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12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05篇
物理学   17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8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21.
本通过对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深层次的矛盾的分析。指出现代教育的本质就是创新,并就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分别从教育理念,方法,内容及设施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2.
卓高峰 《化学教育》2008,29(3):33-34
插图是重要的教学素材,苏教版教材必修模块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插图,有化学实验图(装置、操作、现象)、物质图、化工生产设备与工艺流程图、微观与原理模拟图、肖像图等插图,具有时代气息。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利用教材插图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促进  相似文献   
123.
喻建军 《化学教育》2008,29(12):20-22
说课,是一种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向同行阐述自己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施教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预测、反思等的教学研究方式。开展说课活动,对于促进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贯彻有效教学理念,特别是自觉进行教学反思,都是极有意义的。笔者曾就“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一课,在湖南省普通高  相似文献   
124.
戴国良 《化学教育》2005,26(Z1):82-83
为了贯彻新一轮教改精神,用新理念指导“镁和铝”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着眼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基本素质,注重发展个性,注重能力培养,强调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出具有时代性,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5.
绿色化学理念及其在新教材中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少伟 《化学教育》2005,26(7):14-15,22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频频被媒体披露的众多排污企业污染反弹事件、农副产品或食品因某些物质超标而遭遇的出口受限事件等,说明了当前不少公民“绿色化学”意识的淡薄。因此,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包括绿色化素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令人欣慰的是,随着“绿色化学”概念的凸现,新的统编高中化学教材多处渗透了体现人文情怀的绿色化学理念,为深入开展绿色化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6.
汪文翔 《化学教育》2005,26(9):31-34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着眼于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7.
将国家设计的“理想课程”转化为学校的“现实课程”,以实现新课程所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落实到现实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关键因素在教师。  相似文献   
128.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在各个实验区全面铺开,如何正确评价这次改革?通过对厦门市部分中学实施化学新课程的情况进行调查,用具体的事实与数据说明: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29.
以人为本实施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如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介绍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0.
潘鸿飞 《数学通报》2005,44(8):36-37
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下,研究性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重要内容之一,而研究型试题在前两年高考的基础上以更高的质量、更新的面貌出现在2003、2004年高考数学试卷中,并将思维品质的优劣和各种数学能力的考查融人其中,许多考生不适应这种“新题”,“2003年高考数学让尖子生考哭了”,面对这种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准确把握新动态以及研究性教学的发展方向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一个例子的探究,提出对教学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