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5篇
  免费   1042篇
  国内免费   792篇
化学   1265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144篇
综合类   49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254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可改变DNA构象的非离子糖基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剑  张高勇  谢克昌  敬登伟  程玉梅 《化学学报》2003,61(10):1658-1663
通过Zeta电位及粒径分析考察发现随着体系中辛基葡萄糖多苷表面活性剂质量 农度的增加,DNA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趋于缩拢。通过DNA-C_8APG复合物的UV吸收及 CD谱图进一步考察了DNA二级结构变化。随后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也证实 DNA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构象缩拢。通过表面张力UV图谱分析,推测非离子糖基表面 活性剂与DNA分子复合物结合的可能结构是表面活性剂与DNA之间的疏水作用及 多羟基的糖类的亲水头基结构与DNA带负电的核酸磷酸骨架以氢健的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92.
聚氧硫杂蒽树脂固化特性及其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DSC、TG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聚氧硫杂蒽树脂 (POSPF)的固化特性及其动力学 .结果表明 ,用六次甲基四胺 间二氯苄作固化剂 ,加热至 10 5~ 2 2 5℃能使POSPF树脂固化 ,在固化过程树脂中的活性羟甲基和固化剂参与反应生成亚甲基桥从而形成网状体型结构 ;动态DSC曲线上出现宽的固化放热峰 ,用T β外推法确定其凝胶温度Ti=10 0 0℃、固化温度Tp=181 5℃、后固化温度Tf=2 2 5 7℃ .固化后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性 ,失重 5 %时热分解温度高达 4 0 3℃ .  相似文献   
93.
Exfoliated polystyrene (PS)/laponite 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successfully. The characteristic doo1 diffraction peak of organo-laponite disappeared in the XRD patterns of nanocomposites, indicating that the laponite layers were exfoliated and the ordered crystal structure of laponite was destroyed because of the styrene polymerization. TEM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the exfoliated laponite primary particles were dispersed randomly in the PS matrix with lateral dimensions from 1 nm to 10 rim. SE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S/laponite nanocomposite particles were almost monodispersed spheres with the size of about 120 rim. Becaus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S and laponite nanolayers, the nanocomposites exhibited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when compared to pure PS.  相似文献   
94.
冻干保护剂溶液低温退火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10%叔丁醇/10%蔗糖/水溶液的冻结特性, 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 分析了溶液的退火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 溶液降温时, 蔗糖的存在阻碍了叔丁醇析出, 最大冻结浓缩溶液玻璃化转变温度Tg′由-32.5 ℃降低到-42.0 ℃, 升温时在-30 ℃叔丁醇发生反玻璃化. 在反玻璃化峰附近的温度进行退火可使叔丁醇充分析出, Tg′由-42.0 ℃上升到-34.9 ℃. 所需的退火时间与退火温度有关, 退火温度越接近Tg′, 所需的退火时间越长. 在-37 ℃时, 退火20 min可完全消除反玻璃化.  相似文献   
95.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对淋巴细胞表面形貌进行了形态学的初步研究,观察到了其膜表面其他显微技术所不能发现的超微结构.同时也运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Scanning Near field Optical Microscopy,SNOM)对淋巴细胞进行成像,观察了其对光的透射、吸收等光学性质,并对两种成像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淋巴细胞膜表面凹凸不平,分布着大量直径几十到几百纳米不等的小颗粒;淋巴细胞中央部位有自发荧光现象.结果表明,AFM和SNOM可作为进一步探讨淋巴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6.
分别测量了Pb及Pb-7w/0Sb在4.5mol·dm~(-3)H_2SO_4(30℃)中于1.3和1.5V(vs. Hg/Hg_2SO_4/4.5mol·dm~(-3)H_2SO_4)下在不同时间生长的阳极膜的交流阻抗谱,并使用线性电位扫描法分析了上述阳极膜的相组成。讨论了上述阳极膜进行的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并据此提出它们的等效电路。实验结果表明上述阳极膜的真实表面积随生长时间而增加,该膜多孔,主要由外层为PbO_2的PbO·PbSO_4微粒组成。锑能显著抑制PbO_2的生长,特别是在1.3V时。  相似文献   
97.
端羟基芳香酯二醇扩链的聚氨酯-酯的DSC研究陈静,余学海,杨昌正(南京化工学院应化系南京210009)(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嵌段聚醚聚氨酯-酯,结晶性,微观相结构,差示扫描量热法,形态结构众所周知,聚氨酯嵌段共聚物是一类结构特殊、用...  相似文献   
98.
在以0.1 mol.L-1氯化钾为支持电解质,pH为2.21的B-R缓冲溶液中辛硫磷于-0.72 V(vs.Ag/AgCl)处产生灵敏的还原峰。当辛硫磷的浓度在4×10-5~8×10-4mol.L-1范围内时,浓度与线性扫描还原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据此对辛硫磷样品作6次平行测定,测得平均值为3.42%,其RSD为1.7%,回收率为98.6%~103.6%。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探讨了该体系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辛硫磷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机理为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99.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除草剂绿麦隆的纯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绿麦隆的纯度。该法测定最佳条件为升温速率0.5 K.min-1,样品量2~3 mg,保护气流速20 mL.min-1。用本法测得绿麦隆原药的纯度为98.3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34%,测定结果与已知纯度相符。并将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了比较。该法具有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少,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0.
采用HF络合法, 通过改进实验条件制得了α-磷酸锆(α-ZrP)微晶。讨论了HF/Zr比, P/Zr比, Zr浓度, 玻璃瓶质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α-ZrP结晶度和生长形态的影响。发现α-ZrP趋向于生成片状, 其片状最大外表面是α-ZrP的层板平面(001), 析晶速度的快慢影响该面的面积和厚度。d002, d110, d112衍射峰的相对衍射强度(XRD结果)与析晶速度有关并与晶体形状(SEM结果)存在着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