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8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2796篇
化学   2943篇
晶体学   198篇
力学   1486篇
综合类   101篇
数学   67篇
物理学   114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50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11.
研究了不同偶联剂及钛酸钾晶须添加量对钛酸钾晶须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结果发现 ,钛酸钾晶须能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 ,晶须的加入使材料的磨损率得到显著降低 ;钛酸钾晶须对材料具有一定的润滑性 ,添加晶须后材料的摩擦系数与树脂基体基本相当 ;偶联剂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影响不大 ,但是合适的偶联剂对材料耐磨性的提高则具有明显的作用 .晶须添加量较低时 ,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为较严重的粘着磨损 ,晶须添加量较高时 ,疲劳磨损占主导地位 .  相似文献   
112.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3.
以ZnO纳米柱阵列为模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TiO2/ZnO和N掺杂TiO2/ZnO的复合纳米管阵列. 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的结果表明: 两种阵列的纳米管均为六角形结构, 直径约为100 nm, 壁厚约为20 nm; 在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中, 掺入的N离子主要是以N-Ox、N-C和N-N的形式化学吸附在纳米管表面, 仅有少量的N离子以取代式掺杂的方式占据TiO2晶格O的位置; 表面N物种形成的表面态能级和取代式掺杂导致带隙的窄化, 增强了纳米管阵列的光吸收效率, 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 N离子的掺杂有利于N-TiO2/ZnO复合纳米管阵列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4.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其发展历程,对其合成方法以及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掺杂型和键合型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5.
用套索冠醚N,N′-双(2-甲基吡啶)-二氮杂-18-冠-6作为固定相,涂渍在弹性石英毛细管内,测其柱效、惰性、热稳定性、平均极性及选择性等性质.其结构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分析的试验数据所证实.试验表明,它具有良好的色谱性能、中等极性,适用于对醇、卤代烃、芳香烃等各类异构体的分离,并用分子结构观点探讨了保留机理.  相似文献   
116.
钯 8 羟基喹啉 5 磺酸形成的络合物的峰电流 (pH 8.6 ,- 0 .6 8V)具有吸附特性 ,为不可逆电极反应过程。其电子转移数 (n)、电子转移系数 (α)及饱和吸附量 (Γs)分别为 2、0 .4 6和 2 .2× 10 - 9mol cm2 ;钯 与8 羟基喹啉 5 磺酸的络合比为 1∶2 ;稳定常数 (K)为 8.73× 10 7。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未形成三元络合物 ,催化电流是由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共吸附在电极表面上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氧化了络合物的电极反应中间体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7.
IntroductionReactions of metal ions with neutral molecules orclusters produce a variety of metal complex ions andother new series of cluster ions including cations andanions.The laser ablation-molecular beam(LA-MB)method has marked its relevance in the st…  相似文献   
118.
纳米尺度分散的TiO2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纳米TiO2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1],广泛用于防水处理、空气净化、抗菌防霉等方面。本文对其能带结构及其消除甲醛的性能及机理进行分析。1 纳米TiO2光催化剂1 1 制备与表征以四氯化钛为主要原料,氨水、醇类化合物、盐酸等为主要反应助剂,采用亚稳态氯化法制备工艺,用相应的溶胶反应形成溶胶液体,低于100℃加热该液体,除去多余的水分,得到溶胶-凝胶体。过滤所得溶胶-凝胶体,并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数次,使其pH呈中性。将洗涤后的溶胶-凝胶体进行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微粉,1000℃高温煅烧,将煅烧后得到的纳米TiO2基…  相似文献   
119.
臭氧在金属氧化物上的分解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臭氧分解反应在环境科学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对近期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对臭氧在固体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和分解过程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我们的实验对其分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0.
黄土湿陷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首先通过在偏光显微镜下对湿陷前后的黄土薄片进行孔隙分布统计求出其湿陷空间,接着研究了黄土颗粒间的结构和连结特征,查明了遇水强度降低的连结,最后通过对外部因素——一定外荷和一定含水量——与内部条件的共同作用的研究,提出了黄土的湿陷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