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篇
  免费   971篇
  国内免费   489篇
化学   750篇
晶体学   166篇
力学   193篇
综合类   63篇
数学   271篇
物理学   219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71.
本世纪50年代开始,Bratain和Gerisher等人以半导体物理中Schotky势垒为基础建立了半导体/电解质溶液界面模型,即在半导体与溶液中均认为可用费米能级的概念来表示电子填充的水平,也就是体系的电化学势,它在能级图上位置的高低代表了给出电子...  相似文献   
72.
(η2-C60)[Pd(pph3)2]n配合物的合成和光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85年Kroto等[1]发现C60等富勒烯(球烯)至1996年富勒烯的发现者获诺贝尔化学奖期间,在化学、物理、材料等学科领域逐渐地形成了富勒烯的研究热潮[1,2].现在人们正以较多注意力投向富勒烯的各类衍生物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以期望在开发应用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它首次合成出-系列的(η2-C60)[Pd(pph3)2]n(n=1、2、3、4)配合物,并比较这些在结构与组成上有差异配合物的光电转换性能.  相似文献   
73.
手性环丙烷类衍生物双水解转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四个新手性中心的螺环/环丙烷类化合物4在丙酮-12%HCl溶液中50℃下 发生双手性辅基-双水解转换反应,得到了手性环丙烷/双半缩醛类化合物,螺 [1-溴-4-羟基-5-氧杂-6-氧代双环[3.1.0]己烷-2,2′-(3′-亲核氧基- 4′-羟基丁内酯)](5),化学产率65%-79%,光学纯度ee≥98。通过元素分 析,[a]D^20,UV,IR,^1H NMR,^13C NMR,MS以及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确认了它们的 化学结构、立体化学和绝对构型。该双半缩醛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可为官能 团的转换,为某些复杂结构的手性化合物提供新的合成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4.
Groups 5 and 6 metal chlorides such as MoCl5, WCI6, NbCl5 and TaCl5 were found to be simple and very efficientcatalysts for the aromatic H/D exchange reactions. Compared with other metal chlorides such as ZnCl2, SnCl4 and TiCl4, groups 5 and 6 metal chlorides showed better catalytic activity in the H/D exchange reaction of naphthalene with C6D6. Deuteration of anthracene using MoC15 as a catalyst proceeded within 24 h at room temperature. Other aromatic compounds such as toluene, diphenylmethane and 1,1,2-triphenylethane were also deuterated smoothly in C6D6 within 24 h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75.
合成了一种新的共聚体——聚(4-偶氮磺酸苯乙烯-co-4-乙烯基吡啶), 它含有吡啶环, 能作为氢受体与本征态聚苯胺进行氢键自组装. 在紫外光照下, 组装膜通过偶氮磺酸基的光解, 形成稳定的共价交联结构, 在电解质水溶液中也不被破坏, 可用作光电转换膜, 并能在盐水溶液中直接测定它的光电流. 结果表明含有本征态聚苯胺的自组装膜是一种良好的光电转换材料.  相似文献   
76.
通过仿生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可运输的化学燃料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高分子半导体因其电子结构可以简单地从分子水平上进行调控和设计,近几年来在光催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共轭高分子半导体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和高效的光生电子/空穴分离能力,并且可以方便地形成异质结构等独特的性质,其在光催化分解水领域的应用逐渐引人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二维高分子半导体在光催化全解水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目前用于调控二维高分子材料能带结构和表面活性位点的方法,并展望二维高分子材料在光催化全解水研究中所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7.
CaS:Ce,Sm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碳还原法制备了CaS:Ce,Sm样品,并研究了反应机理、还原原理以及灼烧温度对CaS晶格形成和光激励发光的影响。样品的XRD测试表明,采用碳还原法制备的CaS:Ce,Sm样品,具有纯CaS的面心立方结构,晶格常数a=0.569 4 nm,样品的激发光谱是峰值分别位于295 nm和461 nm的宽带谱,样品的荧光光谱是峰值位于503 nm、560 nm、600 nm和655 nm带谱,光激励发光光谱是峰值分别位于500 nm,565 nm和605 nm的宽带谱,光激励激发光谱是峰值位于1 150 nm的宽带谱。  相似文献   
78.
主要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掺杂Er^3+离子的含有LaF3纳米晶体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上转换发光和近红外发光性质的影响。制备了ErF3掺杂的SiO2-Al2O3-Na2O-LaF3系统玻璃,将其在不同温度下处理不同的时间,测试其上转换和近红外的发光行为的变化,并相应进行了XRD测试,基于XRD数据计算了晶粒大小和结晶度,考察了热处理制度对该材料微观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温,LaF3晶体从玻璃基体中析出,并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晶粒不断长大,结晶度持续增加,因为上转换的发光与基质的声子环境密切相关,所以随着氟化物晶体的增多,相应的玻璃陶瓷的上转换发光的强度也增大,而在氟氧化物玻璃中检测不到上转换发光。但是,对于近红外1530nm处的铒离子发光,氟化物晶体的析出对于其发光性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测定了四元体系ErCl3-CdCl2-HCl-H2O(298.15K)的相平衡溶度数据, 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 该四元体系是由4 个固相区CdCl2·H2O(原始盐)、9CdCl2·2ErCl3·29H2O、CdCl2·7ErCl3·42H2O、ErCl3·6H2O(原始盐)组成的复杂 体系. 对两个新物相化合物9CdCl2·2ErCl3·29H2O 和CdCl2·7ErCl3·42H2O 进行了XRD、TG-DTG 和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两个新物相化合物均具有荧光和上转换发光性能; 化合物9CdCl2·2ErCl3·29H2O通过3 步失去其结晶水, CdCl2·7ErCl3·42H2O 则1 步失去其结晶水.  相似文献   
80.
We demonstrate a simple interconnection layer (ICL) that can be employed in tandem organic solar cells. An ICL with an optimized structure of Ca/Au/MoO3 is used between two sub cells composed of identical regioregularpoly(3-hexylthiophen) (P3HT):[6,6]-phenyl C61-butyric acid methylester (PCBM) photoactive layers.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PCE) of 3.24% and fill factor (FF) of 68.0% are achieved with such an ICL under simulated sunlight (1 O0 m W. cm- 2 ). Compared with the best values of devices with ICLs of Ca/Al/MoOa, PCE is improved by 68.9% and FF is improved by 15.5%.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optical and electrical balances in both sub cells. The presented ICL extracts free charges efficiently from both sub cells thereby suppressing the exaction recombination in each sub c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