,已应用于光电子、微波技术、衍射光学元件等众多领域。但是,由于光学和微波等器件的表面粗糙可引起光散射和信号损失,从而降低器件性能。因此材料表面的超光滑处理对提高光学和微波等器件的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2.
83.
84.
周期性纳米结构阵列因其独特的光学效应在新型传感技术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其光学特性依赖于形貌和结构参数,一般可通过调整这些参数来调控其光学性能,而通过外加磁场调节其光学性能鲜有报道。通过气液自组装法制备胶体晶体模板,采用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实现了对胶体晶体模板结构尺寸的调控。在此基础上,结合磁控溅射技术合成了具有六角周期性排列的亚波长尺寸磁性Co纳米球阵列膜,并研究了其在结构参数和外磁场作用下的光学性质。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反射谱发现,随着刻蚀时间从0 min增加到4.5 min,在可见光波段,光反射峰波长从512 nm蓝移到430 nm,蓝移了82 nm,峰强从10.69%降低到7.96%,减弱了2.73%;在近红外光波段,光反射峰波长从1 929 nm蓝移到1 692 nm,蓝移了237 nm,峰强从10.92%降低到7.91%,减弱了3.01%。通过控制刻蚀的时间,可实现对Co纳米球阵列膜光反射峰峰位和峰强的有效调控。对未刻蚀和刻蚀的Co纳米球阵列膜施加一个垂直的外加磁场,在外磁场作用下,二者的光反射峰峰强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随着外加磁场的逐增,未经刻蚀...  相似文献   
85.
针对X射线波带片对大高宽比的应用需求,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在光滑的金属丝表面生长膜厚可高精度控制的多层膜环带结构,再利用聚焦离子束切片技术获得大高宽比的多层膜X射线波带片。采用复振幅叠加法设计了以Al2O3/HfO2分别为明环和暗环材料的X射线波带片,实验上利用原子层沉积在直径为72μm的金丝表面交替沉积了10.11μm的Al2O3/HfO2多层膜,环带数为356,总直径为92.22μm,最外环宽度为25 nm。通过聚焦离子束切割得到高为1.08μm、高宽比达43∶1的X射线多层膜菲涅耳波带片。该波带片应用于上海光源(BL08U1A)软X射线成像线站时,在1.2 keV X射线下实现聚焦成像功能,展现出利用该技术制备多层膜X射线波带片的潜力。  相似文献   
86.
单源低能离子束辅助沉积类金刚石薄膜摩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朱宏  刘惠文 《摩擦学学报》1995,15(2):118-125
目前,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的方法很多,然而其中的多数在沉积过程中都需要基本具有比较高的温度,这不不可避免地会对耐温性较差的材料造成损伤,或使机械零部件发生变形和尺寸变化,因此,利用单源低能离子束辅助沉积法制备了非晶碳薄膜,并且利用喇曼光谱和俄歇电子能谱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发现了其为无定形的类金刚石薄膜,薄膜中的碳原子成键主要sp^2杂化键,研究表明,随着离子能量和束流的增大,薄膜的显微硬度,摩擦系数和寿  相似文献   
87.
离子束增强沉积制备Cr—N薄膜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唐宾  杨生荣 《摩擦学学报》1998,18(2):113-118
利用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技术制备了Cr-N薄膜,并对不同能量氮离子轰击所制备的薄膜组成进行了X射线衍射及光电子能谱分析,测定了涂层的断裂性值,并对涂层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氮离子轰击能量影响Cr-N薄膜的相组成及取向,采用低能量氮离子轰击所得到的薄膜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和优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88.
利用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在将Ti用Ar^+束溅沉积到淬火态9Cr18Mo不锈轴承钢表面的同时,分别用Ar^+,N^+和C^+轰击试样表面,制取了增强沉积的表面改性层  相似文献   
89.
离子束辅助沉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将离子注入与薄膜沉积融为一体的材料表面改性新技术。利用Al+N+或Ti+N+离子束辅助沉积对工业纯铁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并且就其摩擦学性能与未经表面改性处理之纯铁试样的作了对比试验研究,同时还利用俄歇电子能谱仪、掠角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离子束改性层的成分深度分布和微观组织结构,以及磨痕的表面形貌和元素面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l+N+或Ti+N+离子束辅助沉积可以在纯铁表面形成Fe4N、Fe3Al或Fe2N、Fe2Ti等强化相,因而使材料的表层显微硬度分别提高了21.5%和58.4%,稳态摩擦下的摩擦系数分别降低约80%和83%,平均磨损量分别降低约71%和86%;磨损形式主要由纯铁严重的粘着磨损转化为轻微的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90.
感应耦合等离子刻蚀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的刻蚀机理,对影响刻蚀的两个重要参数及先进的硅刻蚀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影响刻蚀效果的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刻蚀出了20μm深,2μm宽的谐振器结构,得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