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2篇
  免费   859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化学   28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86篇
综合类   110篇
数学   147篇
物理学   211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肖旭  王同  王文博  苏林  马力  任群言 《应用声学》2021,40(1):131-141
由于实际海洋环境中存在大量的非高斯噪声,一些基于高斯假设的传统去噪方法在实际海洋环境中性能下降甚至失效。针对非高斯噪声,如α稳定分布噪声、非平稳行船噪声下的脉冲信号的去噪与重构,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去噪模型首先通过学习带噪信号短时傅里叶变换谱与残差谱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去除环境噪声,之后对去噪信号的时频谱进行逆变换重构脉冲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模型在非高斯噪声环境下脉冲信号的去噪与重构任务中有着良好的表现,在实测样本上也表现出良好的泛化性,体现了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2.
端粒酶是真核细胞维持端粒长度的关键逆转录酶,其生物活性的高低可以为多种癌症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研究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裂解液中的端粒酶为研究对象,通过借助杂交链式反应辅助多重信号放大策略,提出了一种新颖、灵敏的检测端粒酶电化学方法.首先将端粒酶的延伸引物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当端粒酶存在时,端粒酶能够催化引物的延伸,产生与发卡环探针H1部分互补的序列,进而引发杂交链式反应,形成由两个发卡环探针(H1和H2)交替杂交而形成的DNA长链.由于H1和H2末端均修饰有生物素,加入链霉亲和素修饰辣根过氧化物酶后,辣根过氧化物酶被被连接到电极表面,催化邻苯二胺氧化生成2,3-二氨基吩嗪,产生显著的电化学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端粒酶电化学检测方法高效、可行,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可以检测每毫升10个HeLa细胞裂解液中的端粒酶.本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能有效区分端粒酶和对照蛋白.  相似文献   
143.
本文简要介绍了压电液相生物传感器的理论基础,并对近年来压电液相免疫传感技术中所采用的质量效应信号放大技术和非质量效应信号放大技术的研究进展作系统综合评述。引用文献46篇。  相似文献   
144.
基于酪胺信号放大的新型免疫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酪胺应用于酶联免疫分析,建立了一种新的高灵敏伏安型免疫传感器。利用纳米金的静电吸咐和己二硫醇、巯基乙胺的自组装,将羊抗人IgG抗体固定到金电极表面上,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人IgG抗体为酶标抗体,以生物素化酪胺为酶底物,利用催化酪胺沉积反应,在传感界面沉积大量生物素,使原始信号得到几何级数的放大。结果表明,通过生物素化酪胺催化放大后,制得的免疫传感器对H2O2的催化能力增大近20倍,检测hIgG在1.5μg/L~22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μg/L。用于实际试样的回收率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5.
Cr4+:YAG被动调Q激光器输出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激光二极管阵列泵浦的Cr4+:YAG被动调Q Nd:YAG激光器的输出特性.重点分析了调Q晶体小信号透过率和反射镜的反射率对激光器的输出能量、脉冲宽度的影响.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激光晶体参数下,Cr4+:YAG被动调Q激光器的输出能量与脉冲宽度由调Q晶体的小信号透过率和输出镜的反射率决定:输出能量随着小信号透过率增加而减小,对应于一个调Q晶体透过率,有一个最佳反射率使输出能量最大;脉冲宽度随着初始透过率与反射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6.
沈骁  梁忠诚 《光学技术》2011,37(3):295-298
根据法拉第效应的非互易性原理,分析了磁旋光反射腔交流调制输出倍频信号相关的特性;具体研究了倍频信号幅度及角度检测灵敏度与调制角幅度θ0和反射腔反射率R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调制角幅度较小时,输出倍频信号幅度随反射率R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值是正交调制法的18倍左右;利用倍频信号检测角度的灵敏度与正交法相比也得到多倍提高,...  相似文献   
147.
Using differential detection,we perform polarization-multiplexing 160-Gb/s optical non-return-to-zero(NRZ) 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DQPSK) signal transmission over 100-km standard single mode fiber at a bit error rate(BER) of less than 10-9.The enabling technology includes clock recovery,fin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and polarization tracking for de-multiplexing.Furthermore,a hybrid clock recovery scheme is proposed.The scheme is realized with ordinary devices using an optoelectrical modula...  相似文献   
148.
微弱信号探测中信号幅度很宽会导致幅度小的信号分辨率低,结合脉冲振幅调制叶绿素光合活性荧光仪中不同强度光源激发下光电倍增管光电流响应,采用多路选择开关D5201G芯片选择I/V转换电路中不同阻值的反馈电阻实现了对输入信号可变增益放大.0~118mV以下输入信号的理论增益值最高可达28.25 dB,同时输入信号的电压幅值最...  相似文献   
149.
在大气环境下采用波长为800nm,脉宽为30fs的飞秒激光研究了Ni的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与单飞秒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相比,双飞秒脉冲在最优的双脉冲相对延时下,其信号强度增强接近10倍,实验研究了双脉冲相对延时在0-1300ps范围内不同延时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信号强度增强因子的影响。整个相对延时区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0-50ps区域内信号增强因子是一个持续增大的过程,在50ps左右,达到一个最大值;在50-300ps区域内,信号增强因子呈现出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在300-1300ps,信号增强因子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0.
利用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技术进行气体检测时,波长调制伴随的光强幅度调制,会使解调出的谐波谱线发生畸变.在傅里叶分析的基础上对可调谐激光二极管吸收光谱任意调制幅度的波长调制光谱信号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光强幅度调制引起吸收谱线畸变的理论解释.提出了在波长调制过程中进行旧步平抑幅度调制的方法来消除谱线畸变,设计了实验方案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